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高考1977

高考1977

《高考1977》(外文名:Examination1977 / Turning Point 1977)是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爱奇星悦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江海洋执导,江海洋、谷白、宗福先联合担任编剧,王学兵孙海英周显欣赵有亮周大勇等主演的剧情电影。该影片于2009年4月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高考1977》主要讲述了几个下放至东北地区某农场的城市知青,在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高考后,与全国750万考生一同进行文化大革命后首次高考,全力争取改变命运机会的故事 。

2009年9月,电影《高考1977》获得第十三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同年10月,江海洋、谷白、宗福先凭借该影片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剧情简介

1977年夏秋,东北某农场三分场的革委会主任老迟(孙海英饰),正为农场道路翻修的队长人选发愁,他看中了聪明肯干、政治觉悟高的北京知青潘志友(王学兵饰)。然而,潘志友与右派之女陈琼(周显欣饰)恋爱,这让老迟忧心忡忡。一晚,潘志友和陈琼幽会被巡逻队员抓住,老迟撞见后,心生一计:让陈琼担任修路先遣队队长,若立功便推荐她上大学,借此分开二人。

彼时,知青们在操场看新闻纪录片,看到邓小平身影,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与自己未来有关。这些来自大城市的知青,虽表面习惯了农场生活,实则一直渴望改变命运,而获得农场推荐上大学是关键,老迟的修路先遣队计划便成了大家关注焦点。最终,陈琼被任命为队长,这让张国强周大勇饰)等知青不服,出身“历史反革命”家庭的陈琼却受宠若惊,她本就自卑,习惯了逆来顺受。

为争取上大学推荐名额,知青们举行扛大包比赛,最弱小的小根宝(李京泽饰)在潘志友、张国强等人支持下获胜,收获自信。与此同时,陈琼的父亲陈甫德(赵有亮饰)这个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的知识分子,为了让女儿能够参加高考,不顾禁锢逃到农场附近,他满心期待着能立刻帮助女儿复习功课,却又担心女儿因自己的身份而不愿接受自己。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了强子。强子得知陈甫德的来意后,心中涌起一股希望,他意识到,自己或许能借此机会率先获得考试复习的机会。就这样,强子成为了第一个开始为高考做准备的知青。

就在大家各自为自己的未来忙碌时,高考制度将于当年恢复的消息传来,打破了农场的平静。知青们兴奋不已,积压8年的压抑看到了出口,连潘志友和陈琼也开始骚动。但老迟难以接受,他在农场多年,形成了固定思维,觉得知青应扎根农场,高考恢复动摇了他的权威,他坚称这是谣言,坚持只有推荐才能考试,还全力推动大雁洼计划,试图稳定局面。

可老迟很快发现,以张国强为首的知青开始自发复习,潘志友和陈琼也不再受他掌控,甚至被他看到二人睡在一张床上。老迟愤怒之下,利用陈甫德到来的秘密向陈琼施压。陈琼痛苦不堪,违心出卖了父亲。张国强等知青因高考机会被老迟阻碍,愤怒地以绝食抗议。在这场激烈的冲突中,潘志友的劝诫、陈甫德对女儿无私的爱,逐渐唤醒了老迟内心深处的人性。而小根宝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死亡,更是深深触动了老迟。小根宝的离去让老迟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某些东西,或许并非是正确的。在大雁洼烧荒战役中,他意识到过去已无法回头,开始理解知青们的追求。

1977年12月10日,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在这一天如期举行。考场外,老迟孤独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考试结束,潘志友拿着填满却未上交的考卷走出考场,选择留下,其他知青迎来命运转折,老迟也放下执念,不再用公章设障,默默祝福着这些年轻人踏上新征程。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导演江海洋作为经历过高考恢复的人,结合自身从求学、工作到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人生经历,深感高考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意义重大。基于这份感悟,想要创作一部关于高考的电影。从筹备之初,就设想通过塑造老师、知青等不同角色,从多个角度展现高考对人们的影响。在创作时,重点聚焦知青们怀揣希望奔赴考场的场景,展现他们面对汽车故障等困难仍坚持前行的精神,借此体现从集体意志到个体精神升华的过程,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人性转变。

选址取景

《高考1977》的剧组团队先是在上海周边寻找拍摄地,后受朋友启发前往东北地区。在东北,他们在吉林省某镇找到较为合适的场地,还需确定拍戏用的汽车。为找车,他们从吉林到长春市一路寻找,最终在公主岭市附近小镇的废品收购站找到符合要求的解放牌汽车,但因价格昂贵未能拿下。之后在怀德镇一个倒闭工厂里找到能开动且有车牌的解放牌汽车,可该车无法直接上路。最后在一家倒闭的运输公司,他们选定一辆破旧解放牌汽车,并自行搭建了一个站台用于拍摄。

