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姆酒
朗姆酒(Rum),又称火酒,因过去横行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盗喜欢饮用此酒,绰号海盗之酒。是以甘蔗汁、甘蔗糖蜜、甘蔗糖浆或其他甘蔗加工产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调配而成的蒸馏酒。主要产地在美国、墨西哥、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巴西等国家。另外,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也出产朗姆酒。口感独特,辛辣,不同制作方法带来的口味都有所不同。
相传朗姆酒最早出现在巴巴多斯,因为那里的一份历史文件提到了一种“辛辣、令人畏惧的烈酒”。还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有证据表明朗姆酒酿造在17世纪20年代就出现在了巴西。也有人称朗姆酒源自爱尔兰人。1655年,随着国内朗姆酒的生产与供应,英国人将海员每日的口粮酒供给,由法国白兰地逐渐改为了朗姆酒。这种流行饮料也传播到了北美殖民地。为了支持这种饮料的需求,北美英国殖民地的第一家朗姆酒酿酒厂于1664年在史坦顿岛成立。20世纪伊始,朗姆酒便引领了现代鸡尾酒文化的发展,1920年颁布的禁酒令使美国本土的大部分烈酒受到重创,因此,很多美国人转而到古巴买醉,朗姆酒因此繁荣起来。朗姆酒以甘蔗汁等原料为基础,加入特殊的生香(产)酵母和加入产生有机酸的细菌共同发酵后,再经蒸馏陈酿而成,在风味上有浓香型(重质)和淡香型(轻质)以及中性之分,按颜色又分为银金黑三色。朗姆酒可以直接单独饮用,可以做菜,也可以与其它饮料混合成鸡尾酒。
朗姆酒与国际著名的白兰地、威士忌、金酒等齐名,同称世界六大蒸馏酒名酒。在全球范围内,朗姆酒在酒类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词源与定义
词源
关于“Rum”这一名称的词源,人们众说纷纭,尚未有定论。酿酒原料为糖的酒液早于上千年前便在亚洲大陆出现,其中在马来西亚就有马来甜烈酒(Brum)。一种说法是,“Rum”是几个拉丁源语的缩写,其中有意为“强烈”的罗马尼亚语词汇。另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Rumbustion”(意为“喧嚣”)或“Rumbullion”(意为“叛逆”),这两个词汇都是在17世纪出现,与朗姆酒的出现时间吻合。
定义
以甘蔗汁、甘蔗糖蜜、甘蔗糖浆或其他甘蔗加工产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调配而成的蒸馏酒。(注:中国GB/T 17204-2021标准)
历史沿革
古典朗姆酒时期
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在西印度群岛一带开始广泛种植甘蔗,榨取甘蔗制糖,在制糖时剩下许多残渣,这种副产品称为糖蜜。人们把糖蜜、甘蔗汁在一起蒸馏,就形成新的蒸馏酒。但当时的酿造方法非常简单,酒质不好,这种酒只有种植园的奴隶们喝,奴隶主们则要喝葡萄酒。后来蒸馏技术得到改进,把酒放在木桶里储存一段时间,就成为爽口的朗姆酒。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朗姆酒起源于爱尔兰人,爱尔兰人被英国人当作奴隶运至美洲。这些颠沛流离的人不仅被迫与最爱的人分离,还被逼与最爱的威士忌(Whiskey)分离。但是爱尔兰民族与美酒的牵绊这般深切难以斩断,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依旧发明了威士忌的替代品——用甘蔗中的糖浆发酵蒸馏得到的酒液。朗姆酒就此诞生。朗姆酒生产后来转移到了北美殖民地,第一家朗姆蒸馏厂于1664年在纽约的斯塔顿岛建成。由于金属加工和制桶技术以及丰富的木材,新英格兰成为一个“蒸馏中心”,那里生产的朗姆酒更轻,更像威士忌。罗德岛朗姆酒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和黄金一起,作为欧洲公认的货币。消费量很大。
从1655年开始,英国皇家海军将士兵的每日酒类配给从法国白兰地改为朗姆酒,一直持续了一个世纪。1740年,为了防止酗酒,政府在朗姆酒里添加了柠檬汁供给给士兵。这一举措也是为了防止坏血病。英国皇家海军朗姆酒配给在1970年终结,正式终结的那一天被称为“黑色酒杯日(Black TOT Day)”。
近代
18世纪,欧洲的朗姆酒需求量不断增加,非洲、加勒比和殖民地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的贸易关系。然而,1764年颁布的食糖法打断了朗姆酒这一伴随着奴隶和糖蜜交易的贸易流程。食糖法实际上降低了欧洲糖蜜的交易税,从而使得欧洲和加那利群岛以及西印度洋群岛殖民地之间的朗姆酒贸易减少。而美国的朗姆酒消费量则在独立战争前后始终居高不下,乔治·华盛顿曾在其1789年的总统就职典礼上,坚持要一桶巴巴多斯朗姆酒。
