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经济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
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精算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拥有在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进行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以及各类金融服务的相关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债券、基金的投资前景分析,股票、投资的风险评估等工作。
专业发展
在1895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初,中国就已经开设了经济类相关课程。1912年,中国最早的经济类科系——商学社在北京大学设立。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经济类专业分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经济学专业归为经济学类,修业年限四年,专业代码020101,授予经济学学士。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良好的品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和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品德优秀、 基础宽厚、思维创新、能力卓越、专业精深”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功底、较宽厚的现代经济学基础、较全面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知识、较熟练的数量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较好的外文听说读写能力、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
经济学专业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核心课程,一部分是主干学科。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验性质的课堂教学,如专业实训(含就业指导)、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含创新创业实践)等。高校应多渠道统筹资金,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包括专业实验室、模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在内的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在内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包括联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在内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探索建立校校、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应体现经济学类专业鲜明的理论色彩,并兼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可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以学术论文为主。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形式的毕业论文在准确性的基础上,应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学生应在本专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兴趣和特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题并撰写。毕业论文在内容上应体现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毕业论文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本专业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实务部门经验丰富人员共同指导。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2020年,学院47%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深造,其中,取得研究生保研资格的学生中不乏有人保研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多年来,经金学院本科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和深造高校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培养了一批经济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高校著名学者。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本—硕—博”连读,或在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深造,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可进入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也可进入企业,从事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规划、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以及实际管理工作。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数量应能满足教学需要。各专业应配备不少于10名的专任教师。每门专业课程应至少配备2名专任教师。专业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应合理。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生师比不高于18:1,鼓励降低生师比。
教学条件
具备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经济学类专业纸质和电子图书、期刊等资源,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和网络视频课程,每年定期更新教学信息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原则上要求专业图书(包括纸质、电子)生均拥有量不少于100册,每年生均增加不少于4册。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专门的教学信息资源平台或若干门在线国内外高校开放课程等资源。配备足够数量和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教学设施包括教室、阅览室、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教师工作室等。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7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33所,其中A+专业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学教育评价网2024-2025年经济学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7所,等级5★的学校11所,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22所,A+档次的学校9所,其中A++档次学校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3-05-09
经济学.中国教育在线.2024-05-21
中国经济类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历史回眸.新浪财经.2023-05-30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6
经济学专业介绍.北京交通大学招生资讯网.2023-05-09
经济学院: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财政学.辽宁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09
经济学院.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09
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09
经济学院:兼容并举 经世济民.吉林大学招生网.2023-05-09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中国.2024-05-21
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05-21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经济学专业排名(研究型),北京大学第一.艾瑞深.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