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青年批评家文丛”之一。

内容介绍

这是一位年轻批评家文学生活的记录,在“现场”,在文学事件的台前幕后,在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他在行动、感受、思考、判断和发言。在《纸现场》,他首先是一个“享乐主义”的读者,他仔细保存和传达新鲜、生动的审美经验;然后他是个观察家,不断地发现新事物、新现象、新作家,注视着文学和文化的流向和潮头。他是个“讲理”的批评家,不是讲理论,而是讲“理性”,他的立场是一种怀疑主义的批判立场。同时他决心“好好说话”,把他的文章写好,他的批评也是散文,灵动、松弛、幽默而别致。《纸现场》:来自“现场”的声音,留在纸上的“现场”。

作者介绍

李敬泽:男,1964年生于天津市。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4年,进入《小说选刊》杂志社任编辑,1990年,调入《人民文学》杂志社至今。

作为资深小说编辑,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短篇小说,90年代以来从事文学批评写作,2000年,荣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近年开始散文、随笔写作。

著有文集《颜色的名字》、《河边的日子》、《通往故乡的道路》,另有散文集《看来看去或秘密交流》,评论集《纸现场》。

作品目录

现场1

序言或者文学将活着,但是……

附录:有一天

铜雀春深闹小乔

网络文学、“新新人类”和虚构的未来

矫情的“自由”

我们人民

前往什么地方?

提防批评家

现场2

“新生代”的故事

永远的“新生代”?

“断裂”答问

答《大家》问

站起来,没多深

八颗星

穿越沉默

现场3

我的批评观

世界的隐疾

……

现场4

现场5

现场6

现场7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