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英文名: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II)是徐克陈凯歌林超贤担任监制及导演的中国战争片,由吴京易烊千玺朱亚文等主演。影片以长津湖战役后期的水门桥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七连经历了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的新兴里战斗和下碣隅战斗后,为了阻止美国陆军陆战一师逃出包围圈,七连在水门桥发起了攻击,希望可以通过炸毁水门桥来阻止美国陆战一师的撤退的故事。

影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于2022年2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截至2025年2月,影片全球累计总票房40.67亿元人民币,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10位。同年,影片斩获第17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影片剧情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中国志愿军继续向南挺进,前往下碣隅里机场阻拦新兴里撤出的美国军队与美军陆战一师。在下碣隅里机场外围,中国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为后方的战友们充当屏障,冲破了美国军队的防线。在中国志愿军的包围之下,美军陆战一师仓皇逃窜,水门桥成为了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七连被作为战斗骨干承担了炸毁水门桥阻断陆战一师撤退的任务。接到任务后,伍千里吴京 饰)带领七连战士们到达了水门桥阵地。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七连将在水门桥前陷入苦战的九连战士们救回。休息期间,七连指导员梅生(朱亚文 饰)为精疲力竭的战士们喂食已经冻成冰块的罐头。而这时,美国军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导致很多志愿军战士当场牺牲。

为了尽快完成炸毁水门大桥的任务,九连战士不断的向美国军队发起冲击,但是由于发射药不足只将水门桥炸出一个豁口,残余的九连战士与七连合师一处。简单的修整过后,七连战士们再次趁着夜色向水门桥阵地发起进攻,七连狙击手平河(韩东君 饰)趁着夜色打掉了美军探照灯,七连战士伍万里易烊千玺 饰)向美军阵地投掷了手榴弹给美军带来了巨大伤亡。平河炸开水门桥管道,并带队潜入管道深入敌后。管道外面的七连战士在向美军阵地发起总攻时,遭遇了美军坦克。为了将坦克击毁并完成炸毁水门大桥的任务,平河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但却倒在美国军队坦克的底盘下。为了减轻平河被坦克碾压的痛苦,也为了完成阻止美军撤退的任务,七连连长伍千里用手枪引爆了炸药包,水门桥也被炸出了巨大缺口。

再次完成了炸毁水门桥的任务后,七连战士们在山谷中修整。赶来支援的美军很快就将水门桥体修复,七连战士再次准备向水门桥阵地发起进攻。在伍万里的三声哨响后,七连战士们发起了最后的进攻。指导员梅生(朱亚文 饰)驾驶点燃的汽车冲向美军阵地,并在阵地上爆炸。伍千里携带炸弹飞跃防线爬上屋顶,可炮弹在此过程中不小心滚落下来。被炮弹吸引的美国军队士兵包围了伍千里,伍千里选择开枪引爆炸弹。在美军强大的火力下,伍千里光荣牺牲,水门桥再次被炸毁。水门桥虽然已经炸毁,但是在日本三菱重工的帮助下,一座钢制桥梁再次架起。美国陆战一师侥幸逃脱,并在离开后炸毁一切。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胜利。

演员与角色

影片配乐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长津湖之水门桥》一般被认为是《长津湖》的续作,实际上并非如此。总监制黄建新表示,剧本本来就很长。制作团队在拍摄《长津湖》时,发现一部正常电影的时长不足以装下整个长津湖战役的内容。由于《长津湖》的内容丰富,人物各具特色,如果要将人物的情绪和故事的内容叙述清楚,需要至少5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影片的导演们在拍摄前作《长津湖》时,就决定将5个小时的影片从2小时45分钟处进行拆分,进而形成了今天观众们看到的《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

在前作《长津湖》上映之后,主创团队对整个影片制作前后进行了复盘,参考观众们的观影反馈,强化了一些在《长津湖》中没有体现的细节。比如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下碣隅里机场的战斗,一些情感的戏份。最初,制作团队想重回丹东市进行补拍,但是在疫情影响下,这次丹东拍摄计划不得不搁置,这些修改的戏份都放在了横店影视基地进行补拍。

总监制黄建新表示,根据资料记载,水门大桥的地形十分特殊,没有现成的取景地可供使用。所以,在影片筹备之初,水门桥这个场景就开始设计搭建。为了实现影片中的这个场景,制作团队对山体进行了挖掘,并且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用来布景

选角过程

《长津湖》与《长津湖之水门桥》几乎是同时拍摄的,所以《水门桥》也沿用了《长津湖》的演员。影片的制作人于冬表示,自己为了说服吴京出演《长津湖》中伍千里一角着实废了一番功夫,因为觉得吴京的形象与影片中的伍千里十分契合,于冬和吴京进行了彻夜长谈,企图说服吴京出演《长津湖》。但是,吴京在拍摄上一部电影时,腿部受了重伤,直到于冬来找吴京时,吴京仍然拄着拐杖。拒绝于冬的请求后,吴京也带走了《长津湖》的剧本,当吴京看完了剧本,回心转意答应出演伍千里一角。

