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
电影《鹰眼》是2008年的美德合拍动作惊悚片,由D·卡卢索(D.J. Caruso)执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制片,希亚·拉博夫(Shia LaBeouf)、米歇尔·莫纳汉(Michelle Monaghan)和比利·松顿(Billy Bob Thornton)担任主演。该电影于2008年9月26日在美国上映,2008年10月9日在德国上映。
《鹰眼》讲述了一对陌生男女受到神秘来电的威胁,两人一同揭露阴谋保护国家安全的故事。电影剧情借鉴了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麻烦》(英文名:All the Trouble of the World)。
该电影获得第18届MTV电影奖最佳男演员提名与第11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动作冒险电影男演员提名。全球票房收入1.79亿美元。
影片剧情
因美国总统下达了一个错误指令,美国境内多处遭遇报复性恐怖袭击,这引起了人工智能计算机ARIIA的警觉。ARIIA隶属美国国防部,有监视全国电子系统的权限。它判断总统犯下的错误对美国公众利益有所威胁,便决定开展消灭总统及其内阁的“断头台行动”。
杰瑞·肖(希亚·拉博夫饰)是一名远离家人独自生活的不得志青年。一日,杰瑞收到了自己天才双胞胎兄弟伊森死于车祸的噩耗,他前往美国参加葬礼。返程途中,杰瑞接到了一个ARIIA以女性声音(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配音)打来的电话,命令他逃跑。不知对方身份的杰瑞没有服从,他立刻在ARIIA的栽赃下被FBI逮捕,提审杰瑞的是探员托马斯·摩根(比利·松顿饰)。调查伊森死因的探员佐伊·佩雷斯(罗莎里奥·道森饰)想要提审杰瑞,趁佩雷斯与摩根沟通时,ARIIA通过网络系统帮助杰瑞逃出审查室,瑞秋·霍洛曼(米歇尔·莫纳汉)接走了杰瑞。
瑞秋·霍洛曼是一名单身母亲,她的儿子萨姆是一名小号手。她刚送萨姆前往肯尼迪中心参加为总统表演的独奏会,便接到了ARIIA的来电,它以萨姆的生命要挟瑞秋完成它指派的任务。ARIIA用相似的手段同时操控着很多人,以完成“断头台行动”:它命令珠宝商将威力强大的晶体炸药制作成项链,并将引爆器安置在萨姆的小号中。一旦萨姆吹出特定旋律,项链就会炸毁肯尼迪中心,杀死总统。
在杰瑞与瑞秋暂时逃离FBI的追踪后,ARIIA告知了二人自己是国防部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并以国防安全为借口强制招募二人协助它。探员摩根一直在追捕逃走的杰瑞,在追捕中他意识到任何可以联网的设备都被控制并阻止自己逮捕杰瑞。杰瑞与瑞秋·格林在ARIIA的引导下乘机逃脱了摩根的追捕。
佩雷斯通过调查得知,伊森生前在国防部从事监管ARIIA的工作,在发现了ARIIA的“断头台计划”后伊森用生物识别技术锁定了ARIIA,ARIIA需要扫描伊森的双胞胎杰瑞才可继续执行“断头台计划”。ARIIA试图杀死发现秘密的佩雷斯,佩雷斯与同事合力摧毁了ARIIA的主机,但ARIIA进行了信息转移,继续工作。
受ARIIA蒙骗的杰瑞和瑞秋被带到五角大楼。在ARIIA利用杰瑞解除了“断头台计划”的生物锁后,它向杰瑞承认是它策划了伊森的死亡,并告诉了杰瑞和瑞秋他们正在执行自己的“断头台计划”。杰瑞感到后悔且痛苦,ARIIA在此时逼迫瑞秋·格林枪杀杰瑞。在瑞秋犹豫时摩根闯入救下杰瑞,瑞秋被ARIIA安排离开。佩雷斯提醒摩根探员杰瑞是被ARIIA陷害的,摩根开始帮助杰瑞前往美国国会大厦以阻止“断头台计划”,途中摩根受伤身亡。瑞秋被ARIIA指引戴上炸弹项链前往肯尼迪中心,在总统附近听萨姆的演奏。瑞秋试图违背ARIIA命令去寻找萨姆,但被保安阻止。杰瑞假扮警卫进入会场,为阻止计划,他向空中开了几枪。演出立即停止,杰瑞被击倒。ARIIA的“断头台计划”以失败告终。
在ARIIA造成混乱后的一次委员会听证会上,国防部长敦促手下不要再建造类似ARIIA的超级计算机。伊森被追授荣誉勋章,摩根特工被追授嘉奖勋章,被救回的杰瑞则被授予国会金质奖章。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前期制作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阅读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麻烦》后获得灵感,编剧丹·麦克德莫特根据他的想法写出了《鹰眼》的原始剧本。约翰·格伦、特拉维斯·赖特和希拉里·塞茨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电影剧本。