1862年,如今最流行的的朗姆酒品牌——百加得在古巴的圣地亚哥·德·古巴问世了。百加得公司如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经营的烈酒公司。百加得的果蝠属标志图案据说是公司创始人的妻子设计的,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古巴大部分没有文化的消费者。另有一说是公司的第一个酿酒厂里面住着一些果蝠。百加得公司因为赋予了朗姆酒更加精细的风味而闻名,他们自成立直到今天,一直使用一种神秘的酵母酿造朗姆酒。
现当代
20世纪伊始,朗姆酒便引领了现代鸡尾酒文化的发展,一款名为自由古巴的鸡尾酒问世了。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百加得公司的版本是在美西战争期间,进入古巴的美国军队士兵带来了可口可乐,一天,休息的士兵发现军官把朗姆酒和可乐混合,并加上一片柠檬饮用,于是竞相效仿,并用这种饮料为古巴解放干杯。
1920年颁布的禁酒令使美国本土的大部分烈酒受到重创,因为无酒可喝,很多美国人转而到古巴买醉,朗姆酒因此繁荣起来。
古巴大革命之后,美国对古巴实施了贸易制裁,到1962年,所有古巴商品都禁止出口到美国。这次制裁引发了一场商标争夺战。法国的保乐力加拥有古巴朗姆酒品牌哈瓦那俱乐部(Havana Club)的部分所有权,古巴大革命后,哈瓦那俱乐部被收为国有,保乐力加集团便不能使用该品牌在美国销售。
到21世纪,朗姆酒市场竞争愈发激烈。2012年,一些加勒比海国家声称要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诉,抗议美国政府对该地区两个最大的朗姆酒生产商——百加得和帝亚吉欧的财政补贴。当地的小型朗姆酒生产商担心这会使他们失去市场份额。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青睐那些独立小厂家生产的精品朗姆酒,这些酒通常能够反映特定的历史和起源,适合细品。朗姆酒巨头百加得等也不得不顺应这种形势。
成分与风味来源
代表风味
朗姆酒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风味有:海水味、纸板味、 人造水果味、蜂蜜味、焦糖色素味、红橡木味、肉桂味、香草味。 其他一些较普遍的风味有:烟熏味、香蕉味、李子干味、辛辣味、酸味、甜味、金属味。不同产区、不同工艺生产的 朗姆酒的风味不尽相同,是多种不同风味的混合。银朗姆 带有甜杏和薰衣草的香味,温和醇厚,有清甜的热带水果味,余味纯粹而干净,并合着淡淡的橡木清香。 银朗姆不管与何种软饮料搭配或者用于调制鸡尾酒,口味始终保持平和柔顺,完美和谐。而黑朗姆香味浓郁,酒香中混有杏子、梅子、香蕉等多种热带水果的香味,有持久的红橡木香味和淡淡的香草余味,口感甘醇顺滑,口味醇厚圆正。
相关成分与风味来源
参考资料
酒品酿造
原料处理
如果使用新鲜甘蔗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切碎、 压榨等处理得到蔗糖汁,经过过滤送发酵工序,在此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加水量和加水温度,防止糖汁发酵变质。如果采用糖蜜作为原料,应选择新鲜经过滤去除硫酸钙等杂质的糖蜜。为了提高酒中的芳香味,采用50%蔗糖汁搭配50%新鲜过滤后的糖蜜充分混合,摸索适宜的糖度和温度物料送发酵工序更有利于酒体质量的提高。
发酵
蔗糖汁或糖蜜稀释到一定含糖量后,加入酵母菌种进行发酵,此过程是将蔗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和乙醇的关键工序。目前国内朗姆酒生产厂家大多使用国产菌种,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国外朗姆酒相比有较大差距,如果采用进口朗姆酒专用菌种,摸索适合发酵过程中温度、酵母菌添加量和发酵时间等的工艺控制条件,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蒸馏
发酵后的发酵液必须控制蒸馏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蒸馏时间等参数,经过第1次蒸馏后得到粗 酒,第2次蒸馏得到纯酒体。为去除酒头较多的杂 醇油和酸味杂质较多的酒尾,利用单独蒸馏系统对酒头和酒尾进行第3次复蒸,以去除酒体中的醇类、 醛类等有害物质和杂质,使酒体更纯净。
储存和陈化
将蒸馏所得的纯酒体放入橡木桶中储存,在橡木桶中,由于酒与桶内壁接触,吸收橡木桶中的香 气和风味,使酒体变得更加柔和。为了获得不同口感和风味的酒体,必须对经过陈化的酒体进行不同原料、不同程度的陈化时间、加入不同辅料进行混合和调配,以达到不同口感和风味的要求。不同原料和不同程度的陈化时间均会影响酒的味道,因此利用橡木桶中加入经烧焦表面的橡木块以增加香气和风味,或在酒体中加入桂皮、生姜等辅料,以获得不同风味。同时把储存和陈化酒体放置于负离子含量高且温度、湿度适宜的山洞中,对酒体的色香味更有利。
