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英文名: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籍江苏太仓,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朱棣文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1976年获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哲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英国皇家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美国科学发展协会主席。1978年,朱棣文担任美国物理学会理事。1987年朱棣文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和应用物理教授。朱棣文教授于 2009 年 1 月 21 日至 2013 年 4 月 22 日期间担任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主张研发清洁能源,倡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朱棣文还曾研究号称为“分子马达”的肌蛋白细胞的收缩。朱棣文教授长期从事原子物理、激光科学方面的研究。由于在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方面的独立的、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他与克劳德科恩-坦努吉(Claude Cohen-Tannouji)、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D. Phillips)共同获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经历
早年与求学经历
1948年2月28日,朱棣文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父亲朱汝瑾,母亲李静贞,父母早年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到美麻省理工学院留学,之后父亲在华盛顿大学任教。
小时候的朱棣文活泼好动,小学时,朱棣文喜欢制作用途不明的装置甚至尝试自制火箭,中学时期他曾经辍学过两个月。
1968年,朱棣文进入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读书,,学习《费曼物理学讲义》让他开始喜欢上物理学,到大二时他开始主修数学和物理,并立志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他视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作为心目中的英雄。1970年,大学毕业后的朱棣文选择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从事相关学习和研究。
工作和科研经历
1970年,朱棣文在进入伯克利之后,积极参与“二级电流”的 β 衰变实验,与三名研究生同学发表了关于高能物理学的相关实验结果并被独家报道。1970年到1978年,朱棣文在伯克利度过了所有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时光,并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
1978年,朱棣文获得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助教的机会。
1978年,朱棣文加入贝尔实验室,从事电磁现象研究工作。
朱棣文进入贝尔实验室以后,非常喜欢这里的科学研究氛围,内心感到兴奋和喜悦。他与同事们一起开始了红宝石能量转移实验,并策划正电子元素的光谱学实验。在同事艾伦·米尔斯的帮助下,在每个脉冲 20 个原子的情况下,获得了对原子系统的量子电动力学校正的最准确测量。
由于工作出色,1983年,朱棣文被任命为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在此期间,朱棣文和同事们在激光冷却和原子捕获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并获得非常多的成果。1985年,他与同事用一组交叉激光束产生了“光粘胶”效应,在光粘胶中靶原子的速度由每小时4,000km降至每小时1km。他与同事还发展了一种使用激光与磁线圈的原子阱,可捕陷并研究冷却的原子。这些技术使科学家可提高用于空间导航的原子钟的精度,建造可准确测量重力的原子干涉仪,并设计出可用于处理极细尺度电子线路的原子激光器。1987年,朱棣文获颁美国物理学会在激光光谱领域的布洛依达奖。
1987年,他离开工作九年的贝尔实验室,进入斯坦福大学,成为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主任,在这儿除了继续进行激光冷却和原子捕获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向还涉足聚合物物理学和生物学。
1990年,他被任命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 成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第一位华裔教授,第一位华裔系主任。然后,基于他的卓越贡献,1992年,他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993年,他获颁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同年,他被选拔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他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的亚瑟萧洛奖及美国光学学会的威廉梅格斯奖。
1997年10月15日,朱棣文因他在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方面的独立的、开拓性的研究,特别是能捕获和研究冷区的原子,该技术可以应用在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的矿物质,制造电子元件,发展太空宇航,准确卫星定位、解读脱氧核糖核酸密等领域。,他与ClaudeCohen-Tannouji和WilliamD.Phillips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华裔科学家。
1998年6月5日,朱棣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年6月,他被任命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10余所国家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拥有员工约4000名,当年的年科研经费高达5.21亿美元。他是首位掌管这个美国能源部下属国家实验室的亚裔人士。
