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汉白玉产自缅甸中部古城——瓦城山区一种特殊矿石,色白纯洁,内含有闪光晶体,给人一尘不染和庄严肃穆的美感,即定该玉专雕佛像,因此缅甸白玉又被冠以“佛玉”之称。被选为佛像雕刻最上乘的材料。缅甸汉白玉佛像自此由来
基本内容
缅甸白玉产自佛教圣国缅甸中部古城——瓦城山区一种特殊矿石。形成于两亿多年前,是硬玉的一种,色泽净白,晶莹剔透,温润如玉,地质又名“冰种”;矿物组织成鱼鳞状排列,光泽度高。细密度在87度。与中国汉白玉的比重为(3.8T/立方:1.8T/立方)缅甸白玉世界仅缅甸瓦城的1.2平方公里的矿区独产,所蕴藏资源不多,可开采资源越来越少,故缅甸已经对此玉采用封关措施。
据佛经记载,公元前540年,释迦牟尼来到缅甸瓦城说法,见当地独立白玉瑞气腾腾、祥光环绕、灵性浮现;其体现出来的美感、高贵和灵气,会给人带来难以言传的瑞兴祥和。即定该玉专雕佛像,因此缅甸白玉又被冠以“佛玉”之称。被选为佛像雕刻最上乘的材料。
随着佛教教理的发达,“佛陀观”便分为法、报、应三身。遍满宇宙寂静之无色无形的理佛,称为法身佛;为着救度众生经过长时间积功累德的结果而显现出佛身,并建立净土的是为报身佛;因化益众生,而出现在娑婆世界的,是为应身佛。如大日如来为法身佛,弥陀如来为报身佛,释迦牟尼为应身佛。诸佛的名字在经典上记载的,有卢舍那佛、大日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等,还有宝生佛、开敷华王佛、天鼓雷音佛、阿閦佛、不空成就佛、多宝佛、定光佛(大庄严佛像制)等是较少听到的。佛有时称如来,这是梵语多陀阿迦度的意思。
辨别真假
假冒的汉白玉不在少数,我们该如何辨别真伪呢?其实只需一道光芒和三字口诀。一道光芒就是最普通的灯光或者阳光,鉴定是不是汉白玉,这是最重要的手法。而三字口诀,正是“汉”、“白”、“玉”这三个字。“玉”字说出了汉白玉的特性,其实汉白玉并不是玉,而是大理石的一种,之所以以玉命名,是因为它莹润有光泽,薄的地方都能透过光。“白”字指的是它的白要够耀眼,够闪亮,对着阳光一转,能达到满眼金星的效果。而最重要的是这个“汉”字。但这个“汉”竟然是个错别字。汉白玉的“汉”,原本应该是出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汉白玉最鲜为人知的一个特征:真正的汉白玉,并不是洁白无瑕的,而是隐含着浅浅的纹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记一样。用这三条标准,在大晴天,有心人在故宫里走走看看,就会发现符合这些标准的古建,可谓少之又少。
当前科技发达了,有些所谓的汉白玉也符合上述三条标准,但它们也是假的,因为它们是用石粉压制出来的。那又该如何鉴别呢?汉白玉的一大缺陷是打假的有利武器。观察汉白玉的雕刻,就会发现一个特点:不论是狮子、华表,还是望柱或栏杆,无论多么精美,都从来不会出现镂空的纹饰。这并非汉白玉的雕刻师傅技不如人,而是由于其自身缺陷造成的。
汉白玉虽质地较为坚硬,但却脆弱易碎,所以汉白玉的雕刻,有一个学名叫“棒槌形”。比如要雕一个举着青龙偃月刀的关公像,如果是木雕或泥塑,这刀和身体肯定是分开的。要是用汉白玉来雕,这刀柄一定要和身体紧贴,不让雕刻薄了的汉白玉吃劲。由此,整个人像个棒槌一样,中间就没有缝隙了。如今,市场上不少商家做出的汉白玉雕像用的都是石粉压制而成的材料,或者是用偏软的石头雕成的,冒充汉白玉。这类材质的石料没有了汉白玉的致命弱点,因此能做出各种复杂的镂空造型。但就是这些画蛇添足的把戏,恰恰成了最为明显的破绽。
著名佛像
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
历史
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北齐汉白玉石释迦牟尼佛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赵郡王高叡为其亡伯(献武皇帝高欢)、亡兄(高澄高澄)所造,所用工匠当为国内或宫廷中的雕塑高手。这座释迦牟尼佛是21世纪初所见北齐时期雕刻最为细致精美的圆雕作品。北齐释迦牟尼的佛首1996年被盗。2014年,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接受了信众捐赠的一尊汉白玉佛首,了解到这尊佛首是启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的释迦牟尼佛佛首。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摸排比对和鉴定,最终确定这尊佛首正是河北幽居寺释迦牟尼佛被盗的佛首。星云大师痛心于佛像身首分离,遂发愿将佛首无偿捐回大陆。
形制特点
这尊佛像面相浑圆,细眉,长眼,双目垂睑下视。身着袒右袈裟,披偏衫,薄衣贴体。衣纹稀疏作双阴线,线条细而流畅。最为难得的是佛像底座上还有题记,既有确切纪年,又有造像者及为之造像人的姓名、官职,还有所造佛像的佛名,这是现存的一个孤例,也是研究北齐政治、军事、官制、佛法、书法、雕塑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