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科专业,属于电力技术类,一般修业年限为三年。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主要研究电力电子技术、PLC控制系统、光电器件、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微电网技术领域进行光电产品的生产、质检、安装、调试、维护以及光伏发电、生物能发电等系统的开发等。该专业毕业学生可以从事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电力供应服务人员等岗位。
专业发展
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在公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2021年版中,原专业名称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更名为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原专业代码530112变更为430104。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分布式数字化电站与智能微电网系统的状态监控、安全运维、组织管理、资源分析和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等知识,具备运维、检修、装调、勘测、施工、电力市场分析、方案编制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分布式数字化电站与智能微电网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安装调试、智能运行、检修维护、销售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能力要求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分布式数字化电站与智能微电网系统勘测、施工、项目管理的能力和分布式数字化电站与智能微电网系统规划、调研、初步设计与决策的能力,并且能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体系
该培养体系的核心课程主要由二个模块构成,分别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该专业实践课程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电气绘图、电工技能训练、电子产品装调、电气控制、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等实训。在电力生产与电力供应行业的电站运维、建设管理、系统集成、电力服务和系统集成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学生专科毕业后可选择专升本,可选择接续高职本科专业电力工程及自动化、智能电网工程技术、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接续普通本科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面向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电力供应服务人员,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人员等职业,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运行及管理、分布式数字化电站运行维护等技术领域。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数据检索.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23-05-10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0
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育部.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