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波是一位副主任医师,现任职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他出生于1952年6月,拥有大学学历,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集美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带头人。现任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理事、福建省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
人物经历
常建波1974年8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业,开始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工作。
1986年和1992年两次赴日本研修水产增养殖和饲料营养、饲料加工技术。
1999年12月评为研究员职称。
2001年作为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被集美大学聘用。
2002年被集美大学授予特聘教授岗位,同年被评为全国饲料科技先进工作者。2009年4月授予专业技术二级岗教授。
主讲课程
主讲 “水产增养殖学”“ 水产动物繁殖学专题”“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动物饵料学专题”等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育苗和养殖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此外,1995年以来,一直在进行海藻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和海藻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的研究。
主要成就
技术专长为水产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水产育苗和养殖,在这些学科多次承担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取得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技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一级学术刊物6篇;参编科技著作两部。
获得荣誉
1995年获山东省科协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第二位)、二等奖五项(第一位二项、第二位一项、第三位二项)、三等奖两项(第一位)和厦门市(副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第一位)、三等奖一项(第三位)以及厅地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2000年将牙鲆、大菱鲆引进福建省,育苗养殖成功,成果鉴定意见: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累计为福建省创造经济效益30多亿元。主持的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鲆类病害防治和免疫活性配合饲料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12月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海水鱼育苗用环保型防病微颗粒配合饲料的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10月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