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英文名称: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建校于1958年,前身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校法定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光机社区卫星路7089号。学校共占地71.8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53.8万平方米。

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由学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设有20个院系,开设58个本科专业;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2257人,各类学生总数4744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34人、硕士研究生6082人、本科生18439人、留学生124人。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6个;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国防特色学科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长春理工大学位列第138位。

学校历史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学校前身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于1958年建立。1958年5月,王大珩所长等人提出创办一所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6月6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正式提交创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的申请报告。6月27日,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成立,隶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7月1日,启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印章。7月中旬,郭沫若为学院题写校名。8月8日,王大珩兼任学院院长,龚祖同、李明哲兼任副院长。1959年6月,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机械学院、长春化学学院合并,定名为“吉林科学技术学院光学机密机械学院”,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吉林省。1960年11月,改名长春光学机密机械学院。1962年8月,学校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委共同领导,以中国科学院为主。1968年5月,隶属于国防科技。1971年9月,学校划归第五机械工业部领导。1981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军用光学博士点申报成功。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长春理工大学

2002年4月,学校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王大珩亲笔题写校名。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9年,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由学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3年,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13年5月22日,长春理工大学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8月,长春理工大学“微纳操纵与制造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21个引智基地作为建设项目立项;入选“111计划”2018年创建吉林省首个人工智能学院。201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2020年成立“王大珩未来技术学院”。

2021年3月,学校“应用统计学”、“智能感知工程”本科专业获批。3月28日,与广东省中山市共建“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研究生院)”。5月16日,成为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成员。10月17日,长春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11月,获批新增“化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12月,加入吉林省高校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成立吉林省高校光电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吉林省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2023年7月,长春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揭牌暨共建签约仪式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1月,长春理工大学下设有20个院系,开设58个本科专业。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长春理工大学拥有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257人,其中专任教师1569人,外聘教师396人, 折合教师数1767人,其中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拥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8个。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长春理工大学建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长春理工大学已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挪威、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纳米技术”方向中方牵头院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项目院校。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资讯科技机械与光学大学合作举办“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近年来,派出300多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深造。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建有1所孔子学院。

与此同时,学校还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伊利诺大学等海外高校展开各类交流项目。现有5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4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长春理工大学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1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科研资源

图书馆

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有自然科学图书馆和社会科学图书馆2个图书馆,截至2023年11月,馆藏图书412.3480万册,生均129.93册,其中纸质图书229.3798万册,馆藏电子图书182.9682万种(册)。2022年新进图书17860册,订购中文期刊538种,中外文数据库24个,馆舍总面积达到32720平方米。目前拥有各类书刊借阅室9个,中外文基础书库6个,阅览席位2932个,电子阅览室2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个。拥有了以光电技术为重点,以理工科为主,向重点专业倾斜,兼顾文、经、管、法、社科等学科的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资源体系。形成了具有显著馆藏特色,并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现代化程度的大型高校图书馆,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紧紧围绕读者服务、阅读推广、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不断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规范管理、优化馆藏资源等方面取得优异成果,被誉为“CALIS联合目录馆藏数据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科技情报学会先进单位”。

学术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为1978年创刊的双月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1988年创刊的双月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9870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64/TH)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该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科技类一级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该刊以光、机、电、算、材各学科研究成果为特色内容,着重刊载光学仪器设计与制造、光学工艺与测试、精密机械设计及制造工艺、应用光学、红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光学材料、电子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0492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12/C)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198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该刊设有政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学语文学、高等教育学等栏目,主要刊载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学术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2020年至2023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5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叶企孙”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等一批高水平项目。截至2024年5月,学校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着力推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64项。其中,2009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申请专利521项,授权专利225项。出版学术著作113部,其中专著68部。发表学术论文4182篇,其中, 被SCI收录495篇,EI收录752篇;2012年,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 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青年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刊物《自然》 子刊上发表。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学校排行

在2022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长春理工大学位列第142位。

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长春理工大学位列第147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长春理工大学位列第135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长春理工大学位列第138位。

学校荣誉

长春理工大学连续两届荣获吉林省文明单位称号,同时还获得了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省级先进党委等荣誉。学校还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以及“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多项荣誉。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以蓝色为主的校徽设计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构成。从中心图案来看,一个代表“光”的“鼎”形状立在地球上;从外围上半部分可见学校创始人王大珩亲自书写的校名;而下半部分则展示了用黑体字与英文字体相结合的学校英文名称。

学校校训

明德 博学 求是 创新。

学校校风

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

学校校歌

《长春理工大学校歌》创作于2005年。由中国著名作曲家张千一谱曲,学校师生集体填词。

校园环境

学校校区

截止2024年5月,学校有东、南、西3个校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 718372.50 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8.39平方米,建筑面积 599953.75平方米。

