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圆梦巨人

圆梦巨人

电影《圆梦巨人》(英语:The BFG)是2016年7月1日上映的一部美国奇幻冒险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执导,迪士尼公司出品,鲁比·巴恩希尔(Ruby Barnhill)、马克·里朗斯(Mark Rylance)等人出演。影片改编自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小说《好心眼儿巨人》(英语:The BFG),讲述了在充满魔法和想象力的世界中,一位小女孩苏菲(鲁比·巴恩希尔 饰)遇到了一位神秘且友好的巨人(马克·里朗斯 饰)后,开始的一场神秘的冒险之旅。

《圆梦巨人》影片于2016年5月14日在法国戛纳电影节首映,2016年7月1日在美国上映。在2017年获得第44届安妮奖最佳真人电影动画特效提名。截止2022年11月17日,全球累积票房195,243,411美元。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英国一小镇的孤儿院中,小女孩苏菲(鲁比·巴恩希尔 饰)在夜晚看见一个巨大的黑影,好心眼儿巨人(马克·里朗斯 饰)意识到自己被女孩发现,于是径直上前掳走了她。好心眼儿聪明且善于伪装,他带着女孩灵活的穿梭在街道上,一路跑到郊外穿过树林,跨过山和大海,回到自己居住的洞穴中。

洞穴中有各种物品和工具,好心眼儿将女孩挂到树杈上告诉苏菲这里是巨人国,这里还有会吃人的巨人,苏菲请求巨人不要吃她,巨人说自己是巨人国里最矮小症的,并且是素食主义者,平时只吃一种食物叫“大鼻子瓜”,抓苏菲回来也只是害怕巨人的事情被透漏出去会给巨人国带来灾难,苏菲保证自己不会透漏消息并请求好心眼儿巨人放她回去,但被好心眼儿拒绝。

晚上好心眼儿来到自己的工作室,这里摆放着许多玻璃瓶子,瓶子里装着的全是人类的梦境。早晨,苏菲看见好心眼儿正在喝一瓶气泡向下走的绿色饮料,好心眼儿说人类喝的饮料气泡向上会打嗝,这个饮料气泡向下就会放屁,结果屁声引来了吃人肉块巨人(杰梅·克莱门特 饰),他闻到了人类的气味,在屋子里四处寻找,苏菲凭借智慧躲过一劫,好心眼儿跟她讲述了捕梦的事情,二人一同前往“梦工厂”。这是所有梦开始的地方,好心眼儿用捕梦网将梦境收集起来后,用喇叭可以向孩子们吹入美梦,好心眼儿察觉到有危险要将苏菲送回孤儿院但苏菲不愿离开,二人便回到巨人国商量对策。很快吃人肉块巨人一伙人闯进洞穴中寻找苏菲,好心眼儿把他们赶了出去。

苏菲建议好心眼儿带着自己去找女王(佩内洛普·威尔顿 饰),给女王吹了一个噩梦,女王从梦中惊醒,以为只是噩梦,发现报纸上孤儿院真的有儿童离奇失踪,抬头看见梦里的小女孩和巨人都出现了,女王就相信了有专门吃小孩的巨人。女王热情的招待了好心眼儿,好心眼儿也告诉女王巨人国的位置,在行动前好心眼儿给其他巨人制作了噩梦,吃人肉块巨人在瓶子打碎前醒了过来,抓住了好心眼儿,这时女王的飞机及时出现控制住了巨人们,并将他们丢弃在孤岛上,只给他们食物的种子让他们反思自己不再吃人。故事的最后,苏菲被女王的助理收养生活在宫殿里,每天都伴着美梦醒来,而好心眼儿已经不见了,但她并没有难过,她带着所有跟好心眼儿的美好记忆,勇敢快乐的生活下去。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直想执导这部电影,当他第一次读到原著小说时说道:“认为罗尔德·达尔能够赋予孩子们权力是一种天赋。他非常勇敢地引入了黑暗与光明的结合,这是迪士尼+在他们早期的许多作品中的原始签名,例如《小飞象》(1941),《幻想曲》(1940),《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和《灰姑娘》(1950),在影片里能够体现恐怖氛围的同时也有救赎和教训,对故事里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难能可贵的经验,所以达尔所做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也是吸引我想执导达尔这本书的原因之一。”

