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秀英

杨秀英

杨秀英(1941年-2025年3月22日),出生于泗阳县中国共产党党员,淮海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海戏)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淮海剧团名誉团长,一级演员,淮海戏“杨派”(旦角)创始人。

1955年,杨秀英开始从事文艺工作。1960年,她从泗阳县淮海剧团调入江苏省淮海剧团。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淮海剧团新编上演现代戏《儿女情》,杨秀英在剧中饰演母亲姜振芳。2009年,她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5年3月22日20时,杨秀英因病医治无效在淮安市逝世,享年85岁。她师从朱云兰老师(艺名大花卦)、温林、谷广发等。杨秀英的戏路宽广,精通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小生等多个行当。她的表演风格朴实细腻,嗓音明亮圆润,兼具刚柔之美,富有浓郁的乡音韵味。她推动了“拉魂腔”的传承与发展,显著提升了淮海戏在地方文化和戏曲界的地位。她在淮海戏事业上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杨秀英主演的淮海戏《皮秀英四告》《樊梨花点兵》《三拜堂》及现代戏《生死怨》《快乐王》《儿女情》《丑嫂》等剧目,成为后学者的范例。她主演的剧目多次荣获省级、市级五个一工程奖、优秀表演奖及特别贡献奖。此外,她曾两次出席全国文代会、两次出席省党代会,并被评为淮安市劳动模范及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工作者。

人物生平

1941年,杨秀英在泗阳县出生,她自幼酷爱淮海戏,师承朱云兰、温林、谷广发、朱桂洲等淮海戏大家。

14岁时,杨秀英进入泗阳县淮海剧团。虽然唱得好,但是她在舞台上站不稳脚。童年时,杨秀英就患上了骨结核病,因为家境贫寒,拖延着不曾治疗,几近病危。最终,剧团给她治好了病。重回舞台的杨秀英决心以淮海戏报答这份似海恩情,18岁时,其被选入江苏省淮海剧团,其后一边学习一边排戏,集花旦、青衣、刀马旦、老旦、小生等行当于一身。1975年,淮海戏《闸上风云》三个月内两度晋京,她被誉为“苏北的江水英”。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淮海剧团新编上演现代戏《儿女情》,杨秀英在剧中饰演母亲姜振芳。

多年间,杨秀英为淮海戏塑造了近百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她扮演了《沙家浜》的阿庆嫂、《龙江颂》的江水英、《皮秀英四告》的皮秀英、《樊梨花》的樊梨花、《三拜堂》的马婵娟、《儿女情》的姜振芳、《红楼梦》的贾宝玉、《乌江悲歌》的虞姬、《快乐王》的江母等众多人物形象,并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得优秀演员奖、优秀表演奖、特殊贡献奖、特别荣誉奖、艺术贡献奖等荣誉。

2009 年,杨秀英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1月17日,杨秀英参加了淮安市惠民展演月,演出了淮海戏《骂鸡》。2025年3月22日20时30分,杨秀英在淮安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5岁,其遗体告别仪式于2025年3月26日上午8时30分在淮安市殡仪馆厚德厅举行。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杨秀英任中国剧协会员、江苏戏协理事、淮海戏研究会名誉会长。

艺术特征

杨秀英的戏路宽广,精通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小生等多个行当。杨秀英的演唱不但继承了朱云兰的优美和刘长珍、朱四娘的刚劲、咬字清楚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王玉珍歌剧严凤英黄梅戏的润腔技巧,逐渐形成了“明亮圆润、亦柔亦刚、收放自如、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成为淮海戏 “四大流派”之一“青衣杨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杨秀英主演的淮海戏《皮秀英四告》《樊梨花点兵》《三拜堂》和现代戏《生死怨》《儿女情》等近十部剧目先后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拍成舞台艺术片向全国播放,并有十多个剧目分别在上海唱片厂、江苏音像出版社等音像单位录制成唱片和盒式录音磁带发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家名段栏目做个人专题介绍。她曾两次出席全国文代会,两次出席省党代会并被评为淮安市劳动模范、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工作者。她推动了“拉魂腔”的传承与发展,显著提升了淮海戏在地方文化和戏曲界的地位。她在淮海戏事业上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人才培养

杨秀英的学生中有苗爱华吴玲许亚玲、徐棣琴等多位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白玉兰奖得主,很多人已经成为淮海戏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淮海戏振兴和发展的重任。

个人生活

杨秀英的女儿为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许亚玲。杨秀英师从朱云兰老师(艺名大花卦)、温林、谷广发等。

所获荣誉

杨秀英主演的剧目多次获得省、市级五个一工程奖,其还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得优秀演员奖、优秀表演奖、特殊贡献奖、特别荣誉奖、艺术贡献奖等荣誉,且杨秀英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22年5月31日,杨秀英的淮海戏在2021年度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中以84.67专家评分获合格等级。

人物评价

她为淮海戏传承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她为本剧种艺术宝库,竖起巍巍丰碑。(环球网 评)

她的《龙江颂公字闸》《沙家浜风声紧》《红楼梦宝玉哭灵》《皮秀英四告认夫》等作品,妇孺皆唱,传播久远,已成经典。(环球网 评)

在《皮秀英四告认夫》的唱腔中,她“带笑唱”和华美俏丽的“疙瘩腔”成为一绝。在《龙江颂公字闸》江水英的唱腔中,她的“顿音弹跳唱法”,皆为“杨派”的创新特色。创排新剧时,一板、一腔、一字、一声,她呕心沥血、精雕细琢,和作曲者共同进行唱腔设计,力图使每段唱腔清新隽永、备展神韵。(环球网 评)

她的嗓音清丽纯净、吐字清晰;行腔委婉,腔随情出;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散;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刻画生动;大开大阖、极富张力;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使人看后深受感动、生发思考。(戏曲淮安市 评)

她戏路较宽,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小生等行当于一身,表演朴实、细腻,嗓音明亮圆润,亦刚亦柔,收放自如、声情并茂,优美华丽上下无碍富有乡音韵味。她鼎新革故、承前启后,形成了具有独特演唱方法和表演程式的淮海戏“杨派”艺术风格,忠实地传承和推动了“拉魂腔”的发展,确立和提升了淮海戏在地方文化、戏曲界的地位。她对淮海戏事业发展的贡献是独特和无可替代的。(江苏文艺网 评)

参考资料

痛悼!一级演员杨秀英去世.腾讯网.2025-03-23

讣告 | 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老师去世,享年85岁.微信公众号.2025-03-24

戏剧大师杨秀英:淮海戏表演艺术之集大成者.百家号.2025-03-24

杨秀英:拉魂摄魄演绎绚丽人生.江苏文艺网.2025-03-24

一级演员去世,拉魂摄魄演绎艺术人生.百家号.2025-03-24

陈澄、许亚玲、高飞、李衍茂将在 2024 江苏中秋戏曲晚会上唱响戏韵家国情!.微信公众号.2025-03-25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通知公告 关于2021年度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的公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文物局.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