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与打捞工程
救助与打捞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交通运输类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化的海洋工程基本理论与技术,熟悉海洋技术智能化装备,了解海洋、海事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在交通行业、海洋装备与技术设计研究单位、船舶行业、救捞行业以及海洋工程技术培训教育机构从事设计、研究、制造、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救助打捞装备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作。
专业发展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成立于2009年;2011年获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专业建设紧密围绕国家交通强国战略要求,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重视数理基础,增强海洋智能装备知识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着力创建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了解救助与打捞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先进的救捞技术及专业技能,熟悉现代化的救捞设备,能在交通运输部所属的救助打捞系统、各类海洋工程公司、救助打捞装备研究、设计及制造的研究所、设计所、企业以及救助打捞技术培训的教育机构从事设计、研究、制造、检验、指挥、管理及实施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救助工程、打捞工程等基础知识理论,具备基本的救助、打捞的理论和实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在教学内容外,还有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内容。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以及交通运输类各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救助工程、打捞工程、海洋工程、潜水技术、船舶设计、船舶驾驶、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等工程技术知识,还应包括救助与打捞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合同、应急管理、项目管理等法律和管理类知识,并特别强化救捞专业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应不低于2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所获成果可折算为实践课程学分。应构建交通运输类专业演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学时应不低于总实验学时的40%。除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外,可建设特色实验项目,以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5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实习(实训)、创新训练体系,确定相关内容和要求,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教学内容。载运工具运用和交通设备应用类专业应适当提高实习(实训)的学时比例,并加强工程训练的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毕业写作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题目和内容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坚持一人一题,工作量和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升。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选题、调研、查阅资料、需求分析、制订计划以及研究、设计、撰写等环节,使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专业能力训练。指导的学生数量应适当,并保证达到规定的指导次数和指导时间。要求具备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学生按规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按程序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并具有标准化的评分标准。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方向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等。
就业方向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学生可选择在海洋装备制造企业、救助打捞行业、海洋技术与装备研究机构、设计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机构从事设计、研究、管理等工作;也可选择报考主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缉私局侦查法制情报及基层海事执法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专业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新开办交通运输类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30名学生的基础上,每增加1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6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应不低于30%。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15人。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教学条件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室的生均面积、生均教学设备经费至少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专业实验室应能满足本专业类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所列要求。每种实验设备既要有足够的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实验室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设备与实验的标准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有存放实验设备、耗材的设施,有收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的设施;实验室应具备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开放时间,条件允许下应设立实验室基金。实践基地必须有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应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与交通运输行业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实践基地,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基地应制定实践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实践单位应指定专门负责人并提供必要的实践、生活条件保障,各类实践实习要有具体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有明确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实习报告,据此给予实习考核成绩。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校共有1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2所,学校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3-05-15
中国教育考试网.专业简介.2023-05-15
机械类.大连海事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15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国家公务员局.2023-05-15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19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第一.www.chinaxy.com.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