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年糕是北京市春节的地方传统小吃,传统节日食俗。早在辽代,据说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

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其实追溯年糕的历史,早在中国的周朝就有记载。《国礼·礼记》中“羞边之食,糗饵粉餐”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北京小吃中的年糕,用糜子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制而成。

食品简介

品种

年糕品种多,有枣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细的年糕有白果、什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点。供应

北京市年糕一般为清真回族小吃店供应,除春节大量供应外,平时亦有供应,但数量和品种都比春节时少。

历史由来

关于年糕,据说早在宋辽时期,北京就有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吃年糕的习俗。

年糕有黄白两种颜色,象征着金银财宝,而且还有“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含义。关于此含义,前人亦有诗为证:“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其实年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国礼·礼记》就有“羞边之食,糗饵粉餐”一说,而其中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

在北京,年糕多用糜子或者江米面为主原料,然后再放一些枣树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蒸熟。

北京年糕,普通的有枣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精细点儿的有如意、水晶、什锦、白果等做成的百果年糕。

年糕主要是蒸熟的,也有先油炸然后蘸白糖吃的。

年糕多由清真回族小吃店供应,而且是春节期间供应,而在平时虽然也有,数量、品种也都比较少。

另外,年糕除了是回民小吃,也是满族小吃。年糕用满语翻译过去,就是“飞石黑阿峰”。是他们跳神时的祭祀用品。

清朝有首诗说:“糕名飞石黑阿峰,味腻如脂色若琮。香洁定知神受饷,珍同金菊与芙蓉。”

由此可见,北京年糕至少在清朝,就已经是满族的名小吃了。

原料配方

江米粉27.5公斤

白砂糖13.5公斤

生油500克

桃仁500克

瓜仁150克

金糕1.75公斤

瓜条1.5公斤

青梅1公斤

工艺流程

配料→和面→蒸制→折糖→撒果料→冷却→成品

制作方法

1.和面:把江米粉放入和面机内加水搅拌均匀,面团要求较硬些。

2.蒸制:笼屉内铺上湿屉布,将面团均匀分布于屉布上,进行20~30分钟的蒸制即熟。

3.折糖:将蒸熟的粘糊团放入和面机内陆续加入糖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但要求面团细腻有劲。

4.撒果料:先在箱内均匀刷一层油,将折好糖的面团均匀铺在箱内,薄厚均匀,然后将切碎的果料撒均于面团表面,冷却后,切成方块,便为成品。

成品特点

规格形状

方形,大小不定。

表面色泽

表面呈白色,并粘附多种小块果料。

口味口感

具有桃仁、瓜仁、青梅等香味,甜粘适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