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沃尔特·萨顿

沃尔特·萨顿

沃尔特·萨顿(Walter Sutton,1877年4月5日—1916年11月10日)是一位美国遗传学家。他在学术上以提出染色体理论而被记住,该理论阐明了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并与格雷戈尔·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相关联。萨顿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人物经历

沃尔特·萨顿于1877年4月5日出生于纽约州乌蒂卡的一个农民家庭。1886年,萨顿全家搬到了堪萨斯州的罗塞尔,1897年又移居堪萨斯城。随后,萨顿进入到堪萨斯大学学习工程学。

1897年,萨顿家中很多人得了伤寒,他的一个弟弟因病去世。回到大学后,萨顿转学生物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学习。

1903年,萨顿发表了论文《遗传中的染色体》,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1903年夏天,萨顿到堪萨斯油田当了工头。1905年,萨顿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并于1907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1909年,萨顿回到家乡堪萨斯城开设诊所。

1911年,萨顿加入美国陆军医疗服务预备队,成为一名中尉。1915年,萨顿带领医疗队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小镇朱利,领导战地医院工作,救助了大量从前线撤下的伤员。

1916年,萨顿回到美国。同年11月10日,因阑尾破裂逝世 。

科学贡献

1903年,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格雷戈尔·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萨顿发现,有一种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有12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又具有了24条染色体。蝗虫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双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样。子代体细胞中的这24条染色体,按形态结构来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者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数年后,美国生物学家托马斯·摩尔根及其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职业生涯与晚年

在完成学业后,萨顿曾短暂地在堪萨斯州油田担任工头。之后,他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并成为一名外科医生。1909年,他回到堪萨斯城开设诊所。1911年,萨顿加入美国陆军医疗服务预备队,成为一名中尉,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战地医院工作。1916年,萨顿因阑尾破裂逝世。

遗产与影响

他的理论与德国科学家博韦里的研究相互印证,共同构成了博韦里-萨顿染色体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石之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