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核桃属
喙核桃属(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nnamocarya A. Chev.)是胡桃科下的一个属,仅有喙核桃A. 中华缺翅虫(Dode)Leroy 1种,为单种属植物和孑遗种。产于越南和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落叶乔木;芽具芽鳞;髓部不成薄片状分隔而实心,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深根性,阳性树种,喜光,喜湿;芽具芽鳞;髓部不成薄片状分隔而实心。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圆柱形,长约30.0~40.0cm,叶柄黑三棱形,上面具1沟,基部膨大,叶轴及叶柄幼小时有短柔毛和橙黄色腺体,小叶通常7~9枚,对生,长椭圆披针形或长卵状披针形,叶片长12.0~15.0cm,宽4.0~5.0cm,上端较大,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上面无毛大籽筋骨草,下面脉腋有褐色簇生毛,小叶下端较小,通常卵形,小叶柄长3~5mm;叶片长成后近革质,全缘,无毛,上面深绿色,具光泽,下面淡绿色,中脉及侧脉凸起。雄花的荑花序下垂,5-8个簇生,着生于花序总梗上,自新枝叶腋间生出,每花各有苞片1和小苞片2;雄蕊通常15枚,花药阔椭圆形,被极短柔毛;雌花的总苞片6-7枚,为穗状花序,顶生,直立,有时达8-9枚;柱头2,颇长;坚果大,外壳厚,4-7裂,不脱落,内果皮顶端有长喙。坚果皮骨质,平滑,厚1.5~2mm,壳面有6~8条不明显的细纵棱,基部圆而微凸,常具1线形凸痕。外果皮有不明显的网纹及皱曲,壳厚约5~9mm,干后木质,4~9瓣裂开,裂瓣中央具1~2纵肋。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200~1200m的中亚热带山谷常绿半阔叶林的中下部、土层较深厚的空旷地带,在溪沟河谷中也有分布。适宜环境:年均温18.1~21.3℃,1月份均温8.1~12.6℃,7月份均温24.6~28.4℃,极端最低温-2.4~5.2℃,极端最高温35.5~39.5℃。年降水量1200~2000mm,相对湿度79%~82%,土壤pH值5.5~8.5的红壤、黄壤,棕色或褐色石灰土。
分布范围
主要区别
喙核桃属与山核桃属Carya Nutt.的主要区别在于:喙核桃属的雄花序常3条以上集成一束,自当年生小枝的叶腋内2-3束重叠生出;其雌花总苞的裂片在4枚以上,外果皮的裂瓣亦在4枚以上。
下级分类
喙核桃Annamocarya 中华缺翅虫 (Dode) J. F. Leroy
参考资料
喙核桃属.db.kib.ac.cn.2010-12-06
喙核桃属——Annamocarya A. Chev..db.kib.ac.cn.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