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保护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科专业,属于文化服务类,修业年限为三年。
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通过教授窟寺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技能,如石窟寺病害的调查、勘探、和检测的技术;岩体加固、水害治理、防风化的保护技术;石质文物修复、壁画修复、彩塑雕像修复技,培养能够胜任石窟寺保护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管理、研究、保护与修复不可移动文物四大石窟,寺庙,建筑等岗位。
专业发展
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年批准设置,专业学科门类为文化艺术大类,文化服务类,专业代码550408。
培训标准
培养目标
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石窟寺文物保护修复专业知识,具备开展文物调查、信息采集、保护修复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石窟寺及摩崖石刻、壁画彩塑等文物的勘察、监测、保护、修复、数字化采集及日常保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要求
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要求上要求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如石窟寺文物保护修复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对石窟寺及摩崖石刻文物进行现状调查,识别文物病害,使用相关软件绘制规范的文物病害图,编写文物病害档案的能力;
具有开展石窟寺文物制作工艺调查、病害监测、环境调查的能力;具有对石窟寺文物进行现场勘察、采集记录文物信息及取样、制样、检测分析等能力,能承担实验室与现场试验基本工作;具有对石窟寺文物进行岩体加固、洞窟渗漏水治理、清洗、壁画回贴加固、灌浆、粘接、补全等保护修复工作,以及操作常用设备和开发、制作特殊修复工具的能力;具有编写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及辅助编写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能力;具有熟练使用文字、表格、图像处理等软件,运用文物考古、保护工程摄影摄像方法及数字化处理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石窟寺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管理能力;同时,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前沿知识。
课程体系
该培养体系的核心课程主要由二个模块构成,分别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主要包含在校内外进行石窟寺文物病害调查、保护修复、数字化技术运用等实训。在石窟寺保护单位、考古机构、博物馆、古建筑保护机构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学生专科毕业后可选择统招专升本,可选择接续高等职业本科专业如文物修复与保护等,接续普通本科专业如文物保护技术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可从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文物修复师等职业,石窟寺及梵文摩崖石刻、壁画彩塑文物保护等岗位。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石窟寺保护技术开设院校.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2
石窟寺保护技术.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2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