于冬挑选易烊千玺出演伍万里这个角色,没有经过太多的考虑。当于冬看到编剧兰晓龙的剧本中伍万里的形象时,脑海里便浮现了易烊千玺的身影。而当兰晓龙创造出伍万里这个角色时,易烊千玺还没有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彼时的他也没有因《少年的你》中出色的演技得到广大观众的了解。于冬接受采访时表示:“好像有这样一个角色在不远处等着他(易烊千玺)。”

摄花絮

《长津湖之水门桥》大部分场景都是实拍的,影片中很多镜头都是演员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中进行拍摄的。同时,制作团队为了真实还原水门桥战役时的气候条件,还在片场准备了鼓风机,演员不仅身处严寒,还需要顶着鼓风机进行拍摄。伍万里的饰演者易烊千玺为了保持人物状态,在拍摄间隙仍然坚持在雪地中独坐。影片中饰演营长的杜淳表示,看到易烊千玺在雪中独坐时的状态,就仿佛真的伍万里坐在那里,给自己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演员们为了尽可能的还原战争中的人物状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影片中饰演七连连长的吴京在拍摄过程中遭遇了险情,在爆炸戏中被炸到了眉心,险些炸伤了眼睛。饰演七连指导员的朱亚文在拍摄时,为了增加中弹的真实性,要求在自己身上的炸点中增加放药量。饰演七连排长的李晨说,片场中除了真雪外,有一些人造雪是用甘薯淀粉制成,很容易被风吹到眼睛中,而且雪片遇水膨胀。演员拍完一段后就必须用眼药水进行清洗,否则无法继续拍摄。

影片中大量的实拍镜头,给影院中的观众们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但是,实拍镜头越多,意味着给制作团队带来的压力越大。导演徐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为了表现战场中的暴雪,现场增加了三个吹风组和造雪组,这些外加的条件让演员们就算穿着厚实的衣服,也无法抵御严寒。

主题与亮点

主题与人物

《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两部影片合二为一就是整个故事,《长津湖》的叙事更偏向于宏观,而《长津湖之水门桥》则十分具体,落脚于中国志愿军与美国军队的水门桥战斗。《长津湖之水门桥》中采用了大量惊心动魄的画面与音乐来衬托战争的残酷与惨烈。然而,导演正是运用这样的画面来表现中国志愿军的崇高与伟大,虽然他们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但是他们的精神长存。同时,影片中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们虽然不怕牺牲却并非冷漠的无视生命。相反,他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家乡亲人有着无限的眷恋。影片故事从中国志愿军不畏牺牲和眷恋生命两个角度出发,展现了中国军民的强大韧性和保家卫国的英雄精神。

影片中的七连连长伍千里是一个非常立体化的人物。伍千里一方面要指挥作战,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弟弟。影片中多次出现了伍千里把伍万里的脸团做一团,说自己的弟弟是包子脸。在七连遭遇最凶险的战斗之前,伍千里也告诉自己的幼弟,让他自己以后为自己做决定。

七连的新兵伍万里在长津湖战役后,逐渐蜕变成了一名合格的士兵。在前作《长津湖》中,伍万里在家乡的河边展现了自己超乎常人的打水漂手法。而这个手法在《长津湖之水门桥》中得到了呼应,伍万里在水门桥投掷的RGD-33手榴弹直接给美国军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水门桥战役后,由于伍万里经历了战场上的生死蜕变,最终他褪去了曾经的稚嫩,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军人,也成为了七连的最后一名士兵。

影片中着重描写的一个人物就是七连指导员梅生。梅生本来是一个南方水乡出身的知识分子,但是在祖国即将受到侵犯时,毅然决然离开了家乡,选择投笔从戎。影片中梅生的感情戏份十分细致,比如在和战友的聊天中,梅生经常提及自己的女儿。在二炸水门桥前,梅生嘴里还叼着自己女儿的照片。虽然影片主要着墨于保家卫国的民族大义,但是在战场中仍有温情画面存在。

叙事方法

《长津湖之水门桥》突破了常规的战争类型电影的叙事原则,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阶段性地满足了观众对胜利的期待。影片叙事过程中采用了三线并存的叙事方法,从高层视角、基层连队、美国军队视角三个角度对水门桥战役进行了描述。首先是高层视角,《长津湖之水门桥》在开篇就通过第9兵团的司令员宋时轮之口,说出了水门桥这个关键节点在战役中的重要性。所以宋时轮司令员下令,必须在美国军队撤退之前炸毁水门桥。

其次,基层部队是该片的叙事主角,也是叙事主体。伴随着叙事的不断推进,基层连队逐步形成叙事话语,让受众更有代入感。例如,影片中七连在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下靠步行前进,大家相互搀扶着继续前行;从战士角度仰拍的水门大桥十分险峻,相比美国军队的先进重武器,志愿军的装备不但少而且落后。在冰雪之中,志愿军不仅忍受着酷寒,还时刻防备着敌机的轰炸。

