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男,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2月生,江苏盐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中组部国家级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郭凯主要从事微流场技术、生物基材料研究领域的工作。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学士

2008年,毕业于谢菲尔德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年至2009年,就职于英国AF ChemPharm公司;

2009年至2010年,就职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2010年起,就职于南京工业大学,2011年获聘教授,2018年晋升二级教授;

2013年至2017年,任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7年至2019年,任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19年起,任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期间于2020年至2021年挂职滨湖区党委副书记、副区长。

2022年7月,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2022年9月,任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担任职务

兼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常委等;担任《Green Synthesis \u0026 Catalysis》《Bioresources \u0026 BioProcessing》等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

以绿色生物化工、生物质化工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微流场技术(微化工技术)及工程应用、生物基材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包括:

1. 微流场技术(微化工技术)研究,开展微流场技术工程应用研究、工艺过程开发、装备开发研究,成功突破了微流场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瓶颈;

2. 生物基材料研究,重点研究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酰胺等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增塑剂、生物基表活等生物基材料助剂。

主要贡献

针对中国化工产业面临的安全和环保瓶颈,候选人开展微流场技术(MFS)和装备研究,提升化工本质安全,实现节能减排;开发新型高性能生物基材料,高效固碳,助力双碳战略。进行:

1)创新MFS技术工程化新方法和新装备。原创性地构建微尺度效应调控新方法,突破国际同行数增并联工程化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将MFS技术及装备应用规模从百吨/年提升至万吨/年。

2)创新MFS技术系统集成。阐明多尺度下在线调控匹配机制,实现微流场反应、分离等集成,以及与光、电等外场耦合,克服技术用于单一过程的限制,将技术应用领域从有机合成拓至生物转化、聚合等体系。

3)创制新型生物基材料。探索构效关系,结合MFS技术,以植物油、柠檬酸生物质为原料,创制生物基聚氨酯、聚酯、聚酰胺、增塑剂等高效固碳、健康环保、性能优良的新材料。

科研成就

项目主持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军委国防科技创新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与中国石化、英国VT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多项技术在化工、材料、医药等行业获得产业转化。

论文发表

以通讯或共通讯作者在Prog. Polym. Sci.、Appl. Catal. B-Environ.、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Chem. Eng. J.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代表论文

1.  Ning Zhu; Xin Hu; Zheng Fang; Kai Guo*. Chemoselective Polymerizations. Progress in 均聚物 Science, 2021, 117, 101397.

2.  Wei He; Liang Liu; Tingting Ma; Huimin Han; Jiajing Zhu; Yingpei Liu; Zheng Fang; Zhao Yang; Kai Guo*. Controllable morphology CoFe2O4/g-C3N4 p-n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with built-in electric field enhance photocatalytic 表演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2, 306, 121107.

3.  Yeqing Liu; Xiangzhang Tao; Yu Mao; Xin Yuan; Jiangkai Qiu; Linyu Kong; Shengyang Ni*; Kai Guo*; Yi Wang*; Yi pan Electrochemical .cn Bond Activation for Deaminative Reductive Coupling of Katritzky Sal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6745.

4.  Yuxuan Hu, Junya Zhang, Yinxing Miao, Xidan Wen, Jian Wang,Yidan Sun, Yinfei Chen, Jianguo Lin, Ling Qiu,* Kai Guo*, Hong-Yuan Chen, Deju Ye*. Enzyme-Mediated in Situ Self-Assembly Promotes In vivo Bioorthogonal Reaction for Pretargeted Multimodality Imaging.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1, 60, 18082-18093.

5.  Yujing Hu; Jie Chen; Yuqing Wang; Ning Zhu; Zheng Fang; Jianhe Xu; Kai Guo*. Biocatalysts used for multi-step reactions in continuous flow.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37, 135400.

6.  Wei He; Yuan Gao; Guiqin Zhu; Hao Wu; Zheng Fang; Kai Guo*. Microfluidic Synthesis of Fatty Acid Esters: Integration of Dynamic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and Scale Effect.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81, 122721.

7.  Wei He; Guiqin Zhu; Yuan Gao; Hao Wu; Zheng Fang; Kai Guo*. Green Plasticizers Derived from Epoxidized Soybean Oil for Poly (Vinyl 氯代十六烷): Continuous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in PVC Film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80, 122532.

8.  Jing Zhang; Min Jiang; Changsheng Wang*; Kai Guo*; Quanxin Li; Cheng M; Shaofei Ni; Genqiang Chen; Yanzong; Hua Lu*; Liwen Xu; Xinxin Shao*; Transition-metal free C-N bond formation from alkyl iodides and diazonium salts via 卤族元素atom transfer.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 7961.

发明专利

以第一完成人获授权美英等国际发明专利20余件、中国发明专利170余件。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郭凯老师在教学方面,教学认真,课堂效率高,授课内容详细,气氛活跃。在学术上,郭老师十分低调,内敛又不失威严,执行力强,具有战略思维和富有团队凝聚力,指导学生的方方面面;每周组织学生开组会,聆听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进展,对出现瓶颈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在生活上,郭老师十分喜欢和学生交流学习、生活的事,在与学生打篮球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展。郭老师经常说,不要整天做实验,也要注意锻炼身体。(南京工业大学 评)

郭凯教授为中国微化工与绿色生物制造的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工程示范、国际合作及产业发展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京工业大学 评)

参考资料

【表彰评选】关于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提名候选人的单位公示(一).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2025-03-13

郭凯.南京工业大学人事处.2024-09-13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通告.人民网.2025-03-13

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凯.南京工业大学.2024-06-29

江苏省政府关于华桂宏等职务任免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2-08-20

郭凯-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2022-01-20

投票|"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评选活动.南工生研说官方公众号.2025-03-13

喜讯丨我院郭凯教授和姜岷教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南工生研说官方公众号.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