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多拉蒂·安塔尔

多拉蒂·安塔尔

多拉蒂·安塔尔(Antal Doráti KBE,1906年4月9日 - 1988年11月13日)是一位美籍匈牙利指挥家和作曲家,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音乐世家。1924年毕业于李斯特音乐学院,之后成为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最年轻的指挥。他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多个国家和著名乐团,以其对匈牙利民族风格的体现和广泛的曲目演绎而闻名。多拉蒂一生录制了近600张唱片,并荣获了30余项奖励。他的自传《七十年的足迹》(Notes of seven decades)于1975年出版,记录了他丰富的音乐生涯。多拉蒂于1988年11月13日逝世,享年82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多拉蒂·安塔尔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亚历山大·多拉蒂是布达佩斯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母亲玛吉特·昆瓦尔德是钢琴教师。他在弗朗茨·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师从佐尔坦·科达伊和利奥·韦纳学习作曲,师从贝拉·巴托克学习钢琴。多拉蒂与巴托克的联系持续了多年,他在1949年与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世界首演了巴托克的中提琴协奏曲

职业生涯

多拉蒂的职业生涯始于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随后在多个国家和著名乐团担任指挥,包括俄罗斯芭蕾舞团、达拉斯交响乐团、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英国广播公司交响乐团、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和伦敦皇家爱乐乐团。他在这些乐团的指挥期间,不仅提升了乐团的艺术水平,还带领他们进行了国际巡演和录音。

所获荣誉

多拉蒂一生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匈牙利爱乐乐团名誉主席,四个荣誉博士,以及英国KBE爵士等许多国家颁发的勋章和头衔。1983年,多拉蒂被任命为大英帝国勋章的荣誉骑士指挥官(KBE)。

自传

他的自传《七十年的足迹》(Notes of seven decades)于1975年出版,而记录晚年生活的第二本书《为心内外的宁静》(For inner and outer peace),则于他去世后的1988年出版。

录制唱片

多拉蒂一生录制了近600张唱片,并荣获了30余项奖励。他是第二位录制弗朗茨·海顿的全部交响曲的指挥家,并以彼得·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录音而闻名。他是第一位录制柴可夫斯基的三部芭蕾舞《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的指挥家。他还与新爱乐乐团录制了柴可夫斯基的四部交响曲,并是第一位录制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的指挥家,使用真正的大炮、铜管乐队和教堂钟声。他的录音中还包括贝拉·巴托克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

多拉蒂的指挥艺术

提起20 世纪在匈牙利出生的指挥家来,人们大概马上就会想到莱纳、乔治·塞尔、奥曼迪和乔治·索尔第等指挥大师,其实,多拉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若论对于匈牙利民族风格的体现上,他则更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人物。拿赛尔和奥曼迪来说,前者虽然出生在匈牙利,但很早就移居到了奥地利,并且始终是在那里受到的音乐教育,因此他可以说已是一位典型的“德奥”系指挥家了。而后者虽在匈牙利学习音乐并成长到了青年时代,但他一生又始终是以擅长指挥俄罗斯音乐而著称的。然而多拉蒂则不同,他虽在自己一生繁忙的指挥生涯中扮演着一位出色的国际指挥角色,并且始终被人们看作是一位指挥曲目广泛的大师,但他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却仍然体现在对本国作曲家的作品的经典及权威性的演释上。

求学经历

安塔尔·多拉蒂于1906 年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早年曾就学于李斯特音乐学院,在这里,14 岁的多拉蒂曾跟随世界著名的匈牙利大作曲家贝拉·巴托克佐尔坦·科达伊学习音乐,他从这两位大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对于匈牙利民俗音乐的了解和掌握上则更是受益匪浅的,实际上,这也是他日后能够非常出色地指挥匈牙利民族风格的作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多拉蒂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又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中进修了很长时间的哲学课程,当然,这种对思想和逻辑方面学识的掌握,无疑是对他一生的艺术经历有好处的。

演出

多拉蒂作为指挥家首次登台是在1924 年,当时他指挥的是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随后,他又多次担任了德累斯顿和明斯特等地区的歌剧指挥。从1928年开始,他又在蒙特卡洛俄罗斯芭蕾舞团中担任了大约八年的指挥,这期间,他曾率团在欧、美、澳洲等地进行了广泛的演出,并逐渐成了一个十分出色的舞剧音乐指挥家。1937 年,年仅31 岁的多拉蒂来到了美国,鉴于他在指挥舞剧音乐方面的突出造诣和威望,美国的新美国芭蕾舞团便立即将他聘为该团的首席指挥,从此,他便在美国打开了新的艺术天地,而且逐步地扩大了他的世界性影响,1947 年,他终于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众多的匈裔美国指挥家中的一位。从1945 年起,多拉蒂开始担任了当时处于低潮中的美国达拉斯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并为这个乐团的建设和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49 年,多拉蒂又担任了美国另一个著名乐团——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在本世纪60 年代左右,他又把指挥生涯的重点移到了欧洲,在1962 年至1966 年间,他受聘担任了英国BBC 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而1966 年以后,他又来到了位处于北欧的瑞典,担任了斯德哥尔摩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然而多拉蒂好像毕竟不是一位永久停留在一个地方的指挥家,随着时间的流转,他又于70 年代的中后期回到了美国,从1970 年到1976 年,他一直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1977年,他又受聘担任了底特律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指挥生涯

