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都海哈屯
满都海(1447年-卒年不详),原名满都海斯琴,蒙古族,蒙古汪古部人,绰罗拜贴木儿丞相之女,明代蒙古部女首领,女政治家、军事家。
满都海初为蒙古大汗孛儿只斤·满都鲁的小哈屯(侧夫人),后在33岁时嫁给了年仅7岁的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即达延汗)。达延汗继位后,满都海率领军队击败了瓦剌军队,随后出征癿加思兰(乜克力部)并取得胜利,后又击败了权臣亦思马因,从而完成了蒙古统一。满都海史称“满都海彻辰夫人”(“彻辰”系尊称,为“贤明”之意),又作“满都海彻辰福晋”“满都海赛因哈屯”“满都海哈屯”。
满都海执政时,与明王朝保持了通贡互市关系,辅佐达延汗完成了统一蒙古各部的大业,实现了蒙古部中兴。现代史学家戈瓦认为,“在蒙古历史上,满都海的功绩可以与其先祖成吉思汗相提并论。”
人物生平
出身蒙古贵族
1447年,满都海出生在蒙古汪古部,其父是绰罗拜铁木耳丞相(又译作“绰罗拜帖木儿”),汪古部贵族不仅是世袭贵族,还世代与黄金家族通婚,在元朝享有殊荣。
满都海自幼聪慧,从小被父亲视若掌上明珠,不仅教她学文习武,还经常讲解蒙古族兴衰史,并延请熟悉中原文化的巴克西(教师)讲授中原朝廷兴废典故。满都海勤奋好学,触类旁通,骑马射箭无不娴熟,远近闻名。
初嫁满都鲁汗
汪古部享有“联姻天家”“世缔国姻”的宠遇,满都海成年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蒙古大汗满都鲁汗的小哈屯,两人育有两位公主,即博罗克沁公主和伊克锡公主。
1479年,癿加思兰拟 “谋杀孛儿只斤·满都鲁而立斡赤来为可汗”,被满都鲁汗发觉后双方相互攻伐,最终满都鲁汗被乜克力部的族弟亦思马因联合脱罗干等人杀死。由于满都鲁汗没有子嗣,因此汗位空悬,亦思马因太师则对汗位虎视眈。
此时,黄金家族仅存的嫡裔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孤苦伶仃,父亲被杀,母亲被抢,体弱多病,无人照顾,直到五六岁时被辗转送给了其曾叔祖母——满都海抚养,生活才迎来了转机。满都海寡居期间,蒙古科尔沁部的乌纳博罗特王曾向她求婚,欲娶之为妻,遭到拒绝。
再嫁达延汗
为避免权力和部众落入非成吉思汗后裔手中,满都海表示愿为实现蒙古的统一而牺牲一切。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33岁的满都海毅然决定嫁给年仅7岁的巴图蒙克,并扶巴图蒙克登上大汗位,称达延汗,嗣后两人育有七子一女。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即位初期,满都海亲自执掌国政。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满都海携年幼的达延汗率兵出征瓦剌,她亲自指挥战斗,跃马挥刀,身先士卒,击败了瓦剌军队,胜利班师。凯旋不久,满都海再接再厉,出征癿加思兰(乜克力部)。满都海从而不仅为满都鲁汗报了仇,也为达延汗以后的统治消除了一个隐患。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满都海协助达延汗击败了权臣亦思马因。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亦思马因太师战死。至此蒙古再次得到了统一。
去世成迷
满都海的卒年不详,并没有相关史料记载。
成就与影响
长期以来,蒙古人心目中认为只有 “元裔” 即成吉思汗季子拖雷系孛儿只斤·忽必烈支直系后裔充任蒙古大汗, 才符合当时的正统观念,继任者均以 “黄金家族” 这一新的精神武器证明只有自己一支后裔充任蒙古 “共主” 才上合天意 , 下符民心。满都海毅然回绝合撒儿后裔兀捏孛罗王的求婚, 嫁给并扶持黄金家族的嫡裔———孛儿只斤·巴图孟克, 做了天下 “共主” , 统一蒙古, 结束纷争, 有力捍卫了黄金家族的地位,这对于蒙古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封建领主制的发展均有着积极意义。
满都海在辅佐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后,还积极致力于稳定社会秩序,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从而为达延汗执政后大力促进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满都海作为蒙古族妇女的代表人物,她的尊严、权力、能力、睿智,也使得蒙古族妇女在蒙古社会中的地位得以捍卫、巩固和提升,直至今日,仍具有一定影响。
人物评价
因满都海辅佐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统一蒙古有功,为蒙古部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做出贡献,故古今史家对其多有赞誉,但也间有不同声音。
正面评价
清代学者萨冈彻辰洪台吉在所著《蒙古源流》一书中,运用大量笔墨对满都海彻辰夫人统一蒙古的功绩进行了阐述,誉其为英雌;近代史家张尔田认为,在史称“蒙古中兴”的历史进程中,满都海彻辰夫人是蒙古新兴封建领主制战胜奴隶制的真正代表人物。蒙古编年史《西拉古吉》亦称颂她为: “充满智慧和聪明的好夫人”。
当代学者戈瓦认为:“满都海彻辰夫人是位女英雄,她极力维护将被废弃的成吉思汗皇统,斥责不臣,亲临战场,指挥兵将,自为先行,冲锋陷阵,为统一七零八落的蒙古国,为封建领主制的普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蒙古历史上仅次于成吉思合罕的第二号人物。”学者敖登在《蒙古史文集》中也指出:“满都海夫人在达延汗即位之初,辅佐他消灭政敌,稳定社会秩序,重新确立黄金家族的统治地位,功劳可谓大矣”,她是“古代蒙古历史上绝无仅有、出类拔萃的女英雄和女政治家"。