2009年,梦工厂影业与迪士尼公司进行了一项有关30部电影的长期谈判,电影通过试金石影片发行。原本《圆梦巨人》也算在其中,但因迪士尼公司相中了它合家欢的品质,以联合制片人和联合股东的身份加入制作,因此发行方换成了迪士尼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原故事的魔力和感人的吸引力。梦工厂影业不想要与更知名的梦工厂动画混淆,这两家公司以前是姊妹公司,直到2004年分离,两家公司同时保留共享名称和徽标的权利。因此,为了避免观众混淆,梦工厂的名称和徽标没有出现在发行印刷品和广告上,取而代之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安培林娱乐

选角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圆梦巨人》中,最开始选定的主角是吉恩·赫勒(Gene Wilder),因为他在《威利·旺卡与巧克力工厂》(1971)中有着出色的表演,但是被怀尔德拒绝了。在《圆梦巨人》这部电影上映一个月后怀尔德于2016年8月26日去世。

据斯皮尔伯格透露,在拍摄上一部影片《间谍之桥》的第一天,他就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心目中的“BFG吹梦巨人”,那就是在那部美苏冷战片中扮演苏联间谍的马克·里朗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评价里朗斯,“他是最伟大的舞台剧演员之一,而且不仅仅是镜头里,镜头之外的马克真正打动了我。我知道没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拍摄

在这部电影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使用了协同工作摄像机,这是编剧、制片人兼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为《阿凡达》(Avatar)(2009年)创作的一个创意。Simulcam是将真实世界的演员和布景与计算机生成的演员和布景相结合的过程。韦塔数字公司的乔·莱特里解释说:“借助Simulcam,我们可以预先录制表演,然后通过摄像机监视器进行回放,这样摄像机操作员就可以在拍摄实景时实时看到虚拟表演。通过将两者结合起来,他们能够根据虚拟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做出决定,并制定甚至暗示行动。”这个新的过程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有机会拍摄穿着表演捕捉服的男女演员与人类角色在同一个片场的表演,对斯皮尔伯格来说,鲁比·巴恩希尔和马克·里朗斯间的互动尤为重要。

布景

资深制作设计师里克·卡特(Rick Carter)认为布景是这部作品的核心挑战,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亲密的空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可以与演员合作,演员可以相互联系,这样技术就不会阻碍史蒂文的方向,也不会从表演中带走任何真实性。”因此,卡特和他的联合制作设计师罗布·斯特龙伯格(Rob Stromberg)竭尽全力为三个不同大小的生物设计三个不同的世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重复了三次布景。为50英尺高的巨人和24英尺高的好心眼儿巨人准备了一套布景,还有一套超大的布景,里面有超大的道具让苏菲看起来很小。幸运的是,马克·里朗斯和鲁比·巴恩希尔对故事和自己都充满信心。卡特还说道:“在马克和鲁比将影片出色的演绎下,让这个充满技术的环境消失了,他们便可以献出彼此最真实的表演。”

配乐

电影配乐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继续选择了从1974年便开始共事的伙伴——五次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获得者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斯皮尔伯格将这个童话故事讲给约翰听,也把剪辑过的影片给他看,8周以后,约翰便用自己的音乐来讲述了这个故事,“混音工程让人清晰听见虫鸣或是风吹,宛如生命在流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中,配乐由约翰·威廉姆斯作曲,在过去42年里,只有斯皮尔伯格的上一部作品《间谍之桥》(2015)并非由威廉姆斯配乐。

影片特色

主题

儿童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最钟爱的对象,“童话梦”是他电影中的经典主题,因此他被称为“儿童电影大师”。在他的电影中儿童往往成为关键角色,《圆梦巨人》中苏菲并没有因为对巨人的恐惧而选择逃离,她反而和好心眼儿巨人一起赶走了吃人肉块巨人,这种以弱胜强的情结实际上是导演浪漫主义的释放。结尾处女王没有将吃人肉块巨人一伙处死,而是将他们放逐到孤岛上,用一个温暖有爱的童话式结局来收尾,营造了一个彻底的童话世界,尽管故事中有善恶之分,但是弱化了恶的存在,着重刻画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歌颂着信任、责任感、友爱这些美好的品德。

《圆梦巨人》是献给所有成年人的一个童话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无论多么的愚蠢,它都有被实现的意义。保持纯真就能战胜所有的规则和体制,保留初心就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童话般的结尾唤醒观影者藏在心中的美好,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它挖掘了出来,献给所有的成年人。

