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气科学

大气科学

大气科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于理学,专业类别大气科学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大气科学主要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研究对象覆盖整个地球的地球大气圈,日常预报天气、进行气象监测、针对不利天气(如:暴雨暴雪沙尘暴)进行人工干预调节等,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毕业后可以去政府、事业单位从事天气预报、区域环境监测、气象评估、卫星监测等工作。

专业发展

大气科学是“双一流”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起源于1935年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天文气象组,该组由中国气象学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蒋丙然先生创建,是我国海洋气象学的发祥地。1981和1984年分别获批教育部首批硕士点和第二批博士点,1993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现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完整的大气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该专业2019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6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被NatureNews\u0026Views专题评述。建立了“两洋一海”超高分辨率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校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理论分析、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应用能力。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大气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定期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课程体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人文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25%。应加强大气科学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构建包含大气探测实验、天气学实验、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学时不低于总实验学时的20%。除需多人合作完成的内容外,学生应独立完成规定内容的操作。除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外,应建设特色实验或者特色实验项目,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

毕业写作

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和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大气科学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可以选择气候学与气候变化、大气环境与化学、气象学与水循环方向深造。

发展方向

大气学科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政府、事业单位从事天气预报、区域环境监测、气象评估、卫星监测或到航空航天类企业从事气象观测、工程技术。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应不高于18:1,专任教师的生师比不高于15:1。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30-4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15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应不低于30%。

教学条件

各高校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研讨、老教师传帮带、集体备课和教学难点重点研讨等机制。实施教师上岗资格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任课试讲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高效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学校优良教学传统。建立相应机制和平台,加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B+的学校共有3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4所,A+档次的学校2所,其中A++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2024年大气科学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1所,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开设专业.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7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册).2023-05-16

大气科学.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7

专业详情.中国海洋大学.2023-05-16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6

..2023-05-10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4-01-16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23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排名(研究型),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一.www.chinaxy.com/.2024-04-23

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