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铁
氯化铁(英文名称:Ferric Chloride,化学式为FeCl₃,又称三氯化铁),一种无机化合物,摩尔质量为162.20g/mol,常温下纯净的氯化铁为黑棕色六方晶体,但氯化铁有着极强的吸湿性,易吸水潮解,从水中析出时常带六个结晶水,且为黄橙色单斜晶体,氯化铁溶液通常呈棕黄色,溶液的颜色会随其浓度的改变而改变。氯化铁固体无特殊气味,但吸湿性常使其呈酸性,因而存在一定刺激性酸味。25℃时纯氯化铁的密度为2.90g/cm³。氯化铁易溶于水,且易溶于具有供体性质的液体,如醇、酮、醚、腈、胺和液体二氧化硫,微溶于苯和己烷等非极性溶剂;在甘油、二硫化碳和乙酸乙酯中可形成溶胶。
氯化铁为典型的三价铁化合物,具有三价铁离子化学性质,易于发生水解反应形成氢氧化铁胶体甚至沉淀;氯化铁具有氧化性,且随着环境酸度的升高而增大,可与氧气、还原性酸或盐、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氯化铁高温时会分解产生有毒烟雾,对皮肤、眼睛及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防护规则,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氯化铁用途广泛,可用作刻蚀剂、絮凝剂和沉淀剂、催化剂及止血剂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净水行业、化工领域和医学领域中。
相关结构
氯化铁晶体
氯化铁晶体以Fe(III)为中心,每个Fe(III)和六个氯进行八面体配位,如图所示。氯化铁晶体为六方晶系并以菱形晶格的形式存在,单位菱形晶胞单元是轴长a=6.69Å.U.,轴角α=50°30′;或以六角形晶胞单元轴长a=5.92Å.U.,轴长c=17.26Å.U.。菱形单元有两个分子;六角形晶胞有六个分子。
接近300℃时,氯化铁存在一定的挥发性,其蒸汽气相主要由二聚体Fe₂Cl₆组成。在较高的温度(600℃左右)下,蒸汽以氯化铁的单体形式存在。
氯化铁水合物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常温下纯净的氯化铁有着极强的吸湿性,易吸水潮解,从水中析出时常带六个结晶水,且为黄橙色单斜晶系。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溶液颜色随其浓度的改变而改变。氯化铁固体无特殊气味,但易潮解产生盐酸常使其呈酸性,浓度为0.1mol/L的水溶液的pH值为2.0,因而存在一定刺激性酸味。25℃时纯氯化铁的密度为2.90g/cm³。氯化铁易溶于水,且易溶于具有供体性质的液体,如醇、、醚、、胺和液体二氧化硫;微溶于仅微溶于苯和己烷等非极性溶剂;在丙三醇、二硫化碳和乙酸乙酯中可形成溶胶。熔点为306℃,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315℃,193.89℃时的蒸气压为1mmHg。
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氯化铁属于铁元素的三价盐,因铁有较高的正电场,离子半径为60pm,有较大的电荷半径比,可在水溶液中快速水解。其水解产物可近似认为是Fe(OH)₃。
与水解反应类似,向氯化铁溶液中加碱可生成沉淀Fe(OH)₃。
分解反应
在真空环境下,将氯化铁固体在31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加热可发生分解,产物为氯化亚铁和氯气。
络合反应
氯化铁作为铁(III)氯化物可以与一些物质发生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矿石酸浸出法
将含有氧化铁的铁矿石用一定含量的盐酸浸出可用于制备氯化铁。反应机理可用如下方程式进行表达:
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盐酸的浓度和反应的温度来提高反应的产率。
水法工业制法
水法两步法
工艺原理
第一步:以浓盐酸和铁屑为原料,在反应槽中发生化学反应,先生成氯化亚铁中间产品。
第二部:经过一系列的除杂后向氯化亚铁贮罐中通入氯气,使氯化亚铁氧化产生氯化铁产品。
工艺流程
和实验室制法不同,工业上制备需要添加对产物的除杂步骤。
下图为水法工业制备三氯化铁的流程图:
水法一步法
工艺原理
以氯气和浸水的铁屑为原料进行反应生成三氯化铁。
工艺流程
下图为水法一步法生产三氯化铁。
火法工业制法
工艺原理
工艺流程
下图为火法生产三氯化铁的工艺流程。
应用领域
电子工业
氯化铁作为蚀刻剂刻蚀印刷电路板。很早之前,氯化铁常常用作蚀刻剂用于照片雕刻。因此在当印刷电路工业开始快速发展时,氯化铁很快就被广泛用作刻蚀剂应用于刻蚀印刷电路板。氯化铁具有较好的刻蚀能力,尤其是铜。因其溶解速度快、使用性强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使它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印刷电路板刻蚀剂。
净水行业
氯化铁稀溶液可用作絮凝剂和沉淀剂用于水资源处理。同时也可应用于废水处理、土壤处理、饮用水絮凝、磷酸盐去除、重金属去除等净化除杂方面。
氯化铁水解后可产生带正电荷的水合离子及多核离子络合物,可吸附带负电荷的胶质离子,且其形成的矾花密度和强度较大,因而净水效果较好。
氯化铁净水剂价格低廉,以氯化铁作为净水剂处理净化海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市政污水、工业废水等时,其净水效果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可以在较苛刻的水温和pH条件下正常使用。
在处理工业废水时,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硫化物还可以依靠形成的氢氧化铁胶体矾花吸附废水中难降解的油类和聚合物杂质。
化工领域
氯化铁在化工领域可进行有机合成中催化剂,如催化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化反应、偶联反应、环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多组分反应以及重排和异构化反应等。
如研究发现CH₂Cl₂中的无水氯化铁很容易将β-吡喃糖苷端基异构化为相应的α-端基异构体,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产率和选择性。在室温下,通过在CH₂Cl₂中用无水氯化铁处理,烷基β-吡喃糖很容易异头化为它们的α-异头物。
可通过固定化三氯化铁、与其它活性物质结合形成复合催化体系,与其它金属催化剂协同催化和微波辐射等方式来提高三氯化铁对有机合成的催化效率。
医药领域
氯化铁在医学上常用作止血剂。利用氯化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可以止血。氯化铁能使血液和组织蛋白沉淀,能封闭破裂的毛细血管达到止血的作用。
安全事宜
危险性
GHS分类:
H302:吞咽有害[警告急性毒性,口服]
H314: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危险皮肤腐蚀/刺激]
H315:引起皮肤刺激[警告皮肤腐蚀/刺激]
H318:造成严重眼睛损伤[危险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
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影响长期[对水生环境有害,长期危害]
毒性
LD50(半数致死量)小鼠口服:450mg/kg
LD50(半数致死量)小鼠静脉注射:49mg/kg
LD50(半数致死量)大鼠摄入:0.5-5g/kg
LD50(半数致死量)大鼠口服:28mg/kg
储存方式
氯化铁必须存放在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库房。同时,存放处需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源和热源、可燃材料及会发生反应的材料——包括其他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粉末、任何腐蚀性材料和有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