形象塑造

巨人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他们身材巨大、性情暴烈、力大无穷,在传统形象中巨人几乎是人类的天敌。在《圆梦巨人》中好心眼儿巨人和吃人肉块巨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构建,好心眼儿巨人身高只有24英尺,是其他巨人身高的一半,他会穿着破旧的衣服和怪异的凉鞋,他会读书识字,虽然偶尔会有错误,但并不影响他的勤奋,最重要的是他不会与人为敌,他温柔善良的收集着每一个美梦,散播给孩子们。在人类的眼中,他是个庞然大物,在吃人肉块巨人眼中,他又是一个小小不起眼的东西,好心眼儿巨人的中立身份能够很好地揭示出很多以人类为中心的问题。当苏菲为人类的杀戮行为辩护道:“我还是认为,那些该死的巨人每天晚上去吃人是卑劣的,人又没有伤害他们。”好心眼儿巨人则答道:“那正是小猪每天说的话,小猪说:‘我又没有伤害人,人为什么要吃我?”,因为在他眼中巨人吃人和人吃猪肉是一个道理。

好心眼儿巨人拥有异于常人的听力和嗅觉,但却常常陷入不自信的状态,在听到别人夸奖时又会非常开心,他性格乐观单纯,没有其他的欲望和杂念,就像一个可以满足人们任何愿望、单纯无害的圆梦天使。好心眼儿巨人的角色是导演和编剧共同完成的一个极具特点的童话故事形象。

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 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一般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圆梦巨人》中语用预设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点是说话人或当事人对语境所做的设想。电影中苏菲劝说好心眼儿希望他可以反抗,不要再被吃人肉块巨人欺负,但好心眼儿却说他捕梦再去吹梦是为了帮同伴们赎罪,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善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幸福的生活,让巨人国和人类和平相处。第二点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电影中好心眼儿把捕梦的秘密告诉了苏菲,这使得两人的友谊更进一步加深,也增加了影片中的神秘感。第三点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表现在说话人会预设他认为对方也拥有的知识。电影中苏菲想到了好心眼儿曾经给她说过自己能听懂任何实物的声音,就相信好心眼儿也能听到她的心声。总之,影片中合理利用语用预设,提高了人物的对白的质量,使想要传达的信息变得言简意。

荣誉奖项

获奖信息来源

作品影响

票房

《圆梦巨人》于2016年5月14日法国戛纳电影节首映,随后于2016年6月30日在澳大利亚上映,并陆续在全球推出放映,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等。《圆梦巨人》全球票房共计195,243,411美元,(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22年11月17日)。

网站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22年11月17日)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讲故事的方法上,《圆梦巨人》都有成熟的好莱坞套路“保驾护航”。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不贪图出奇,叙事上采用最为简单易懂的线性模式,拍摄手法上使用目前已经广为运用的成熟3D技术,让青少年观众在流畅的剧情、诙谐的气氛和梦幻的视效中获得了轻松愉悦的观赏体验。影片在苏菲和BFG两人捕捉好梦时绚烂如梦般的视觉呈现可圈可点,用女王设宴款待BFG的设定来展现古板严谨的皇室与自由淳朴的巨人天性的碰撞,也不失趣味。——《人民网》

不管故事如何荒诞出格,这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出色改编作品,让所有年龄段的观众理解了这段电影史上最不可能的友谊,从而产生了一种家庭经典,马克·里朗斯也以他最大的心意赢得了认可。——《Varirty》

负面评价

该部电影表现了导演一种更加沉思、甚至哲学的倾向,对推进电影的兴趣越来越少,而更多地反思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梦想,与使它们成真的能力。这大概即影片的主题,但不幸的是,太过明确和专注于此之后,那基本上也是它的全部了——《好莱坞时报》

该部电影吸引人和喜爱之处在于片中的好心眼儿巨人,考虑到原著本身带有的吸引力和受青睐程度,电影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作品中不太具备开创性和勇气,导演在自己熟练的范围并未有何提高。——《国际银幕》

参考资料

圆梦巨人.iqiyi.2022-12-08

..2022-12-08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豆瓣.2022-12-08

The BFG.迪士尼.2022-12-08

罗尔德·达尔.豆瓣.2022-12-08

圆梦巨人.豆瓣.2022-12-08

获奖记录.圆梦巨人.时光网.2022-12-08

..2022-12-08

幕后花絮.圆梦巨人.时光网.2022-12-08

“好心眼巨人”给你吹一个不忘怀的梦.新京报.2022-12-08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2023-03-17

获奖记录.圆梦巨人.豆瓣.2022-12-08

圆梦巨人.猫眼电影.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这个梦“成人不宜” 评电影《圆梦巨人》.搜狐娱乐.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