同时,影片对基层连队的描写还包括大量的细节描摹。影片中还穿插了大量特写镜头,通过聚焦伤员们冻伤的双手、疲惫的面容来调动观众的情感。例如,指挥员梅生(朱亚文 饰)的面部特写,随着七连的前进,他的眼伤在不断地加重,面部也更为肿胀。

最后,是该片中的美国军队视角。在水门桥战役后期,志愿军手里的武器仅剩1颗RGD-33手榴弹、3把枪和几十发子弹,而美国军队方面,各种精良的重武器皆有配备;志愿军受伤后吃的最好东西是从美军那里缴获的冻成冰块的黄豆罐头,而美军的指挥官却喝着热咖啡,听着音乐。

色彩对比

《水门桥》利用颇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水墨画样式来进行叙事。比如,影片中存在大量的关于雪地的镜头,洁白的雪地上洒落着鲜血,再结合暗淡凄凉的色调,通过色彩上对比来丰富影片的表达。影片采用了冷色调来衬托整片的情绪,用白色作为战争环境的底色,强烈的视觉冲击下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影片中,指导员梅生决定前去炸桥时,色调从白色冷色调转换为了暖色调,画面也从战场切换到了他与妻子离别的场景。影片通过对色彩的冷暖对比,增强了叙事张力。

影片中巧妙的运用了色彩构图来象征场景的差异。例如,伍万里的红色围巾和志愿军赶跑美国军队后在兴南港竖起的红旗,与影片中的白色雪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助于观众通过视觉认知判断剧情的发展,更好理解色彩的象征意味。

获奖记录

作品票房

制片与发行

上映信息

技术参数

反响与评价

反响

《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六天便打破了74项影史记录,成功地拿下春节档期票房冠军,并在春节档新片总票房中占比超42%。影片中国内地票房成绩为6.36亿美元,中国香港票房为36.8万美元,北美票房11.7万美元。

2022年3月13日晚,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影片累计票房已经突破40亿元大关,超过8085万观众走入影院,缅怀革命先烈。

评价

《人民网》千华评:“《水门桥》全景式还原了“三炸水门桥”的过程,影片镜头语言丰富,叙事紧凑,悬念感贯穿始终,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新华网苏珊评:“影片延续了《长津湖》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以紧张激烈的情节铺展、丰富深入的细节刻画,再现了七连战士们的生死情谊和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战争精神。”

《湖南文艺网》唐文君评:“这部剧将爱国情、战友情、英雄情融为一体,每个人在观看时都会找到自己与影片的共鸣点。”

《光明网》熊鹰评:“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电影,《水门桥》再次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只有艰苦卓绝、自强不息才能找到出路的时代。片中的英雄符码建构不仅让人内心充满了力量,更为中国新主旋律电影发展指明了方向。”

网站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11月15日

系列作品

《长津湖之水门桥》延续了前作《长津湖》战争史诗大片的气质、风格与制作水准,同时又更为深入聚焦“水门桥战斗”。除了与前作的必要衔接和首尾呼应,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内容,充分展现了“长津湖战役”中的“水门桥战斗”。

参考资料

演职人员.1905电影网.2022-12-16

基本资料.时光网.2022-12-16

演职人员.1905电影网.2022-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曝战术设计特辑揭秘“三炸水门桥”幕后细节.北青网.2022-12-16

全球票房.猫眼网.2022-12-16

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猫眼网.2022-12-16

中国电影票房榜单.猫眼专业版.2025-02-17

第17届长春电影节金鹿奖公布获奖名单.新浪娱乐.2022-12-16

雪花.qq音乐.2024-03-05

天地我来过.qq音乐.2024-03-05

长津湖.qq音乐.2024-03-05

..2023-03-21

提前揭秘《长津湖之水门桥》:特效升级,雷公闪回,万里投弹.新京报.2022-12-16

看片前,你需要知道的关于《长津湖之水门桥》的8件事.新浪娱乐.2022-12-16

主创详解《长津湖》六个疑问.北方新报.2022-12-16

..2023-03-21

..2023-03-21

..2023-03-21

..2023-03-21

..2023-03-21

..2023-03-21

..2023-03-21

第33届华鼎奖中国电影满意度50强榜单出炉,《中国医生》位列榜首.腾讯网.2024-03-11

《奇迹笨小孩》等入围第九届丝路电影节竞赛单元.新浪娱乐.2024-03-10

2022全球电影票房榜:《壮志凌云2》第一,《长津湖之水门桥》第九.搜狐网.2024-03-15

更多资料.时光网.2022-12-16

..2022-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泪点和燃点交织的抒情诗.中国妇女报.2022-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超8085万观众观影.1905电影网.2022-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冰与火的英雄史诗.人民网.2022-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展现生命过程,朴实情感最动人心.新华网.2022-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国特色战争电影的优秀力作.湖南文艺网.2022-12-16

解读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英雄符码建构.光明网.2022-12-16

豆瓣评分.豆瓣电影.2022-12-16

猫眼口碑.猫眼电影.2022-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 (2022).1905电影网.2023-11-15

..2022-12-16

..2022-12-16

《长津湖之水门桥》:延续了前作《长津湖》战争史诗大片的气质.文汇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