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时期,随着门阀士族对道教信仰的增加,出现了所谓的道教世家,如南方的琅邪王氏、兰陵萧氏、高平郗氏以及北方的清河崔氏、京兆韦氏等。此时,南北都有人假托道士李弘起事,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南北朝。北魏时期,一些汉族人士在少数民族统治下宣扬老君治世,带有强烈的民族情绪,他们希望恢复汉族的统治。此外,还有人期待救世主太上老君降临,让人们摆脱苦难的命运。
由来
为了迎合统治者治理天下和平定社会的需求,一些士大夫开始按照自己的构想改造道教,其中代表人物就是东晋时期的葛洪。葛洪出生于道教世家,他的叔祖葛玄曾跟随著名术士左慈学道,后被尊称为葛仙公。葛洪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套神仙理论,完成了神仙道教的理论建构工作。由于政治上的不得志,葛洪转向修身养性,将道教作为自己最佳的精神寄托。
著作
葛洪的主要著作是《抱朴子内篇》,其中内部论述养生求仙之道,外部则阐述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魏晋玄学家儒道互补的特点。当时门阀士族迫切解决生命问题,幻想长生不死,葛洪的回答解决了这些问题。他的理论坚定了帝王将相和士大夫们对道教神仙长生说的信仰,历代都有人服用金丹。葛洪的理论丰富了道教较为贫乏的宗教教义,开创了南方道教注重教理研究的风气。更重要的是,葛洪将道教神仙学体系与儒家纲常名教紧密结合,强调修仙必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从而将道教改造成为符合统治者要求的宗教。
发展
两晋时代是道教逐步走向上层化的时代,也是道教为士族上层所逐渐认识并加以改造接受的时代,由此引起了道教本身的分化。这种情况一直延伸至南北朝。
参考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崛起中的东晋道教.个人图书馆.2024-10-28
东晋时期道教的变革与发展.百家号.2024-10-28
东晋道教与书法艺术的关系:受士族传教影响,成为道教的文字信仰.百家号.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