东校区

占地面积:343982平方米。

东校区学校主校区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089号。

院校分布:物理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南校区

占地面积:158819平方米。

南校区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186号。

院校分布: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西校区

占地面积:211210.5平方米。

西校区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989号。

院校分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法学院。

中韩示范区校区

新新校区规划用地1平方公里,校舍规划建设3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2亿元,预计2023年建成使用。

标志建筑/景观

图书馆

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于1958年建立,坐落于东、西校区,总面积为32720平方,由自然科学图书馆、社会科学图书馆组成。

大珩像

王大珩铜像是为纪念王大珩先生而建造的,铜像矗立在东区第一教学楼前广场,总体高3.15米,为锡青铜铸造,周围绿树掩映,静谧怡人。铜像由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董事长、我校79级李光宇校友捐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路明教授和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刘强副教授共同设计。

体育馆

室内体育场馆由三部分组成,东校区体育馆、西校区攀岩馆、南校区综合体育馆。东校区体育馆馆内设有篮球场地2块,乒乓球台4个,羽毛球场地4块。西校区攀岩馆馆内设有攀岩场地1块、篮球场地1块、羽毛球场地1块、乒乓球台2个。南校区综合体育馆总体布局分为四层,其中一层设有游泳馆(25*50米标准泳池)、羽毛球馆;二层设有武术馆、健身馆;三层设有篮球馆、排球馆、网球馆、瑜伽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四层设有乒乓球馆。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历任领导

注:截止到2024年4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杰出校友

学术界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企业界

注:截止到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其他

注:截止到2022年9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参考资料

长春理工大学简介.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查询学校代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2023-05-03

校庆日|长理工,生日快乐!.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2

长春理工大学.爱企查.2024-05-15

长春理工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长春理工大学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5-0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3-05-02

长春理工大学2022本科招生简章.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7

迎新 | 关于长理,你应该知道的(三)——校歌 .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2

现任领导.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2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招生专业(类)一览表.长春理工大学大学本科招生网.2024-05-24

长春理工大学重点学科概况.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24-05-15

长春理工大学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新浪网.2024-05-15

知校史学党史① | 长春理工大学诞生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2

校庆特辑 | 迎校庆,知校情,识校史.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2

新遇长理|观校史,知校情,铸校魂——我院组织2021级新生参观学校校史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2

校庆特辑 | 喜迎六十三华诞,共为长理谱华章.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2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4-05-27

学校在广东省中山市设立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2024-05-27

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在南京理工大学成立.新华网.2024-05-27

长春理工大学成立数学与统计学院.长春理工大学.2024-05-27

我校新增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长春理工大学.2024-05-27

吉林省高校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成立.人民网.2024-05-27

吉林省高校在光电信息和人工智能领域分别成立协作体.吉林日报.2024-05-27

吉林省首家知识产权学院正式揭牌.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吉林省知识产权局.2024-05-27

院系设置.长春理工大学.2024-05-25

2022年新年贺词.长春理工大学.2024-05-28

长春理工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长春理工大学.2024-05-15

王大珩(1915.02-2011.07).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龚祖同(1904.11-1986.06).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张作梅(1918.10-1998.12).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干福熹(1933.01- ).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唐九华(1929.10-2001.10).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王之江 ( 1930.11- ).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王立鼎(1934.12- ).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姜中宏(1930.08- ).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刘颂豪(1930.11- ).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邓锡铭(1930.10-1997.12).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薛鸣球(1930.10-2013.11).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林祥棣.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潘君骅.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姚骏恩.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3

首页» 师资队伍» 杰出人才»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2

理工年鉴2018.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2

长春理工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信息公开.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2

国家级科研机构.长春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05-02

省部级科研机构.长春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05-02

本馆简介.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2023-05-02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23-05-02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24-05-28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24-05-28

关于《长春理工大学校史(2008—2018)》征求意见的公告.长春理工大学.2024-05-28

2019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长春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05-02

2019年有效专利.长春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05-02

【软科排名】长春理工大学|2021中国大学专业排名|长春理工大学优势专业.软科排名.2023-05-02

学校召开新校标发布会.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2

@2022级新生,请查收你的入学须知!.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2

云端畅游长春理工大学VR全景校园.720云.2023-05-03

长春理工大学2020年十大新闻.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2

@2022级萌新们,这份入学指南,请查收!.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3

学校隆重举行王大珩院士铜像揭幕仪式国内数十位光学界领导专家亲临现场.长春理工大学报.2023-05-02

历任校长.长春理工大学.2023-05-02

历任书记.长春理工大学档案馆.2023-05-02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