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五公里处,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和月牙泉以“沙泉共处、沙水共生”独特方式著称于世,千百年来,二者形成了浩瀚沙海中的奇妙景观,月牙泉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在汉朝代就是旅游圣地。1988年7月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纳入政府管理和保护,1989年2月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是敦煌的典型标志之一。在2015年被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属于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地理位置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市南五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边缘。鸣沙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止睡佛山下的党河水库,其12.79平方千米核心景区在鸣沙山北麓。月牙泉位于鸣沙山的北麓。

气候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西北内陆的敦煌盆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为典型极干旱区。降水极少,根据1938-1990 年52年的降水统计资料,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9.1mm,蒸发量高达2487.7mm。全年多风,区域内大风和沙暴频繁,常年多东风和西北风,4-9月份以东风为主,10月至次年3月份西北风频繁,全年8级以上大风平均出现15-20次,最高达11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形成原因

鸣沙山

鸣沙山的形成原因复杂,是大自然从多个角度打磨的结果。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小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是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和风力的作用形成的,使之成为敦煌市地标景点。

鸣沙山位于敦煌县城西南,相距很近。但县城主风为西风,次主风为东风。而鸣沙山地区的风却变为西偏南风和东偏南风,并且出现了南风,通过观测,三股风的出现频率也有所不同。敦煌南北多山,山势南高北低,东西狭长形成风的通道。境内有党河疏勒河汇入,构成海拔为1000m的内陆盆地,大量原始沉积沙形成了鸣沙山的沙源。三危山和黑石峰山是月牙泉四周高耸的沙山,使月牙泉形成环形山洼。不同方向的风通过狭长的通道,把沙源地的沙子吹来,沙子被风卷来之后,在泉区受环形山阻挡旋转上升,从而把大量流沙带上山顶,或抛向山峰的另一侧。沙粒不断沉积,长年累月,就形成了鸣沙山。

月牙泉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月牙泉“绵历千古,沙不填之”的神奇。

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成因有多种解释,经地质专家实地勘察研究,认为月牙泉是第四纪以来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机理是月牙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一种自然产物。月牙泉处于敦煌地区党河洪积扇和西水沟洪积扇两个扇间洼地的中心地带,通过党河补给的地下水径流为其提供水源。因地下水位抬升,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区域,地下水位溢出地表,是月牙泉形成的关键因素。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潜流的补给弥补了蒸发的损失,千百年来月牙泉不干枯。

历史沿革

鸣沙山

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为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

1990年端午节(5月28日),敦煌民俗学会发起与敦煌市体育委员会及敦煌教育委员会共同举办鸣沙山滑沙运动会。

月牙泉

月牙泉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

在汉朝代就是旅游圣地,因“月泉晓澈”而闻名天下,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

唐朝时月牙泉水更深中,湖面更广,当时水面上有游船,泉边还建了寺庙,现在寺庙不见踪迹。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党河水库修建和党河灌区灌溉面积增加的影响,月牙泉环境逐渐恶化,水位下降。1987年到1997年的十年间,月牙泉水域面积由9000平方米减少至5667平方米,最大水深由4.2米下降到2米。特别是1999年,水位下降使湖底露出水面。

2023年10月20日起,因进入旅游平季,游客量减少,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东门将暂停接待游客。

主要景点

整个景区规划面积212.86平方千米,风景名胜区面积76.82平方千米,核心区域面积12.79平方千米。

鸣沙山 

鸣沙山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被称为五色沙。从鸣沙山山脚往上看,山体像一座座古埃及金字塔,金碧辉煌、巍峨壮观。沙峰起伏,远看连绵起伏,如蛇龙豌蜓。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

人们从沙山山滑落,沙子便会发出轰轰响声,这也是鸣沙山名称的由来。据史书记载,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像丝竹管弦演奏的声音,因而鸣沙山也被人称为“沙岭晴鸣”。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敦煌市古称沙州,即得名于此。鸣沙山和月牙泉共处、沙水共生,这种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以东是三危山,以南是黑石峰山,以西为戈壁库姆塔格沙漠。虽名称为“山”,却是黄沙堆积成的丘。

月牙泉

位于核心景区内,四面包围着流沙。宛如环抱在鸣沙山一轮新月,月牙泉得名于此。是河西区寿命最长的沙山间小湖。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 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泉水域面积和深度随敦煌市生态变化而变化,2022年水域面积是8200 平方米,东西长242米, 南北最宽处可达50米,平均水深在1.5米左右,最深处可达2.2米。月牙泉水质甘洌,内产有珍稀的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当地百姓有七星草、铁背鱼、五色沙子“三件宝”的说法。

月牙泉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赏月地之一,山顶巨大的圆月倒映在月牙形的清泉中,天水市共一色。每年中秋节都有大量游客和敦煌市民当中秋夜晚登山赏月,共度中秋佳节。

