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哇伦多(印尼语:Sawahlunto,爪哇文:ساواهلونتو)是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的一个城市,位于苏门答腊岛西部,距离省会巴东90公里。该市面积273平方公里,以东南亚最古老的煤矿开采地而闻名。沙哇伦多地理上位于武吉巴拉山脉沿线的一个狭窄山谷中,周围被几座山丘环绕。2010年人口普查时有56,866人,2015年人口普查时有60,136人,2020年人口普查时有65,138人;截至2022年中的官方估计人口为66,413人。2019年,沙哇伦多的奥姆比林煤矿遗址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沙哇伦多市的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主要是米南加保人。此外,还有基督教、印度教和儒教信徒,主要是非米南加保居民。
历史沿革
沙哇伦多的历史与西苏门答腊岛的其他城镇不同,它是在荷兰殖民时期由矿业业务创建的。19世纪中叶,Ir. de Greve发现了煤炭并向荷兰人建议在该地区开采煤炭。1876年,该地区最终“投降”给荷兰人,随后开始开拓煤矿。煤炭开采显著改变了沙哇伦多的乡村景观,将其变成了一个工业场所。荷兰人建立了几个交通网络,包括铁路网,将煤炭从沙哇伦多运往苏门答腊西海岸。煤炭开采业务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顶峰,但随着产量下降,沙哇伦多逐渐成为一个鬼城。2004年,政策转变为将沙哇伦多打造成一个旅游城市,此后人口有所增加。
地理
沙哇伦多最高海拔约为650米。该地形主要由陡峭的山丘组成,老城中心占地5.8平方公里。相对平坦的土地可以在塔拉威区找到。大多数开发位于100-500米的高度,包括保护区和留作耕种的区域。
人口
2020年人口普查显示,沙哇伦多的总人口约为65,138人。人口来源多样,包括农业、采矿和服务行业。随着区域扩大,沙哇伦多不仅以手工艺品、小吃、畜牧和水果而闻名,还成为了一个旅游目的地。
沙哇伦多的居民主要由米南加保和爪哇族群体组成,其他族群包括华人和巴塔克族。自19世纪沙哇伦多成立并成为煤矿城镇以来,荷兰东印度政府将约20,000名囚犯从印度尼西亚各监狱运送到沙哇伦多作为强迫劳动者。
主要景区
沙哇伦多的主要旅游景点是采矿旅游景点,包括建于荷兰东印度时代的前矿区。博物馆包括Goedang Ransum博物馆、沙哇伦多铁路博物馆、沙哇伦多文化博物馆、舞蹈博物馆和木画与海南民族博物馆。此外,还有许多古老的荷兰遗产建筑,如沙哇伦多文化中心大楼、Bukit Asam办公楼等。自然旅游景点包括动物园和Kandi旅游度假区,后者拥有3个由前煤矿开采形成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