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潼川府志校注》是由何向东、习光辉、党元正、罗用显等人编纂的地方志书籍,由巴蜀书社出版。该书旨在通过历史的记录来了解社会的发展变迁。
内容提要
《新修潼川府志校注》是一本详细记述潼川地区历史的地方法志,分为上下两册。原书《新修潼川府志》收录了从汉唐时期直至清代的丰富史料,字数达九十五万左右,是潼川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版《新修潼川府志校注》对其进行了点校和注释,并采用简体横排的方式重新编排,以便于现代读者阅读。此外,还对原书中的排版形式进行了调整,使其更符合当代的规范。
编辑背景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地方志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发掘四川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三台县志办公室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决定对《新修潼川府志》进行整理再版。这一举措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最终促成了《新修潼川府志校注》的问世。
作者简介
何向东,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和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后获得四川省委党校法律本科毕业证书。他曾任职于多个政府部门,包括高中教师、县委理论教员、区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体改委主任、县社保局局长、县财办主任、县志办主任等职务。何向东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所建树,他创立了全国首个农村综合服务型企业化组织,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一篇被收入《跨世纪改革发展战略》一书。他还主编了《三台年鉴》,并获得了省市优秀奖项。
文章目录
前言
- 新修潼川府志序
- 新修潼川府志序
- 新修潼川府志启
- 新修潼川府志衔名
- 各县采访绅士姓氏
征引书目
- 新修潼川府志例言
- 新修潼川府志总目
- 新修潼川府志目录
- 新修潼川府志卷一
- 舆地志一
沿革
- 潼川府沿革表
- 疆域
- 形胜
地理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
- 舆地志二
- 山川上
- 山川下
城乡设施
- 新修潼川府志卷三
- 舆地志三
- 城池
- 公署
防御工事
- 新修潼川府志卷四
- 舆地志四
- 关隘
- 津梁
- 堤堰
宗教建筑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五
- 舆地志五
- 祠庙
寺观
- 新修潼川府志卷六
- 舆地志六
- 寺观
古代遗迹
- 新修潼川府志卷七
- 舆地志七
- 冢墓
文物
- 新修潼川府志卷八
- 舆地志八
- 古迹
金石
- 新修潼川府志卷九
- 舆地志九
- 金石
社会习俗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
- 舆地志十
- 风俗
经济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一
- 食货志一
- 田赋
- 户口
- 仓储
商业贸易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二
- 食货志二
- 盐法
- 茶法
- 物产
教育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三
- 学校志一
- 庙学
- 学额
科举考试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四
- 学校志二
- 书院
- 试院
- 学田
政治军事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五
- 选举志
- 进士
- 举人
- 武进士
- 武举人
文献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 经籍志
- 经部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历史事件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七
- 纪事志
- 历代兵事目录
- 历代兵事
军事制度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八
- 武备志
- 兵制
- 驿传
- 铺递
- 团练
行政机构
- 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九
- 职官志一
- 题名
官吏事迹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
- 职官志二
- 宦绩
- 忠节
人物传记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一
- 人物志一
- 先贤
当代名人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二
- 人物志二
- 后贤
伦理道德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三
- 人物志三
- 孝友
- 忠节
妇女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四
- 人物志四
- 列女上
- 列女下
社会生活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五
- 人物志五
- 行谊
- 隐逸
- 耆寿
外来人口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六
- 人物志六
- 流寓
异常现象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七
- 杂志一
- 祥异
轶事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八
- 杂志二
- 轶事目录
- 轶事
考证
- 新修潼川府志卷二十九
- 杂志三
- 考订
文学作品
- 新修潼川府志卷三十
- 杂志四
- 诗文补遗上
- 诗文补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