民俗博物馆

始建于1988年,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外观为传统古堡式,堡内房舍建筑也采用敦煌民居建筑中最常见的四合院式。堡内共有房舍126间,分前院、后院、偏院三个部分。馆内汇集了敦煌民间建筑、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布局沿袭了敦煌民间传统宅院的风格,陈设有反映敦煌近代民间生产、生活、宗教、文化等内容的大量展品,是集中展示近代敦煌市民俗文化的基地。

夫妻柳

夫裁植于1971年,是同根系长出的两株生长在一起的旱柳,被称为“夫妻柳”,成为游人驻足留恋的大漠一景。1997年,一场沙尘暴袭击了“夫妻柳”,“夫妻柳”从根部折断。后在工作人员的精心打理下,重现枝繁叶茂。

药王庙遗址

山药王庙确切说叫做药王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的。从出土的木制的功德碑确认,清朝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1818年)建造的药王洞,专为纪念孙思邈。前往鸣沙山山脚途中,左侧有条分叉小路,不远有一处“药王庙遗址”,现存看到的只有几处断壁残垣。主殿为砖砌洞窟建筑,宽为3米,长6.2米。窟前为西结构庑廊,已经全部塌毁,残存的多已腐朽,洞内的泥塑也不复存在。洞北壁背光为“红王诊龙治虎”的悬雕,东壁为山水花鸟悬雕,因无法保证悬雕在现有环境下的保存,已经将遗址回填。

传说

原来敦煌这里没有鸣沙山和月牙泉,只有一座雷音寺。

有一年农历四月十八浴佛节这天,人们正在雷音寺烧香拜佛。当佛事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这时来了一位外道,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

外道挥剑作法,瞬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

只有寺庙门前那碗水安然无差,还放在原地,外道又使法术往碗内填沙,但是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碗里的水仍然还在。外道离去后,这碗水半边倾斜形成一弯清泉。

沙山便是现在的鸣沙山,一弯清泉便是现在的月牙泉。

游乐项目

游览鸣沙山-月牙泉,除了登沙山赏月牙泉,还有众多的自选项目。

常年开设的项目有大漠乘驼、滑沙、自驾沙滩摩托车、自驾沙漠越野车、乘坐直升机、滑翔机空中游览服务等项目。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89年2月,敦煌市政府将鸣沙山月牙泉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1994年,被国务院评定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月14日,”鸣沙山月牙泉文史研究会”成立,11月,发现“药王洞”遗址;

2021年,景区按照《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开始修建东门、西门。项目总投资约5.4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景区东门、西门游客中心、卫生间等服务设施,配套绿地、广场、停车场以及排水、电气、取暖、消防等附属设施。

2022年7月31日晚,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东出入口游客中心启用。

2022年8月1日,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东门开通试运营

2022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开工。

保护

1988年7月,敦煌市政府成立“敦煌市月牙泉风景管理所”,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纳入政府管理和保护。

1999年月牙泉水位下降使湖底露出水面。2000年开始,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

2004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减为8亩,水深变为1m左右。2008年3月完工并投入运行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即在月牙泉西山后兴建的A场,从西南方向向下游的月牙泉渗水,同时在月牙泉东北侧建成C场负责拦阻渗流而下的地下水。

2011 年国务院批准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采取一系列措施,致使月牙泉水深达到 2.0m 以上,满足自然生态景观要求,平均水深1.7米。

2013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定界”以减少人为破坏,在月牙泉周围设置了围栏,禁止游客在核心景区周边攀爬,并在鸣沙山东坡设置了专门攀爬区。

景区荣誉

1991年11月,列为甘肃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荣誉称号。

200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3年,完成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和ISO9001管理质量认证;

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鸣沙山荣获“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称号。

2012年3月,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4月荣获”中国最佳自然景观旅游目的地”称号;12月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荣获“中国最美赏月地”称号。

2015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先后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和原环境保护部认定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020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100强榜单。

2021年11月25日,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入选2021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2022年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荣获2022甘肃文旅打造100个美好目的地。

2023年5月8日,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

举办活动

2025年5月1日,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万人星空演唱会举行“国际劳动节”专场演出。

文献记载

月牙泉

东汉时期的辛氏《三秦记》: “河西有沙角山…又山之 阳有一泉,云是沙井,绵历千古,沙不填之。”

月牙泉和鸣沙山在《敦煌县志》中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称之为沙岭晴鸣。另一种为和声于人。当游人登山下滑时山体也随即发出嗡嗡隆隆的鸣声,或如天籁之音,轰然作响,或如地府管弦,筝然有声。

《敦煌遗书·寿昌县地境》“寿昌海,源出寿昌, 县南十里,方圆一里,深浅不测,即渥洼水也,暴利长得天马之所”