产地
朗姆酒的产地在西半球的西印度群岛,以及美国、墨西哥、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巴西等国家。另外,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也出产朗姆酒。
参考资料
酒品分类
按风味和香气
按颜色
饮用方法
加冰饮法
给朗姆酒加冰,类似于瑞士人喝苦艾酒时加冰。一般自制的冰块不纯净,所以质地软,很快就融化了。所以要用真正的纯净水冰块、或者制冰公司的冰块,要像拳头般大小。将70度以上的烈性朗姆酒,沿着杯壁缓缓倒入加冰的酒杯,再慢慢品尝。这样不仅透凉,还能喝到朗姆酒从纯烈酒到"水割"的不同滋味。
苏打水饮法
这是一种针对清淡型朗姆酒的饮用方法,40%左右的朗姆酒适合这种饮法。将朗姆酒与苏打水按照一对二的比例混合,再挤入一点鲜柠檬汁(不加也行),朗姆酒的酒体变得柔软,有点像陈年的啤酒,柔和复杂。看球赛的时候甚至能取代啤酒。
可乐饮法
这是墨西哥流行的喝法,沿着杯壁,往有冰块的朗姆酒中轻轻倒入可乐,然后缓缓摇动杯子,倒入一点橙汁,就制造出酸甜冰凉的新饮料。之所以不将可乐直接注到冰块上,是避免碳酸汽一下子消逝了,使口感变硬。
急冻橙汁饮法
这是伏特加喝法的南美版本。将清淡型、40%酒精度的朗姆酒放进冰箱冷冻层,直到48小时以后再取出,这是朗姆酒成了冰液粘稠状,按一比一倒入鲜榨的橙汁。
冰激凌饮法
吃冰激凌的时候滴几滴(不能太多)清淡型的白朗姆酒,能给冰激凌带来一些木香味和野蜂蜜香味,吃起来滋味更丰富。
相关文化
海盗之酒
朗姆酒会成为“海盗之酒”并不令人惊异,因为当时许多海盗都经过正式海军的训练,他们同样经过航海技术与战斗技巧的习得过程,自然同时也染上喝朗姆酒的习惯。这是因为当时牙买加无力抵抗西班牙的入侵,于是统治者就找外援找上海盗,与其达成了一个交易。如果海盗愿意听命于牙买加政府,那么他们将获得正规的技术培训,以及可以在贸易港皇家港(Port Royal)无所顾忌地挥霍他们的不义之财,更有鳞次栉比的酒馆提供喝不完的朗姆酒为他们享用。在当时风纪废弛的皇家港,妓女游荡,朗姆酒满街流淌,因此皇家港被称为“地球上最邪恶之城”。“海盗王”亨利·摩根(Henry Morgan)是当时亦官亦盗的典型代表,朗姆酒是贯穿他传奇一生的一大不可或缺的元素。摩根是海盗出身,随后被查理二世封为爵士,并被派驻为牙买加的副总督。他嗜酒如命,人生鼎盛时期与朗姆酒作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也是在酒馆的豪饮中度过。
相关文艺
海盗与朗姆酒之间的羁绊是在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中得以巩固的。罗伯特·斯蒂文森(Robert Lewis Stevenson)的著作《金银岛》(Treasure Island)中有句歌词是“十五个人在棺材岛上诶,来一瓶朗姆酒,哟嚯嚯”。在大热的经典海盗荧幕作品《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Caribbean)中,德普大叔饰演的杰克·斯帕罗终日醉醺醺,走路东倒西歪,一句“我的朗姆酒都哪去了呢”令人印象深刻。毋庸置疑,要是没有了朗姆酒,该角色的个人魅力必定没有这般有味道,令人着迷。
魔鬼之杀
海盗以“加勒比海盗”为大家熟知,加勒比海盗以“黑三角贸易”(Triangle Trade)为主要活动,而朗姆酒正是“黑三角贸易”中的一个主要交易货品。纵情肆饮使海盗们对朗姆酒上瘾,朗姆酒渗入他们的血脉,激发着他们的躁动因子。朗姆酒有一个别称是“魔鬼之杀(Kill Devil)”,这是因为海盗们已无法离开朗姆酒,否则会出现幻视。此时,朗姆酒如同金子一般,成为海盗们放纵掠夺的理由。
纳尔逊之血
朗姆酒的另一别称“纳尔逊之血”(Nelson’s Blood)背后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诉说着海盗对朗姆酒的执念。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为国捐躯后,躯体被封在一个装满朗姆酒的箱中运回英国。到岸时,箱中只剩上将的身体,朗姆酒已经被运输的水手们在途中饮尽。
参考资料
朗姆酒历史上的十个经典瞬间.中国新闻网.2024-02-08
标准号:GB/T 17204-2021.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4-02-20
以海盗之名去品朗姆酒.北方网.2024-02-22
一起来薅“海盗之酒”的羊毛.中国新闻网.2024-02-22
朗姆酒怎么喝?为你介绍朗姆酒的清凉饮法.中国新闻网.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