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显和(498年-554年),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将领、官员,宇文泰宇文泰族叔。祖父宇文求男、父亲宇文金殿均在北魏任职,职位很高。宇文显和承蒙元修恩遇,深受器重。西魏时期,受到丞相宇文泰提拔,拜卫将军、东夏州刺史,加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拓跋廓元年(554年),去世,时年五十七岁。北周建德二年(573年),凭借儿子的功勋,追赠司空,谥号为良。
人物生平
宇文显和自幼承袭爵位,为人矜持严肃,博览经史,体力过人,能拉开数百斤的硬弓,驰马左右射箭。北魏孝武帝元修在藩国时,宇文显和就承蒙恩遇。当时多有危难,孝武帝曾向宇文显和询问对策。宇文显和详细陈述闭门谢客、隐晦身迹的道理,劝他伺机而动。刘骏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司马曜即位后,破格提拔他为冠军将军、阁内都督,封爵城阳县公,食邑五百户。元修由于当诸侯王时就与宇文显和有交情,所以待他十分优厚。当时宇文显和住宅狭小简陋,孝武帝就腾出王公的住所,赐给宇文显和当居室。甚得孝武帝的器重。
高欢专权后,孝武帝常常心中不安。对宇文显和说:“天下动乱,该如何应付?”宇文显和答道:“当今之计,不如选择较好的臣子来辅佐。”就朗诵诗句道:“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孝武帝说:“正合我的心意。”于是定下西入函谷关的决心。孝武帝由于宇文显和的母亲年迈,家中人口又多,令他早作打算。宇文显和答道:“今日之事,忠孝不可两全。而微臣不守机密,就必定丧失性命,怎敢预先为自己打算?”刘骏听到此话既感动又悲伤,说道:“你就是我的王陵啊!”升任为朱衣直阁、阁内大都督,改封为长广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跟随孝武帝西入函谷关。抵达溱水时,宇文泰早就听说宇文显和善于射箭,但是从来没有见过。随即在水边出现一只鸟,宇文显和一箭射中。宇文泰笑着说:“我知道你精于箭法了。”后来,引荐他为帐内大都督。不久,出任持节、卫将军、东夏州刺史。后来因病离职,官民十分怀念他。随即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衔。拓跋廓元年(554年)去世,时年五十七岁。宇文泰亲自参加葬礼,哭声感动左右。建德二年(573年),追赠使持节、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延丹绥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
参考资料
宇文显和.名人简历.202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