广场舞
广场舞(英语:Square Dancing),是来自民间自发兴起的娱乐健身形式,因群众多在广场上聚集跳舞而得名。作为中国舞蹈艺术中最庞大的体系,广场舞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以集体舞为表现形式,以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市民文化活动,包括佳木斯市舞步、坝坝舞、吉特巴等。
广场舞脱胎于健身操,最早是跟着节奏做广播体操,后来渐渐将节奏改变为舞曲,将体操演变为舞蹈。起初参与的舞者基本基本由中老年人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中也掀起风潮。广场舞节奏快,动作简单,表演具有普适性,这也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广场舞的舞蹈元素多种多样,包括民族舞蹈、现代舞、街舞、拉丁舞等。因其特殊的表演形式,欢快的表演内容成中国群众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
第14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将19个大项群众赛事设立为活动展演项目,其中就包括了广场舞。这些赛事采用"线上参赛,线下评审"的方式抉出各类奖项。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首次将代表普通民众的"广场舞"纳入暖场环节,得到了普通群众的一致称赞。2017年11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通过规范场地使用、解决噪音扰民等问题推动广场舞健康发展。
历史沿革
广场舞的起源
关于广场舞的起源,现在有两种主流说法:一是由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演变而成;二诞生于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宗教祭祀活动中,是原始生活和古代社会经常进行的活动之一。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广场舞已经从生存行为或统治工具演变成广场健身舞,扎根于群众,壮大于群众。
广场舞的发展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频繁的大规模农民战争让广大群众意识到武术和武艺是保国安民的重要手段。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掀起壮烈的扭秧歌活动。
1951年中国公布了第一套广播体操,这套体操的现世大大推动了我国群众体育文化的开展。
文革时期,忠字舞兴起。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世界各地的主流文化开始进入中国,迪斯科、Breaking等在空闲时间占据广场。
1999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闻鸡起舞》栏目,将健身手段与舞蹈元素相融合,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又趁热打铁推出《民族韵律操》《拉丁》等健身节目。
2002年5月,新加坡又11967人一起跳广场舞,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5年,《全国文明城市数据指标细则》对群众体育的发展定制了硬性要求:业余群众文化活动团队数量每条街道不少于15支。迫于指标压力,各地都需要一种简单有力的民众活动,广场舞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
2012年,《最炫民族风》的问世让广场舞的热潮空前绝后。同年江苏卫视举办的大型公益健身节目《最炫民族风》受到广泛好评。中国广场舞联合会也于此年成立,这一年也是广场舞巅峰的开始。
2014年,悉尼市长摩尔参观广州市后,称“广场舞”是城市空间的活跃因子,决定将广场舞引入悉尼。同年,法国的卢浮宫和俄罗斯红场出现了中国大妈跳广场舞的身影。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旨在旨在积极发挥各级体育部门服务全民健身的职能作用,着力解决广场舞健身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各级体育部门为广场舞健身活动提供保障,希望以”四不“公约化解冲突。
2021年,举办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该比赛请了专业群舞演员和知名专家进行编曲,创作了两个版本的《一起向未来》舞蹈,全国各地争相学习。
广场舞的现状
作为普及度最高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舞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狂潮。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到有人在跳广场舞。从原来的乡村活动逐渐扩大范围到城市中的大街小巷。
广场舞经过不断发展,现在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成为了广场舞不可或缺的力量。新鲜血液的注入也给广场舞带来了改变,使得广场舞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性,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小”“散”“乱”。有些有实力的广场舞团还会请专业的舞蹈老师来指导训练,编舞参赛。
广场舞起源于社会生活,能够最直接的表示当下社会群众的生活面貌,精确诠释了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国家大力倡导,推广全民普及广场舞等全民健身项目。2017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表示,将通过增加广场舞地的供给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行为,减少在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提高广场舞人群的身体素质;完善广场舞活动部门的工作,为广大民众进行广场舞活动进行更好的服务。引导正确文明的跳舞行为,减少对其他人群的生活影响。
广场舞的发展现状是兼容并蓄、迭代出新。看上去整齐划一,简单有力的广场舞非常具有多样性。广场舞并不追求精致的演出服装和复杂的舞蹈动作,主要中心在于对不同舞曲特点的吸收。舞者们不断改进舞蹈动作,只求动作舒展顺滑,律动性强。低门槛”的技巧成就了极高的群众参与度,每支舞曲都展现着舞者的审美趣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广场舞的类型
原生态的广场舞
原生态广场舞是广场舞种类中最多的一种,数量也领先于其他舞蹈种类。这种形式的舞蹈多出现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如草原上的蒙古舞和新疆舞,朔州市的踢鼓子秧歌等,这种舞蹈主要在当地的节庆日出现,具有较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原生态广场舞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瑰宝。也是很多创新加工舞蹈的基础。