学者乌兰在《蒙古史论文选集》中认为,“满都海哈屯是蒙古历史上著名的女封建主之一。十七世纪蒙古史书对她的生平事迹都有记述,用称赞的笔调描述她深明大义,维护汗系正统,辅佐达延汗完成了统一蒙古各部的大业”。学者吴德喜在《北元史新探》中亦认为,达延汗的成就多是归功于满都海夫人,“史称达延汗为小王子,其自通日:大元大可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为蒙古中兴烈祖,其得立实由满都海福晋(夫人)”。
负面评价
内蒙古大学教授郝维民先生和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齐木德道尔吉先生则认为,满都海只是为达延汗生了儿女,续了香火,并无其他功劳之可言。他们在《内蒙古通史纲要》中认为“在拥立达延汗时起关键作用的应是手握大权的太师亦思马因和第一知院脱罗干,并不像蒙古文隶书所说是满都海一己之力。
家族成员
初婚子女
满都海初嫁孛儿只斤·蒙哥孛儿只斤·满都鲁,为小哈屯(夫人),与满都鲁生有二女,长名博罗克沁公主,次名伊克锡公主。
再婚子女
满都海还为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生了7个儿子和1个女儿。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后,7个儿子被分封到各部去当首领。其子女分别为:铁力·孛罗和兀鲁思·孛罗(双胞胎),脱啰图公主和巴儿速孛罗(双胞胎),阿儿速孛罗,纳勒出孛罗和阿赤赖孛罗(双胞胎),纳儿孛罗。
轶事典故
满都鲁汗去世后,科尔沁的兀捏孛罗王觊觎满都鲁汗的遗产,因此向满都海求婚。为此,满都海特地询问了火鲁刺人撤歹。撤歹认为与其守着一个小孩巴图蒙克,不如嫁给兀捏孛罗王。满都海又问了桑该·袄儿六的妻子只罕阿噶。只罕阿噶则认为嫁给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的子孙,会将自己引向黑暗的道路,不仅脱离广大人民,还会把合敦的美誉玷污,而嫁给可汗的后裔,就会得到最高天神的佑护,受到所有的国民的拥护,合敦的尊严也会得到维护,美名会传到远近各处。满都海非常赞许只罕阿噶的话,对撤歹进行了怒斥。于是,满都海给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穿上三层厚底高靴,在阿勒噶其古特的蒙可的花斑坛子里注了酒,命家臣伊噜古致祭于索多哈屯(也失哈屯),并宣誓嫁给了当时年仅7岁的巴图蒙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汗统和自己的汗妃地位,避免了汗权旁落。
1479 年,满都海率领蒙古骑兵西征 , 与瓦剌部激战 。丈夫达延汗当年只有7岁,禁不起长途跋涉,满都海命人做了一只大皮箱,将皮箱绑在马背上, 达延汗坐在里面, 既不怕旅途颠簸, 又不误行军速度 。满都海跃马挥刀、 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叱咤沙场,最终胜利班师。《蒙古源流》 载 :“聪慧过人的满都海·扯臣哈屯, 把垂散的头发梳上来, 做成发髻 , 把国主答言合罕放在座箱里, 领着他出征, 去讨伐四瓦剌。在帖思·孛儿图地方发起进攻, 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满都海亲率骑兵武力攻伐卫拉特时,在战场上跃马挥刀,冲锋陷阵,不顾帽子坠落,飘带挂在脖颈上继续作战。卫拉特士兵看见后,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递给满都海说:“合敦的帽子没有了,给,把这个帽子带上。”满都海接过士兵递过来的帽子,带领人马挥舞着帽子继续进攻四万户卫拉特。经过一场混战,粉碎了敌人,赢得巨大胜利。
后世纪念
为了纪念满都海的历史功绩,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风公园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改名为满都海公园,园中矗立一座圣洁的满都海夫人雕像。
重要争议
关于满都海的出生时间,学界历来多有争议,当前主流的说法有三种:一说称其出生于1438年,《蒙古源流》卷5载记载说:满都海生于戊午年,即1438年;一说称其出生于1437年,学者乌兰认为《蒙古源流》中关于达延汗生卒年的记载有误,她采用两《黄金史》的纪年指出“达延汗1473年生,1479年7岁即位,1516年44岁去世,既然达延汗1479年7岁即位,而此时满都海已33岁,那么满都海不应生于戊午(1438)年,而当生于1447年。另有一说认为,满都海系蒙古族土默特部绰尔斯拜特木尔之女,出生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
研究书目
汉文史籍关于孛儿只斤·满都鲁的记载基本没有,只有蒙文史料有所记载,学术界涉及到满都海的论文较少,主要有:
文艺影视
1998年,Begziin Baljinnyam导演的13集蒙古语电视连续剧《满都海皇后》上映。
2017年,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吴德喜的《蒙古女皇满都海》一书。
参考资料
(人物)满都海 巴图孟克.内蒙古自治区情网.2024-11-14
满都海夫人.内蒙古自治区情网.2024-11-14
呼和浩特这个公园竟和一位“女神”有关?_正北方网.正北方网.2023-04-12
满都海皇后.豆瓣.2023-04-13
蒙古女皇满都海.豆瓣.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