由于当时斯皮尔伯格忙于拍摄《夺宝奇兵4》(英文名: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曾经与斯皮尔伯格有过合作的D·卡卢索代替斯皮尔伯格执导了《鹰眼》,斯皮尔伯格担任制作人。曾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卡卢索多次合作的希亚·拉博夫担任《鹰眼》的主角。
鉴于主题涉及人工智能,剧组聘请了多位技术顾问负责超级计算机处理方面的问题。联邦调查局协助剧组了解了网络恐怖分子的相关信息。
拍摄花絮
导演D·J·卡卢索欲将电影打造成1970年代的感觉。因此在电影中“传送带追逐”场景中,导演没有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而由演员本人演出。米歇尔·莫纳汉在这一场景的拍摄中被电缆划伤,D·卡卢索的颅骨撞在螺栓上,一名摄影师也在拍摄途中受伤严重。
在拍摄中,绝大部分的动作镜头都由希亚·拉博夫与米歇尔·莫纳汉本人出演。
主题与亮点
“反思科技”主题
《鹰眼》的制片人之一艾里克斯·库兹曼提到,该电影的制作主旨是希望唤醒人们对技术的反思:“如果所有可以让你的生活更轻松的技术都可以被其他人操纵,那么你也可以被改变为你最不想成为的人。”
《鹰眼》以反恐时代国家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犯为主题,呼吁观众反思个人信息“透明化”与“隐密化”间的矛盾在如今仍无法根除。电影中,美国国防部设计出超级计算机ARIIA的初衷是借助其对世界各地影像信息的采集与分析,预测可能遇到的威胁,以此保护国民安全。这种看似用以“解决安全隐患”的手段,在电影中受到了从隐私、权益、情感、伦理等角度的质疑:本是保护国民安全工具的人工智能电脑对步入数字化时代的人类实时监控,并试图控制国家政权。导演D·卡卢索对ARIIA的塑造指引观众意识到人工智能最终带来的未必是安全感,而可能是更大的不安。
电影原声
《鹰眼》的电影配乐以充满力量的主旋律辅以华丽的管弦乐,以激昂的曲风搭配电影中激烈的打斗戏,以其快节奏特征刺激与吸引着观众。
资料参考
荣誉奖项
主要获奖记录
资料参考
评价与影响
电影《鹰眼》虽由知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制片,动作明星希亚·拉博夫主演,但该电影收到的负面评价较多。截至2022年10月3日,在烂番茄收集的183份专业评价中,该片仅获得了26%的好评率;在超25万名观众的评价中,电影的好评率为62%。影评网站Metacritic收到的30份评价中,《鹰眼》得到了43/100分的中等评价,2百余名观众对该电影的平均分为6.7/10。在中国,《鹰眼》在Mtime时光网上获得了5千余位观众的打分,平均分为7.3/10;豆瓣电影上,该电影在4.8万名观众评价中的得分为7.2/10。
影评人伊恩·弗里尔(Ian Freer)在英国《帝国》杂志上将《鹰眼》称为“《西北偏北》的2.0版本”,弗里尔认为,尽管《鹰眼》的结局略显荒谬,但导演卡卢索的拍摄技巧弥补了影片在情节上的瑕。
美国知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认为:“用荒谬来形容《鹰眼》都太过温和。”他认为这部电的剧情细节经不起推敲,难以让观众信服。该电影本质上仅仅是大量CGI和特技动作的堆砌。
影评人米克·拉萨尔在《旧金山纪事报》上指出,三个缺点令《鹰眼》无法获得成功:第一点是电影对ARIIA能力的过强塑造——该超级计算机甚至可以随意地杀死任何人,这令电影剧情显得荒唐;其二是导演D·卡卢索对布景设计过度展示打断了电影的节奏;最后,电影意图设置一个谜团以吸引观众,但最终的揭秘轻描淡写令人失望。
制片与发行
上映信息
资料参考
参考资料
鹰眼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2-11-22
鹰眼 Eagle Eye (2008).豆瓣电影.2022-11-22
鹰眼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2-11-22
鹰眼 (2008).时光网.2022-11-22
鹰眼 Eagle Eye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2-11-22
黄鸣奋.当代科幻创意中的伦理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6(08):108-114.2023-03-14
彭伟.当代电影中的人类数字化生存思考.[J].电影文学,2017(05):12-14.2023-03-14
鹰眼 ( 2008 ).时光网.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