加工整理的广场舞
这种广场舞是在原生态广场舞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再创作进行的舞蹈。这种广场舞在保持原有舞蹈特色的同时带给人一种新的时代感,相比较历史文化深厚的原生态广场舞让人更容易理解。但是这也是一种非常难常创作的舞蹈,因为文化和时代的交融,新旧理念的相撞带给创作者较大的难度。不过这种舞蹈出现的精品较多,山西省广场文化中国艺术节中出现的运城市《高台花鼓》、福建省民间舞蹈 《采茶灯》、柳林县的《盛世华章》;忻州原平的《凤秧歌》、 州的《鼓舞》等都是很好的加工整理的广场舞类型。
创作的广场舞
这种类型的广场舞大多是根据现有的民间舞蹈进行编排、创作出新型的广场舞。在不离开广场舞的特征的情况下,利用各种舞蹈种类创作出形式与内容都更加丰富的广场舞。因为不受传统文化元素的限制,比起加工整理,创作新的广场舞更简单一些,发挥也更自由。失去了赖以依托的传统舞蹈精华,这种广场舞很难出精品,不过可以更好的推动传统民间广场舞。例如在在山西省广场文化艺术节中的晋城快板舞蹈《夸晋城》;第四届山西省 广场艺术节中太原市北城少年宫用芭蕾舞创作的少儿舞蹈 《花儿朵朵》都是创作的广场舞。
艺术特点
舞蹈特点
广场舞大多采用较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将难度小、力量弱、对平衡要求低的东动作进项融合,没有特定的风格和舞蹈语言,也没有固定的表演形式。同时参与者大多数为老年人,更注重节奏性和重复性,偏爱摆手、单靠、转圈等简单又不缺美感的基本动作。很多地区的舞者将地域特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节奏清晰、动作简单、参与灵活的舞蹈动作。
音乐特点
广场舞是集舞蹈、音乐、娱乐为一体的健身项目,好的音乐符合舞蹈节拍,带动身体节奏,能够升华舞蹈内涵、提升艺术品位。在广场舞的创作中大多以流行音乐为背景,在编排中加入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与舞蹈紧密配合。更广泛的表达和传承中国的民族特色文化。同时,广场舞的配乐节奏明快,能够让是哪天跟随摇摆,歌曲简单容易哼唱,有很好的传唱度,例如《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
服装特点
为了追求在跳广场舞时的美观性与一致性,跳广场舞的人群通常会统一着装,根据不同的舞蹈特点对服装进行创新,例如在《采茶灯》中舞者身穿大红彩莲衣,手提花篮灯。在色彩上可以适当鲜艳些,装饰品以铝片和塑料为主,在服装的边缘辅以各种纹路,给人一种空间交错的视觉美感。服装整体衣着轻盈,民族特色强。
舞者心态
自娱性
民众在参与广场舞是最初一般是因为兴趣,所以跳舞是并不追名逐利,主要是为了自娱自乐。民众在跳舞中感受快乐,使得自身情感得以宣泄。同时观赏的民众得到了视觉体验,让舞者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产生自我价值感。这也是广场舞能够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发性
参与广场舞的民众多为自发组织,参与的门槛较低,还有自掏腰包购买设备的舞者。形成组织后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例如领舞等。大部分舞者都不需报酬,参与活动主要是为了身心愉悦。
集体性
广场舞是集体主义文化的回归。中老年爱跳广场舞是因为喜欢过去那种热闹的感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大冲淡了邻里关系,而广场舞没有限制,即使是新来的老人也可以快速融入,驱散了老人之间的疏离感,彰显了广场舞背后的集体主义文化基因。
随意性
广场舞的表现方式灵活,时间长短和动作难度高低完全取决于舞者自己的意愿。对参与者也没有要求,无论是大爷大妈还是现在的年轻白领,都可以随意参加。只要有一块空场地,就可以相约起来跳广场舞,相较于其他舞蹈,没有标准的规矩,比较随意。
广场舞的作用
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孔子在《孝经·广要道》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是为了改变旧有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可见艺术文化形式对于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广场舞即是在广场等空旷的地方上跳的舞蹈,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群众。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广场舞虽动作简单,但为了整齐美观的效果呈现,对动作的统一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使得参与者有了一种团队合作的思想意识,是一整思想境界的提升。通过开展广场舞可以培养居民群众团队合作的精神,在简单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层面也越来越高。但是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让现在的娱乐健身项目难度过高。电子信息的日渐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老年人更难获取丰富的精神世界。广场舞同时具备的娱乐性和健身价值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同时广场舞对舞者要求很小,没有舞蹈基础的人也能够迅速入门,动作幅度小,音乐节奏感强,适合各类群体
营造和谐社区环境
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子女都不在老人身边,老年人的孤独感加强。广场舞作为一种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艺术,能够在共同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抒发感情,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开展广场舞活动,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追求精神愉悦,享受跳舞带来的快乐,有助于营造更和谐友善的社区氛围。城市中的广场舞还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让参与的居民获得更丰富的精神体验,推动社区文化融合。居民之间的沟通日渐增多,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在增加。让老人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减少孤独感,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可以更好的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互助社区的构建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经常跳广场舞有助于锻炼身体,让心脑血管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跳舞能够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肌肉个骨骼的匀称发展。跳舞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在运动中促进胃部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经常跳舞可以消耗掉自身多余热量,能够帮助减脂。
