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修业年限为三年。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通过教授仿真技术与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交互逻辑设计、界面元素绘制、界面动效制作和优化等模块的基础技术以及在引擎中实现界面交互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虚拟现实产品设计师、虚拟现实软件程序员、虚拟现实系统实施及运维工程师等职业,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引擎应用、建模和动画、界面交互、软硬件系统搭建等岗位(群)。

专业发展

随着虚拟现实行业的兴起,虚拟现实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培养社会需要的虚拟现实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高职教育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并于2019年开始执行。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2021年版中,虚拟现实应用技术更名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属于计算机类,专业代码更改为510208。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引擎、三维建模与动画、界面交互、软硬件系统搭建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使用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主流引擎、专业材质与贴图、常用渲染软件或插件,以及制作所需的材质、贴图和特效,优化和渲染各类模型的能力,能够从事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要求上要求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使用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主流引擎开发、调试,调用应用主流SDK和常用显示设备的能力;具备使用主流建模软件及插件创建高多边形和低多边形风格的模型及拆分模型UV的能力;具备绑定、动画模块基础技术以及在引擎中对动画进行剪辑、合成等交互控制的能力;同时,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前沿知识。

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要求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引擎交互、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建模渲染、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动画调试与捕捉等实训。在虚拟游戏设计企业、软件开发企业、虚拟展馆制作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参加专升本考试,报考设有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本科专业院校。

就业方向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可到网络信息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虚拟现实场景设计,虚拟现实应用设备研发与管理、测试与应用维护等工作。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1

..2023-05-10

..2023-05-10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