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才初,1963年8月18日出生,浙江省萧山县人,博士生导师,现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学历

博士学位(1988-1992)中南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硕士学位(1984-1987)中南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学士(1980-1984)中南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研究兴趣

非连续岩体力学及应用

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理论及诊断技术

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特种技术及相关理论

工作经历

2001/5-现在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博导

2006/9-2007/9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05/2-2005/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访问教授

2001/2-2001/5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附属研究员

1994/1-2001/2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

1992/4-1994/5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87/6-1988/9 中南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教师

学术兼职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预见专家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物理与数值模拟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 委员

教学工作

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地下结构粘弹塑性计算理论,54学时,11届(1997-2007)

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与监测技术,36学时,8届(1999-2007)

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专业外语,36学时,5届(1994-1998)

本科生考试课程:地下结构试验与监测,36学时,13届(1995-2007)

本科生考试课程:隧道工程,36学时,1届(2000)

专科班考查课程:土木工程监测技术,36学时,1届(2000)

主持举办土木工程监测培训班,2届(1999,2000)

技术服务领域

岩土工程模拟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建(构)筑物纠偏和基础加固

隧道与岩土工程监测

基坑工程设计与监测

土木工程检测和监理

获得荣誉

1995年,RSP-I型智能岩石表面形貌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1996年,岩石节理的形貌特征和力学性质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1997年,不同形貌节理的剪切强度和闭合性质研究,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论文奖,排名第一。

1997年,蠕变试验中流变模型辨识及参数确定,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论文奖,排名第一。

1997年,论JRC,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优秀论文奖,独立。

1997年,上海市优秀博士后。

1998年,理论流变模型及其统一模型研究,98上海科技论坛“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排名第一。

1999年,岩石节理的形貌参数以及变形和强度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2000年,广蓄电站二期工程高压钢支管合理长度、堵头型式及隧洞按透水设计的研究,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2002年,松尾奖教金。

2002年,深基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的研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三等奖,排名第二。

2003年,《地下工程测试理论与监测技术》,同济大学优秀教材奖,排名第一。

2004年,《工程岩体节理力学》,同济大学优秀著作奖,排名第一。

2005年,《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同济大学精品课程,负责人。

2005年,《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同济大学优质课程,负责人。

2006年,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九。

2006年,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应用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十。

2006年,连拱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龙山浅埋大跨连拱隧道动态反馈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八。

2007年,机场滑行道下顶进长大箱涵技术,中国民用航空协会科学技术奖。

参考资料

夏才初.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