《重修敦煌县志》所载“月牙泉”名称, 发现修者加写了如下按语:“渥洼泉形式逼肖月牙,音亦类似,故转呼为月牙也。”

民国时期,水梓《渥洼池》诗云:“异境久闻渥洼泉,轻车快马互争先。月牙千古一湾水,妙造鸣沙出自然。”

民国时期,周炳南《月牙 泉歌》诗中写道:“闻说天马出此泉,自贡市汉皇去不旋。泉耶池耶皆渥洼,何须口辩如河悬。”

民国时期,罗家伦 《月牙泉纪游》诗云:“新月澄池水,龙媒产渥洼。”

鸣沙山

最早在东汉辛氏《三秦记》中有“河西有沙角山,峰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乾……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声,震动人足”的记载。

魏晋西河旧事》中记载:“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

唐朝由于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文字记载已经大量出现。

沙州图经》中说,“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

《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墓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

五代十国的《敦煌录》记载:“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

清《重修肃州新志》中的《沙州卫志・景致》条中也云:“鸣沙山,虽天晴不风而沙常鸣,其声彻远,盖异迹也。”

民国《重修敦煌县志》卷九《沙山岭晴鸣》注引说:“鸣沙山,天气晴明,有丝竹管弦之音,如作乐然。至若雷鼓声,见寻常事。”

相关事件

2025年5月,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计划在国际劳动节期间举办“万人星空演唱会”,歌手周深会在5月4日晚亮相。由于甘肃敦煌突遇沙尘天气。5月3日晚,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宣布因大风沙尘天气,原定于3日晚8:30的万人星空演唱会临时取消,并发布闭园通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暂停开放。3日晚,周深就敦煌市突遇沙尘暴天气发文提醒粉丝注意安全。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没有接到4日晚演唱会的停演通知。

参考资料

“自驾”甘肃新年开启,给每一个热爱远方的你.今日头条.2023-12-14

..2022-12-14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甘肃省人民政府.2022-12-14

月泉晓澈 游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今日头条.2022-12-15

大事记_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官方网站.2022-12-14

..2022-12-14

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认定为“2021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2-12-14

..2022-12-14

月泉晓澈_景点介绍.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2023-01-17

..2022-12-14

敦煌,第10086次火出圈了.今日头条.2025-04-13

..2022-12-26

..2022-12-26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甘肃省人民政府.2023-12-19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2-12-14

..2023-01-07

..2022-12-15

关于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东门暂停接待游客的公告.腾讯网.2023-12-14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定界”以减少人为破坏-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2-12-14

女沙艺人痴迷鸣沙山五色沙 写真沙画传播敦煌故事.今日头条.2022-12-15

敦煌美文丨沙与水和谐为伴.今日头条.2022-12-15

大漠敦煌:鸣沙山下悄然兴起沙疗热.今日头条.2022-12-15

鸣沙山_景点介绍_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鸣沙山月牙泉官网.2022-12-26

雪落敦煌月牙泉.今日头条.2022-12-15

..2022-12-14

神奇的爱情圣地——鸣沙山月牙泉.澎湃.2023-01-26

敦煌月牙泉夜色醉游人.今日头条.2022-12-15

民俗博物馆_景点介绍.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2023-01-07

夫妻柳(旱柳)_景点介绍.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2023-01-07

药王庙遗址_景点介绍.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2023-01-07

大漠乘驼_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鸣沙山月牙泉.2022-12-26

滑沙_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鸣沙山月牙泉.2022-12-26

沙漠摩托车_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鸣沙山月牙泉.2022-12-26

沙漠越野车_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鸣沙山月牙泉.2022-12-26

直升机_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鸣沙山月牙泉.2022-12-26

滑翔机_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 AAAAA 景区官方网站.鸣沙山月牙泉.2022-12-26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东门开通试运营.敦煌市人民政府.2023-01-07

敦煌要闻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东出入口游客中心启用.敦煌市人民政府.2023-01-07

公共文化信息.敦煌市人民政府.2023-01-07

..2023-01-26

敦煌生态保卫战 多种方式补水拯救月牙泉.央广网.2023-01-26

公共文化信息.敦煌市人民政府.2023-01-07

基层动态.敦煌市人民政府.2023-01-07

敦煌市6处景区入选“甘肃文旅100个美好目的地”.敦煌人民政府网.2023-01-07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 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23-12-15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万人星空演唱会举行“五一”专场演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万人星空演唱会举行“五一”专场演出.2025-05-02

..2022-12-14

..2022-12-14

晁华山 | 细说《国家宝藏》中的铜奔马——此马究竟是不是在“踏燕而飞.文汇客户端.2022-12-15

万人星空演唱会因大风沙尘临时取消!歌手周深紧急发文→.南方网.2025-05-03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