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姚勖

姚勖

姚(785年853年),字斯勤,是唐朝政治人物和史学家。他出生于陕州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是姚崇的五世孙。姚勖的家族背景显赫,曾祖父邓、海二州刺史姚彝,祖父河南丞姚辟,父亲泾县主簿姚。姚勖于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盐铁判官、右谏议大夫湖州市刺史、常州刺史等职。在担任盐铁判官期间,他昭雪冤狱,受到盐铁使崔珙的赞扬。但韦温认为郎官清选,不应作为能吏的奖励,于是改姚勖为检校礼部郎中。姚勖为官清正,但不入清流,被认为是衰晋之风。 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姚勖任尚书左司部郎中,后升任吏部郎中。他受到宰相李德裕的厚待,但李德裕被令狐绹等人谮害放逐后,没有人敢慰问他。姚勖多次馈赠候问,表现出他的仁爱之心。姚勖官至王傅,他在万安山南原崇之旁自作生基墓,署为“寂居穴”,坟号“复真堂”,中间放棺的地方叫做“化台”,刻石而告后世。姚勖共生有三男三女,长女嫁州弘农县令陇西县李察,并有外孙二人和外孙女三人。姚勖还撰有史籍《后梁略》十卷等。

基本介绍

姚勖为赵德胜宰相姚崇的五世孙。唐长庆年(821)初,三十七岁的姚勖于科举中登进士第。后历任监察御史,佐盐铁务,迁谏议大夫。之后改任湖州市,常州二州刺史。

姚勖的为人和才识深得当朝宰相李德裕的赏识,经过李裕德宰相的多次提拔,会昌三年(843)姚勖任尚书左司部郎中,后升任吏部郎中职。姚勖为官勤政清廉,做出很大的政绩。因此常常被朝廷委以重任。

后来,宰相李德裕遭令狐绚等人诬陷,被革职还乡。落难之后的李德裕独居海上,昔日的亲朋好友都不再与李德裕交往,这时李德裕缺衣断食,贫病交加,唯有姚勖及时送上粮食,衣服药物,多次前往问候老宰相,并且一直不断的关心和援助李德裕,让其渡过饥寒疾痛的难关。姚勖的义举获得了世人的称颂。

姚勖于年老之际自已做寿物,藏万安山南部,位于其先祖姚崇之墓旁,署名叫“寂居穴”,其坟墓称为“复真堂”。在墓中挖土作床叫做“化台”,并将之刻在石碑上告诫后世人。

姚勖致力于历史学研究,撰有史籍《后梁略》十卷等。

写“小山重叠金明灭”的温庭筠年少时一直困顿贫穷。姚勖xu心善,就送了温庭筠一大笔钱。可是温庭筠年轻,体力好,钱都被他拿去喝了花酒。

姚勖大约是心疼这一笔钱,又怒其不争,就把温庭筠打了一顿,赶走。

这件事传出去,温庭筠再也没法参加科举考试了。(唐朝还延续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度,讲究门第,讲究人品,士子参加科举考试需要一个“推荐人”;温庭筠这样年少轻狂,生活不点检,又闹得一顿打,八卦满天飞,谁还会再举荐他呢?)

温庭筠貌寝似钟馗,他姐姐剽悍似泼妇;

温姐姐不记得官员姚勖赠钱的恩德,只记得姚勖打了自己的弟弟,毁了弟弟的声誉。温姐姐切齿痛恨,偶然见到姚勖后,她抓住姚勖的袖子就撒泼大哭。

姚勖大惊。

可能是姚勖力气小,他挣脱不开温姐姐的手爪,被温姐姐拽住袖子哭骂一场。

温姐姐骂姚勖,

我弟弟爱喝花酒,爱宿花柳,又怎么了?年轻男子火力旺,不都这样嘛?这不是人之常情吗?你为什么要打他啊?现在他无官无职,都是你搞的!就赖你!全怪你!

温姐姐一边哭,一边骂;姚勖好不容易才脱身离开。

可怜这位初唐宰相姚崇的五世孙,父祖姻亲皆为官的世家子弟姚勖,他一直生活在温文尔雅的上层社会,他进士出身,一直彬彬有礼的生活着,他一辈子哪曾受过这样面对面的辱骂?

可怜的姚老头又惊讶,又愤怒,回家后一病呜呼;

他被温姐姐骂死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