2008年,朱棣文获得美国第56届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第12任能源部长 。上任后,朱棣文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2010 年 2月和7月他分别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在任职能源部长期间,朱棣文力推清洁能源产业,力求以技术推动能源产业发展:在核电领域,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核电站事故后,朱棣文表示,美国仍将致力于发展核能,并推动继1979年后美国首次颁发新建核电机组的许可证;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在能源部的支持和落实下,奥巴马第一任期内,美国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实现翻番。2013年,朱棣文辞任美国能源部长。
朱棣文辞任美国能源部长后继续回斯坦福大学执教。
2015年,朱棣文与其他诺贝尔奖获得者共76人,共同签署了《2015 年气候变化迈瑙宣言》,作为在巴黎成功召开的 COP21 气候峰会的一部分,移交时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宣言倡导各国应采取果断行动限制未来的全球排放。2016年3月29日,朱棣文担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主席。
2018年8月10-12日,朱棣文参加世界科技创新大会,发表《如何让我们的家园变成可持续星球》演讲,表示中国在高压输电上取得巨大成就。
2022年11月3日,朱棣文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之“碳策”未来论坛,发表《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再生能源至关重要,必须要发展储能技术,加强输电配电技术。
任职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开发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朱棣文从事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一般来说,气体的原子分子,在室温下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动,朱棣文他们利用激光冷却到零下273摄氏度来捕获原子。这些技术使科学家可提高用于空间导航的原子钟的精度,建造可准确测量重力的原子干涉仪,并设计出可用于处理极细尺度电子线路的原子激光器。该技术可以应用在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的矿物质,制造电子元件,发展太空宇航,准确卫星定位、解读DNA密等领域。
肌蛋白细胞的收缩技术:他还研究了号称为“分子马达”的肌蛋白细胞的收缩技术,此项技术可以在密闭容器内处理稀有元素或者放射性元素,以及应用在不破坏细胞膜的情况下操控细胞内的物质。
学术论著
人才培养
朱棣文教授的治学理念:对学习有兴趣,充满自信,注重质疑。他非常爱惜人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科学新星。
他的学生中,以庄小威为例,师从朱棣文期间,与化学、生物学科的同学一起开始做一些跟踪分子行为的实验,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她拍摄到单个流感病毒的连续影像,这是世界上首次记录到病毒的各阶段过程。庄小威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朱棣文教授在斯坦福大学除了给研究生上课外,他每周还要给本科生上普通物理课,他在课堂上喜欢与学生们讨论问题,并将每个问题解释透彻。他喜欢与学生们进行广泛的讨论。他的学生中有来自美国、印度等多国的博士及博士后,他对学生们的学业要求严格。
朱棣文还关心中国的人才培养,他经常访问中国,促成了多项合作。在朱棣文的影响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率先成立了一个Bio-X生命科学中心,朱棣文受邀担任名誉主任。
荣誉表彰
政策主张
朱棣文大力倡议研发清洁能源,倡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张通过放弃使用化石燃料对抗全变暖。朱博士担任美国能源部长期间,主要负责帮助实施奥巴马总统的相关能源计划,投资清洁能源,减少对外石油资源的依赖,应对全球气候危机。
家庭背景
外祖父,李书田,1919年考入北洋大学(天津市大学前身)预科,1923年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2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母校任教,后任校长。
父亲,朱汝瑾,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43年留美就读麻省理工学院,先后任美国圣路易斯、纽约及新泽西的3所大学教授,历任美国和欧洲等多家公顾问。
母亲,李静贞,1945年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商管理。
哥哥,朱筑文,毕业于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学者。
弟弟,朱钦文,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妻子,吉恩,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斯坦福大学招生办主任、校长助理。
人物影响
1999年,家乡人民为了表达对朱棣文教授的崇敬,创办以朱棣文命名的太仓市朱棣文小学。朱棣文在学校写下——“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希望你们热爱学习,走好人生第一步”鼓励孩子们。
经典语录
人物评价
奥巴马:朱棣文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清洁能源对经济的影响有着独特的理解, 感谢他在任职期间对新能源技术研究提供的大力支持,这些开拓性的研究将改变美国能源结构的未来。
世界日报:朱棣文的能源部长政治任命与在科学上的重要成就与影响力,他的世界观与前瞻性,在环保与能源议题上所扮演的领导角色,对人类的生存与永续发展将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参考资料
Dr. Steven Chu.美国能源部官网.2023-01-07