幕后故事

影片《高考1977》拍摄时东北天气极为寒冷,积雪很深,拍摄车陷雪地场景时,恰逢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车辆被困在雪地里,导致拍摄受阻。还有一次拍摄过程中突降大雪,剧组只能临时改变计划,租用小型货车组成车队,艰难地进入拍摄场地。东北地区室外温度极低,许多设备受冻无法正常工作,如发电机频繁断电、汽车水箱易冻裂。剧组人员只能想尽办法解决,用棉被包裹水箱来防止其冻裂。

拍一场秋天的戏时,在农场室内不能生火,演员呼气理论上是不会有水蒸汽的,想尽了一切办法还是没用,结果他们就口含冰块,开拍了就脱掉棉大衣。影片有一半的戏不需要雪,但是拍摄时已经下了很大的雪。只能组织一个铲雪队,用大型吹风机把场地打扫干净。当晚就用大量的木屑盖住地面,在上面覆盖塑料布,第二天就把塑料布掀开继续拍摄。然而在剧组需要雪的时候又没有雪了,又组织了铲雪队到山里去一袋一袋地运雪。

拍摄过程中,一位汽车司机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将汽车开到指定地点。照明师傅独自在38米高的高空作业5个小时安装照明设备,下来的时候冻得话也不能说了,敬业精神感动剧组人员。

由于演员孙海英是东北人,与角色适配度高,和导演沟通顺畅,讨论时虽会有意见分歧,但最终都能达成一致。他还主动用东北话讲台词,符合导演预期。演员周显欣起初去试镜的时候,从资历和知名度看并不占优势,直到临近开拍女主角人选仍未确定。导演与她深入交谈后确定了她出演,她为此做了大量功课,写了厚厚的角色分析交给导演。演员王学兵在拍摄与周显欣在雪地里拖着农具的场景时,当天零下二十度,农具沉重难拖动,他仍奋力表演。在与导演沟通时,他既能遵循导演意见,又能自我发挥。

宣传

2009年3月,影片《高考1977》在沪举行了首场媒体试映会。片方在会后表示,影片邀请歌唱家宋祖英担纲演唱主题曲。3月29日,该影片在湖南大学举行湖南首映礼,导演江海洋携主演王学兵、周显欣出席。3月30日,该影片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全国首映活动。

音乐原声

参考资料:

上映与票房

2009年4月3日,《高考1977》在中国大陆上映,连映17天,两周票房统计突破1200万。该影片累计获取票房1307万。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高考1977》是一部不多见的现实主义艺术电影,它所描写的那段历史和转折令人难忘。整个戏拍得大气、感人、真诚、深入、几个人物刻画得很鲜明生动。(导演王家卫评)

电影《高考1977》用艺术的方式、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幽默却智慧的对白,深刻而感人的情节,用历史、用真情深深触动了万千师生的心弦,让学子们意识到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就像电影所说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不会有遗憾。(搜狐评)

作为一部面向市场的主旋律电影,《高考·1977》不仅以亲切随和的面容出现在观众面前,以感人至深的情绪力量来打动观众,还努力以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来感召观众,让观众在一种艺术的情境中体验观影的愉悦,进而理解并接受影片主题,为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探讨提供了又一个方向。(上海国际电影节评)

反面评价

一部以表现那些年轻而已经饱受煎熬的知青们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努力拼争的影片,由此蜕变成了对老迟的伟大人格而感发出来的颂歌。这种电影叙事逻辑上的走偏现象,在中国大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以来,在大陆电影作品里屡屡出现。这是大陆电影界失去了思考力和自信力的明显病征之一。(文汇报评)

大众评分

数据信息截至2025年3月2日

参考资料

高考1977 (2009).豆瓣电影.2024-01-04

高考1977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5-03-02

高考1977.哔哩哔哩.2025-03-01

《高考1977》登陆湖南 已受邀参加中美电影节.中国新闻网.2025-03-02

王学兵领衔《高考1977》 荣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新浪娱乐.2025-03-01

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凤凰网.2025-03-02

《高考1977》导演江海洋创作随想.新浪.2014-11-26

宋祖英献唱《高考1977》主题曲.新浪娱乐.2025-03-01

《高考1977》首映盛况空前 获王家卫力挺(图).搜狐娱乐.2025-03-02

《高考1977》票房超千万 势头强劲冲击五一档.搜狐娱乐.2025-03-02

高考一九七七.猫眼电影.2025-03-02

《高考1977》激励自己不断前进!.搜狐娱乐.2025-03-02

《高考·1977》:从政策变革到民族复兴.上观.2025-03-02

观《高考1977》有感:知识人的反思与困局.中国新闻网.202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