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地球物理学类,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气象灾害产生的机理和自然规律、衍生灾害的探测、预警和减灾,培养能在极端天气预警、极端天气次生灾害处理、雷电科学与防护工程、空间天气灾害与预报等各相关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地质、气象、交通、石化、移动、矿产等相关部门、研究所等从事相关的防灾减灾的工作。

专业发展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于2018年新设本科专业,目前全国仅有5所高校具有招生资格。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山东科技大学在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数十年的积累,设置地质灾害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两个培养方向,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从事灾害预测、评价、应急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自然、工程科学基础和防灾减灾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应用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评价、预测、防治、应急各类灾害,减轻灾害对人与环境的影响,为灾害防控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在灾害防治工程与技术管理、灾害监测与预警、灾情调查与评估、应急救援等领域从事设计、管理及研究等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知识要求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较好地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处理技术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自然灾害、灾害学、灾害应急学、地球物理概论、灾害应急处置与应急救援技术、灾害风险评估与经济评价、灾害预测与防治、测量学、变形监测与预报、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岩土工程稳定性控制技术等。同时开设防灾减灾课程设计、变形监测方案课程设计、卫星导航定位设计与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的实验包括普通地质野外教学实践和地球物理学实验两部分。普通地质野外教学实践主要是通过对典型的地质现象和自然资源的考察、识别、描述等,训练学生对自然地质现象的认识。地球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掌握地球物理仪器的使用和地球物理场数据的观测、处理与解释。

毕业写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或实际工作的综合训练,包括文献阅读、资料收集、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的设计、野外数据采集或天/地基设备观测、计算程序的编写、数据处理与解释、毕业论文 (设计)撰写等环节的综合训练。通过此环节,使学生接受科学研究或实际地球物理学工作的初步训练。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所在学院拥有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毕业生既可以报考防灾减灾方向硕士研究生,也可以报考安全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研究生。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气象局减灾处、地震局、国家电网、环保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园林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国家事业单位、各防灾减灾科研院所、各灾害风险评估企业进行工作。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应不高于18 : 1。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7名专任教师。在6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10名学生,须增加1名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8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40%。

教学条件

各高校应具备基本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视听室等各类功能教室,能够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教学经费投入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500元。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B的学校共有2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4所,A+档次的学校1所,学校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9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1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册).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阳光高考.2023-05-12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19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山东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一.www.chinaxy.com.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