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快速响应作战
“太空快速响应作战”是由美国空军提出的概念,旨在快速响应战术级别的作战需求。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开发工作,并在数天或数周内将航天器部署完毕。
背景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军事卫星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考虑到未来太空系统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如抵御敌方攻击和技术变革的需求,现有的卫星系统因其易受攻击性和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这些挑战。因此,美国提出了“太空快速响应作战”(ORS)的概念,旨在快速、精准且经济地将载荷送入太空,为战区士兵提供即时的太空战役和战术支持。
历史沿革
提出与发展
1999年,美国首次提出“太空快速响应作战”概念。2007年4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国防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有关发展该计划的报告。同年5月,美国空军在科特兰空军基地成立了“太空快速响应作战”办公室,加速了该项目的发展。美国还致力于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中推广“百星星座”概念,以建立共享的“ORS星座联盟”。
技术进展
2009年,雷神公司公布了“响应者”有效载荷设计概念,这是一种可互换的任务专用遥感器,能够快速部署有效载荷。此外,《新闻周刊》报道了美国国防部正在研发的小型卫星,这些卫星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组装并发射。
目的
“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的目的是构建一套个性化的系统,以满足特定的关键作战需求。它提供了经济实用的能力,使得国家和军事资产能在太空中迅速、准确、果断地运作。具体而言,它实现了四种军事航天能力:
1. 扩大太空系统的战术应用范围,及时响应战场需求,提供多种信息。
2. 提高太空的战略应急能力,作为大型卫星系统的补充。
3. 使空间系统更具生存能力和有效性,成为太空防御的新途径。
4. 形成太空系统的快速研制和部署能力。
规划
“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的远景是提供快速定制的太空力量,专注于战役和战术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缩短航天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时间,加快集成、发射和部署速度,并实现实时支持作战。这需要研制新型低成本、快速进入太空的运载器和航天器。
参考资料
快舟一号发射 中国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系统首次实践.商洛之窗.2024-11-07
快舟一号背后暗藏“杀机"?中国要有自己的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系统.搜狐网.2024-11-07
中国神箭补“天网”:6小时内发射两次 战时不怕卫星被击落.百家号.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