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廖祥忠

廖祥忠

廖祥忠,1968年12月出生于永修县,籍贯荆门市,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创始人,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廖祥忠在中国传媒大学负责组建多媒体高职专业。2005年,廖祥忠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时,将原动画学院与科学艺术系合并为新动画学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专业体系。2010年11月,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2018年,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0年9月28日,廖祥忠受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2022年9月28日,廖祥忠不再担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职务。

在科研成果方面,廖祥忠曾获北京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廖祥忠1968年12月生,1988年10月入党,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

工作经历

廖祥忠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廖祥忠在中国传媒大学负责组建多媒体高职专业,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廖祥忠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并参观了斯坦福大学的“数字艺术中心”。2001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创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下的“数字影视制作方向”。2002年,又在艺术设计专业下设立“网络多媒体方向”,对接国外的“Multimedia on line(在线多媒体)”。有了完整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2003年,正式向国家申请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05年,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时,将原动画学院与科学艺术系合并为新动画学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专业体系。

2010年11月,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2018年,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8年,廖祥忠教授受聘为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20年9月28日,廖祥忠受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2021年,参加智能视听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在视听传播进入开放时代,走向智能时代的新阶段,中国将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9月28日,免去廖祥忠的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职务,任职2022电影频道“星辰大海”青年演员优选计划评委。

现任中广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会长

社会履历

2015年,廖祥忠教授受聘教育部第六届艺教委副主任、常务委员。2016年,任《当代电影》编委会副主任。2017年,任职第二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0年,任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广电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2021年,担任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担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同年,还任职为《现代传播》编委会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2023年3月12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廖祥忠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第八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广电星光奖”评委、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国动画“美猴奖”评委、中国美协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会评委、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动画国际评委会主席、上海电视节“第28届上海电视节”动画国际评委会主席、第八、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

主要成就

研究综述

面向高等教育与传媒业态双重变革的战略机遇,提出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跨越、从中国一流学科高校向世界一流跨越的“三个跨越”战略任务。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服务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凝练“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基因,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能够驾驭数字媒体的新时代高层次传媒人才。大力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和“五个一流”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智能传媒发展方向,全面优化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科学布局“课程地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与教学管理队伍,全力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

积极倡导数字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德国波兹坦大学引入“设计思维”训练体系,并付诸实践,建立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学院,将设计思维训练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当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排头兵。以文化为基,重点考查考生的“文史哲”文化素养,全面提升考生的文化底蕴。以开辟“绿色通道”为亮点,提前跟踪锁定优质生源。以创新艺考程序为手段,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为全国本科艺术类考试招生改革先行先试,树立标杆。建立人才“评价、培育、保障”三大体系。坚持破“五唯”、立“多维”,创造性构建以“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十字方针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点线面相结合、立体化、相对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建立健全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全面实施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系列重大举措。布局实施从硕士到博士的招生、培养、导师评聘、质量监控、毕业标准等全流程改革,对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再造。全面推行招生改革,重点考查考生人文素养和学术写作能力;推行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和硕士生基本文献考试;建立分级分类、多元立体的导师评价标准体系;构筑全方位各环节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研究生面貌焕然一新。

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动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机构设置与管理机制体制改革、科研机制改革、合同管理改革、工程质量管理改革,布局校园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实施美丽校园提升工程,系统化建构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创造性提出“保持上热、加热中温、解决下凉”十二字方案,构建“三根柱子立党建”立体式特色党建工作体系,努力践行“以高质量党建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党委部署和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一体贯通,为高校党建创新贡献智慧。

教育理念

提出并践行“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潜心于大学治理,着力建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党和国家所需的“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新时代传媒人才。提出“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数字时代教育理念,倡导并探索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致力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立足学校特色优势,凝练出“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六位一体”的办学理念。系统建立起“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传媒人才培养要求。大力推进系列重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着力打造新时代中传文化。倡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培育独具特色的“研而优则研、教而优则教”的人才生长文化沃土,营造“凝心聚力、高歌奋进”的新时代中传校园文化,实现学校事业跨越式发展。并指出在新文科建设中,要注意教育功能、学科融合、教育质量这三条原则,处理好“文科人文性与工具性““‘博通’与‘专精’”“创新与质量”的关系。

人才培养

廖祥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人才工作之需,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认为高校是人才汇聚之地,理应主动担当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发挥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提高做好人才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并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工作体系,成立人才工作办公室,专职落实人才引育和服务保障,系统推进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出台人才队伍建设系列制度,实施特殊人才专项行动计划,加大人才支持和投入力度,给人才成长提供精神和物质保障。

推出“金核桃”人才支持计划,集中资源,造就一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以及战略科学家。从博士后2年到青拔人才4年、“金核桃”人才4年,环环相扣、有机衔接,一条人才培育黄金十年的成长线正呼之欲出。出台青年教授聘任办法,破格直聘,加大对潜力人才的托举力度,培养一批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青年教授,并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切忌选人用人“武大郎开店”,防范“大树底下不长草”,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主要论著

出版书籍

据不完全统计,下表仅列举部分

学术论文

据不完全统计,下表仅列举部分

荣誉与奖励

据不完全统计,下表仅列举部分

评价

廖祥忠同志勤勉敬业,作风朴实,自我要求严格。——教育部人事司原司长张东刚评

廖祥忠同志政治素质好,大局意识强,熟悉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工作,熟悉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着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

参考资料

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2023-09-13

廖祥忠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23

现任领导.中国传媒大学.2023-03-23

副会长:廖祥忠.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2023-03-23

廖祥忠:新传媒研究者的青春之心.中国传媒大学.2023-06-05

廖祥忠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新华网.2023-05-05

教育部党组:廖祥忠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是合适的.澎湃新闻.2023-05-05

廖祥忠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今日头条.2023-09-13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张树庭、廖祥忠职务任免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2

喜讯:教育部成立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 廖祥忠教授、高晓虹教授当选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2023-05-10

Forbidden.人民网.2023-05-06

我校3名教授当选新一届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0

现代传播(CSSCI).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1

仲呈祥教授、廖祥忠教授受聘教育部第六届艺教委副主任、常务委员.白杨网.2023-05-11

《当代电影》召开2016年度编委会工作会议.知网空间.2023-05-11

第二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3-05-10

我校3名教授当选新一届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0

中广联合会领导.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2023-05-2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暂行办法.2023-05-10

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选举产生,207人当选.央视网.2023-05-2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第九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聘任专业委员会成员的通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05-10

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公布.南京艺术学院.2023-05-25

(受权发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名单.新华网.2023-05-05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0

廖祥忠:在中国传媒大学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传媒大学.2023-05-25

廖祥忠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传媒头条.2023-05-08

廖祥忠校长、王晓红教授入选中央宣传部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0

中国传媒大学多项成果亮相国家“‘十一五’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成果展”.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