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称广师大,英文名称为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简称GPNU,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前身为1957年筹办广东民族学院,1977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中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之一,1998年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同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并入,2005年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正式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截至2024年4月,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3万余平方米。设有26个二级教学单位,7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主要学科门类。并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校内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共3.6万余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8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0余人。现有正副高职称教师55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40多人。图书馆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241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6147种;中文电子图书约165万种、中外文学位论文约565万篇。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位列第319名。
历史沿革
广东民族学院
广东民族学院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前身,1957年10月1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首任学院党委书记是社会学家刘渠教授,1961年6月,学校根据从广州搬迁到海南通什办学,1977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中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之一,1982年,学校回迁广州市。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1998年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转型为技术师范教育、中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2000年学校开始面向全球40多个国家招收留学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职业教育师资缺乏问题,2002年,学校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八所独立设置的技术师范院校之一,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校还举办了本科层次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及翻译学院两个独立二级学院。2003年,学校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征地1260多亩建设新校区,并于2007年获得国务院批准。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列入“十二五”期间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8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年7月,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2021—2025年)建设高校名单。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实行学校、学院(中心)两级管理体制。截至2024年5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专业学院有电子与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机电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民族学院(与民族研究所合署)、体育与健康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财经学院等26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4个。截至2023年9月,在招专业68个。
学科建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29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截至2024年4月,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培育):民族学、教育博士、电子信息博士。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民族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授权点(培育):教育博士、电子信息博士。
珠江学者设岗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广东省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学、民族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机械工程。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教育学、机械工程。
师资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正副高职称教师55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40多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
教学建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同时,学校还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11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建有15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2021-2022学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合作交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的学校之一,先后与英国北安普敦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日本福山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美国西南学院、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美国西密歇根大学等海外近2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截至2023年9月,学校与企业、学校等建有实习基地338个(其中教育实习基地165个,专业实习基地173个),有国家级及省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3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44个,建有省级产业学院1个,校级产业学院9个,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班5个。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4月,图书馆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241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6147种;中文电子图书约165万种、中外文学位论文约565万篇;视音频资源约18.25万小时。
学术期刊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80年,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全年6期(其中第1、2、4、5期为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6期为自然科学版)。人文社会科学版设有教育学(职业教育)研究、民族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艺术与文化等栏目。自然科学版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学、智能制造、光电工程、教育技术、体育学等学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入选国家民委研究基地1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建有1个科技部协同创新平台(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8个省级研究基地、5个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基地,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3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含共建),12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12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团队。此外,学校还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
科研成果
2020年、2021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分别出版理工科研专著5册和8册,,2020年、2021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分别有15项和25项决策咨询报告和提案被采纳,其中,2020年度有6项被国家级部门采用,7项被省部级单位采用,2021年度有3项被国家级部门采用,8项被省部级单位采用。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共58项(自然科学37项,人文社科2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技术发明奖1项,第九届广东杰出发明人奖1项,广东省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
学校排名
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位列第314位。
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位列第328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位列第319名。
校园文化
校徽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徽主色调为绿色和红色,背景色为白色,外形为圆形,由双圆组成,外环上方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下方为“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内环为学校标志性建筑图案和数字1957组成。
校训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训为厚德、博学、唯实、求新。校训标识字体为鲁迅体。
校旗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旗为长方形,长宽比例3:2,旗面白色,中央上方印有校徽,下方为鲁迅体红色字样的中文校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和黑色字样的英文校名“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校歌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歌为《在成长中自强不息》,由黄昂作词,陈艺峤作曲。
校园环境
学校布局
截至2023年9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29726.56平方米,实验室实训场所总面积139845.99平方米,室内体育用房面积18660.7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02177平方米,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五个校区,学校法定住所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东校区)。
校区情况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东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分布有研究生院、电子与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除教学大楼外,还有拥有图书馆、食堂餐厅、运动场地等设施。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北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西路183号,由三栋教学楼,图书馆,篮球场等组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白云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155号,占地面积1291.9亩,主要由三栋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实训楼、食堂餐厅等组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东环路教育城内,占地面积1081亩,分布有电子与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16个学院,同时还拥有图书馆、食堂、生活配套、运动场地等设施。
校园风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2011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被评选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3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
2015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2022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团被广东省委、广东省学联授予“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学校章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爱企查.2024-05-24
现任领导.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04-18
校徽校训校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23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8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档案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档案馆.2023-05-24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档案馆 罗明图片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档案馆.2023-05-24
挖掘校史教育资源 凝练学院传统精神.广东高校校报网.2023-05-24
王乐夫校长在建校5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南方日报:前进中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站在新起点 整装再出发——-热烈庆祝学校成功更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喜讯: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更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5-24
教学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2022年-2023年本科质量报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05-31
博士点单位培育.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师资队伍状况.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2023-05-23
2021-2022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3
产业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期刊简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2023-05-23
科研及新型研发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2020年-2021年专著.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科研处.2023-05-23
2020年-2021年咨询报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科研处.2023-05-23
科研成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科研处.2023-05-2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科软.2024-04-18
2024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4-18
特“大”喜讯!!!以后请叫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4
@2022级萌新,新生入学攻略来啦!.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4
新生特辑 | 广师大校区攻略之白云校区篇、北校区篇.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4
广师大广州校区入学指南,衣食住行全知道!.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4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2023-05-24
河源校区简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2023-05-24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 校区设施.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2023-05-24
历史沿革.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迎60周年校庆 | 艰难岁月的执着守望——记人民教育家、广东民族学院第二任党委书记汪达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24
迎60周年校庆 | 学院搬迁海南的历史背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24
新学年教学工作会议召开,柳柏濂院长要求抓好六件工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新任副院长王培林教授到校任职(图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省委任命郭斯淦为院长林伦伦为副院长免去柳柏濂院长职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学院党委书记邝邦洪、院长王乐夫到各系开展调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潘自勉副院长为师生做报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王乐夫院长到西校区讲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林卓副院长参加连山置县1500周年庆典.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冯灿仪副院长部署新校区一期工程开工工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陈韶书记、王乐夫院长看望离休老同志.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省委任命骆少明同志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省委任命郭杰同志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高校人事:骆少明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在线.2023-05-24
努力、幸运、担当、成长——访1997级校友罗春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校友风采(一) | 访谈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优秀校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人生不设限,强者永少年 ——访电信学院优秀校友杨建荣.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我的新闻情结.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我院被评为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招生就业办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我院荣获“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我院被认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05-24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团委在2021年度团省委、省学联五四表彰中获10项荣誉.广东省教育厅.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