多拉蒂的确是老一辈指挥大师中精力充沛式的人物,像他这种从欧洲到美洲,又从美洲到欧洲打好几个来回的繁忙经历,是真正应该称其为世界性的指挥大师的,在这一点上,他与另一位匈裔指挥大师奥曼迪有所不同,奥曼迪曾与他领导的费城交响乐团合作了44 年,这期间他几乎不指挥任何其它乐团,而多拉蒂则不同,他在每个乐团中的工作年限基本上不超过十年,这种丰富的经历确实使多拉蒂的声望和影响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多拉蒂曾在自己的指挥生涯中,与四个美国重要的交响乐团进行过合作,而更重要的是,他在与这四个乐团合作时,都不同程度地扭转了乐团所处的低潮而使之产生了新的变化。先说达拉斯交响乐团,这个乐团创建于1900 年,初建时规模很小,实际上仅是一个35 人左右的室内乐团。后来,这个乐团在一些名指挥的领导和培训下,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首次与美国无线电公司(即RCA)建立了联系,由这家公司出版录制了很多的唱片。除达拉斯交响乐团之外,多拉蒂与其它三家美国乐团的合作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例如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多拉蒂是于1949 年接任著名指挥大师米特罗普洛斯的职务而担任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的。在上任以后的时期中,多拉蒂以其特有的干练和才能,很快就为这个乐团赢来了建团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而对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乐团和底特律爱乐乐团来说,这方面的业绩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在华盛顿国家乐团。期间,曾使这个乐团的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恢复与提高,并指挥该团为英国著名的迪卡唱片录制了数量可观的唱片。而在底特律交响乐团,他也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不但与迪卡唱片公司签定了长期的录制合同,还使这个原处于中等水平的乐团一跃成为受人瞩目的名乐团,而多拉蒂本人也因此在1981 年被该团授予了“桂冠指挥家”的称号。

多拉蒂是一位艺术造诣深厚的指挥大师,这一点是人们都已公认的事实。在指挥风格上,他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指挥家,而且有着极为突出的行情性,很多评论家都认为他的指挥带有着十分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动力感。由于他很擅长指挥歌剧芭蕾舞音乐,因此他的指挥在音乐的色彩感和歌唱性,以及对音乐戏剧性的揭示上都非常的富有特色。传说他对音乐色彩的听觉能力极其敏锐和准确,而且在对乐曲节奏等方面的控制上也非常的精致和生动,这一切,都是他在指挥乐曲时所表现出的最为突出的特色。

对匈牙利作品进行出色演绎

多拉蒂在艺术上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体现在对匈牙利风格音乐作品的出色演释上,这方面,他现今已是世界所公认的大师。前面已经提到了,多拉蒂早年在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曾深深地受教于贝拉·巴托克佐尔坦·科达伊,这两位大师对多拉蒂身上的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形成起到过极为关键的作用,成名之后的多拉蒂,更是将这种难得的风格始终保持在自己的身上,在他的指挥曲目中,匈牙利作曲家的作品是其最为拿手的,尤其是对于巴托克来说,其意义就更加重大了,现如今他已被人们誉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已托克作品指挥专家了,除此之外,他对于弗朗茨·李斯特佐尔坦·科达伊等人的作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演释能力的。

有重要贡献的指挥大师

多拉蒂除了在一生中频繁地指挥世界各大交响乐团和歌剧院举行演出以外,还是一位以灌制唱片而闻名的指挥大师,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就都被人们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例如他曾经指挥匈牙利爱乐乐团录制过海顿交响曲的全集,这项工程包括海顿的120 多首交响曲,这样的壮举的确是令人惊叹的。此外,多拉蒂所录制的唱片还是被选中为“天碟”最多的唱片。比如水星唱片公司某次发行的20 多张天碟中,多拉蒂指挥录制的就占了多一半,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在这些唱片中,有许多都是极其珍贵和出名的,例如贝拉·巴托克的《管弦乐协奏曲》、弗朗茨·李斯特的《六首匈牙利狂想曲》和佐尔坦·科达伊的《哈利·亚诺什组曲》等等,都是属于这种范畴之内的。

多拉蒂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大师,而且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曲家,在这方面,他曾作有包括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大合唱、弦乐四重奏和芭蕾舞音乐等多种音乐体裁的作品,由此看来,他确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多拉蒂现今已被人们看作是本世纪内对世界音乐艺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伟大指挥家之一,这种贡献除了表现在对匈牙利音乐的介绍和传播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体现在对整个世界音乐艺术的推动和发展方面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观察的话,那他今天在人们心中所获取的地位就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了。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