跳广场舞会分泌多巴胺来让身体产生正反馈,在跳舞的过程中倾注自己的感情,获得精神愉悦感。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跳舞无疑是一种好的放松方式。在跳舞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律动的音乐和有节奏的舞步上,能够消除紧张的情绪,缓解白天带来的压力,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消除疲劳陶冶心灵。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逐渐下降。但是在广场舞排练和沟通的过程中能有有效的集中注意力,锻炼脑力,能够很好的起到减缓记忆力衰退的效果。
社会问题
噪音过大
现在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晚上和在假期播放大音量歌曲已经严重影响了其他人的休息。其中不乏有市民采取激进行为,例如争抢音响,用更高声音的喇叭相互干扰,更有甚者网络蓝牙音响干扰器,让广场舞的配乐无法播放。2018年,长沙市一男子贺某因为广场舞播放的音乐声音太大,影响孩子写作业,与跳广场舞的老人发生争执,贺某在激动中引发心脏性猝死。
占用场地
因广场舞多是自发性临时组织,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场地。舞者更偏爱场地空旷,地势平坦的地方。所以不同舞团之间经常会发生争夺场地的事件。2018年,为了争夺广场舞的场地,20多支大妈广场舞队“盘踞”白沙门公园里,互音量。公园的工作人员极力劝解,说到嗓子哑了也未见效果。还有的舞团会占用篮球场、足球场等训练基地,引发群众不满。路口和街道的宽敞地方也是舞者们的选择,但是车辆,这无疑是不小的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
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增加居民文化活动场地,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在江苏省、重庆市等地,很多舞者购买广场舞专用耳机,通过链接统一播放源来达到与外放音响无差别的目的。2014年,上交大学科学家宣布发明了有源定向扬声器,这种扬声器可以控制声源定向传播,解决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带来的噪音问题。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参考资料
“中式英语”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鲜语汇.中工网.2023-09-02
【70年70问】中国人为什么爱跳广场舞?.环球网国内.2023-09-02
网友评“10大广场舞神曲” 《最炫民族风》居首.新蓝网.2023-09-02
舞者 学者 社区工作者 共论广场舞“四种力量”.新京报电子报.2023-09-02
重庆观音桥商圈的坝坝舞变“静音”模式.央广网新闻.2025-04-20
北京广场舞升级 “大妈”身穿迷彩制服跳水兵舞.环球网.2025-04-20
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暨佳木斯快乐舞步汇演活动举行.中国青年网.2025-04-20
广场舞,俘获多少人的心.中国青年网.2023-09-02
一起舞起来!增城区举行新春广场舞展演.微信公众号.2025-04-16
浅谈广场舞的价值.凤凰安徽网.2023-09-02
广场舞“暖场”冬奥开幕式,向世界展示当代国人生活日常.新京报.2023-09-02
广场舞文化溯源与发展瓶颈.中国知网.2023-09-11
广场舞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知网.2023-09-11
延安新秧歌运动.延安鲁艺.2023-09-11
【文化】广场舞不需要拯救.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1
浅析社区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知网.2023-09-11
悉尼市长访问广州 称悉尼要引广场舞入社区.观察者.2023-09-11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09-02
体育总局发布通知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 着力解决广场舞活动突出问题.体育总局.2023-09-11
“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 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启动.央广网旅游.2023-09-02
真香!年轻人开始成广场舞主力 热情不输大妈们.北部湾在线.2023-09-02
广场舞,“碰撞”中跳起来.央广网文娱.2023-09-02
第二届新京报广场舞发展论坛举行 全国社区广场舞展演百强诞生.新京报.2023-09-02
全民健身时代,让广场舞舞出“新风尚”.新民网.2023-09-02
展现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社会风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贵阳网.2023-09-02
广场舞文化溯源与发展瓶颈.中国知网.2023-09-11
浅析广场舞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策略.中国知网.2023-09-11
文化认同视域下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广场舞的推广策略研究.中国知网.2023-09-11
广场舞对美的建构、消解与反叛.中国知网.2023-09-11
浅谈广场舞的价值.合肥市文化馆.2023-09-02
论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毕节市文化馆.2023-09-04
新时代城市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及当代意义.中国知网.2023-09-12
广场舞对当今社会的利弊.网易.2023-09-03
识典百科.北京晚报.2023-09-03
识典百科.伊春新闻网.2023-09-03
长沙一男子劝阻跳舞大妈被“气死” 广场舞何时不再扰民?.环球网.2023-09-02
20多支大妈广场舞队“盘踞”白沙门公园 为争场地互飚音量.南海网.2023-09-12
科技改变生活烦坝坝舞噪音?科学家造出“逼停神器”.凤凰网.2023-09-02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