朱棣文:“我的基因百分之百属于中国”-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07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访问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12-26
朱棣文(Steven Chu)----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2023-01-07
Steven Chu.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官网.2023-01-07
诺奖得主朱棣文:生命太短暂,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澎湃.2023-02-03
以中国血统为荣 朱棣文从学者到部长的转型之路——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8
2005世界物理年.中国科普博览.2023-01-07
WLA科学家说丨朱棣文:也曾安慰自己可能此生默默无闻.澎湃新闻.2023-01-08
朱棣文:从诺贝尔奖得主到美国能源部长.中国侨网.2023-01-07
Steven Chu Biographical.诺贝尔奖官网.2023-01-07
朱棣文访问天津大学:踏上外祖父曾经的讲台(2).中国侨网.2023-01-07
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任部长,他捕获原子干什么?_腾讯新闻.腾讯网.2023-01-07
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被任命为美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023-01-07
人生总要有所珍视和眷恋——时光荏苒,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_价值.搜狐网.2023-01-07
朱棣文在《自然》杂志发表观察微型物体的论文.凤凰网.2023-01-28
美国核电站建设计划继续 将从日本事故汲取教训.新浪财经.2023-01-28
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将重返斯坦福任教.人民网国际.2023-01-28
The Declaration.迈瑙宣言.2023-01-28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京成立.新浪网.2023-12-27
诺奖得主朱棣文:如何让我们的家园变成可持续星球.新浪财经.2023-01-07
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上,朱棣文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上观新闻.2023-01-07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隶文(图)-搜狐新闻中心.搜狐网.2023-01-16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京成立,刘振亚当选合作组织首届主席.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官网.2023-02-03
华人诺奖得主朱棣文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今日头条.2023-02-03
奥巴马正式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为能源部长[组图]_图片中心_中国网.中国网.2023-01-07
2005世界物理年.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2023-01-07
感受科学大师的魅力.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2023-01-28
刚满40岁 庄小威:美国科学院最年轻华人院士-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8
庄小威(Xiaowei Zhuang).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01-28
第54届大会(1998).香港中文大学官网.2023-02-03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受聘上海交大.光明网.2023-02-03
Five to receive honorary degrees at 149th Commencement.华盛顿大学官网.2023-02-03
Williams College Announces its 2014 Honorary Degree Recipients.威廉姆斯学院.2023-02-03
Steven Chu (Doctor of Science).达特茅斯学院官网.2023-02-03
北京大学授予诺奖得主朱棣文名誉博士学位.科学网.2023-02-03
StevenChu.阿默斯特学院官网.2023-02-03
朱棣文访问天津大学:踏上外祖父曾经的讲台.中国侨网.2023-01-08
朱棣文:我很自豪父母都是清华人-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官网.2023-01-08
高中曾中途辍学 朱棣文弟弟法律界成就堪比兄长——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1-28
江苏太仓有所"朱棣文小学" 家乡孩子崇敬爱戴他.中国新闻网.2023-01-07
专访 | 华裔科学家朱棣文——70年岁月,如何才算“不枉此生”_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官网.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官网.2023-01-07
快乐人生有何秘诀?全球最聪明的大脑说:首先你得挣到足够的钱…….财联社.2023-01-07
朱棣文: 华人第一学霸家族,家里都是成功得可怕的人_博士.搜狐网.2023-01-07
WLA科学家说丨朱棣文:也曾安慰自己可能此生默默无闻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3-01-07
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哈佛演讲:生命太短暂,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深情_腾讯新闻.腾讯网.2023-01-07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时报.2023-01-07
朱棣文获评美国华文媒体年度风云人物_新闻中心_新浪网.新浪网.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