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池盐湖开采始于汉代,距今约有2000余年历史。1988年经陕西省煤田遥感公司对盐湖盐类储量进行普查,探明各类盐储量为723.90万吨,是定边盐湖群中最大的一个湖,同时也是定边长盐公司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苟池生产的原盐在历史上称为“青盐”。其特点是粒大、色青、茬硬、味咸。
简介
苟池分厂现有职工22人,湖盆面积19.8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58平方公里,有效生产面积1067亩,下辖四个生产工区,产品主要为原盐,每年可生产5—6万吨。
地理位置
苟池湖位于定边县周台子乡境内,东距杨凤渠高村2.5公里,南与王圈村相邻,西与盐池县接壤,北与西畔村相依,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是一个封闭性的闭水盆地,海拔高度1301.4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8’44”——107°33’28”,北纬37°42’5”—37°46’17”.
又名盐场堡盐湖在陕西省西北部,定边县西北部为风蚀洼地湖。湖水靠降水和潜水补给,年降水量278毫米。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胆巴面积仅1.73平方公里,矿化度156.2克/升,氯化物型盐湖区。湖滩有盐霜和硝霜结晶,湖内沉积食盐和硭硝,储量5100万吨。因夏季有洪水倾注入湖,湖面被卤水覆盖,可晒制食盐;冬季干涸结晶出片碱,故有夏产食盐,冬产硝之说。
可采历程
苟池盐湖开采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产盐史,1989年经陕西煤田遥感公司对盐湖盐类储蓄进行普查探明各类盐储量为723.90万吨,其中氯化钠为476.80万吨,硫酸钠为165.90万吨,硫酸镁为50.80万吨,氯化镁为30.40万吨。
盐质特点
苟池盐湖区是定边盐湖群中最大的一个盐湖,也是长盐公司最重要的原料盐生产基地,尤以原盐的独特的优点:粒大、色白、茬硬、味咸而被广大用户喜爱。
发展
近年来,苟池分厂积极开展机械化采撅试验工作积累经验,目前已初见成效,不久的将来,在全湖推广利用机械采收一定会成为现实。那时,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将得到全方面的提高,苟池的前景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