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盘是互联网上的一种界定内容产品是否涉嫌抄袭的非专业手段,源于网络上进行小说抄袭比对的表格。

调色盘可分为语句调色盘和情节调色盘,前者指用户把两部作品中雷同的字句进行底色标注处理;后者指将两部作品中雷同的情节进行对比处理。用户利用Word、Excel等技术,将有抄袭嫌疑的文章和原文放在一起,制作出一组表格进行对比,抄袭文和被抄袭文左右列表,疑似被抄袭的文字段相对应并用颜色重点圈出来,即用相同底色标注雷同,能使没有看过两部作品的读者比较清晰地看出二者的相同性。

调色盘具有生产主体具有去专业化特色、对象以网络文学产品为主、技术手段具有门槛低及操作便利等特点。调色盘的最大争议在于它究竟能否确证侵权行为。对于语句形式的调色盘而言,尤为如此,通过调色盘很难断定侵权行为存在与否。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调色盘原是指绘画常用的调色用品,后演变为网络上进行小说抄袭比对的表格,被侵权人将两篇文章左右放置在表格中,分别使用一种颜色标记二者的相同部分与章节。

分类

调色盘可分为语句调色盘和情节调色盘,前者指用户把两部作品中雷同的字句进行底色标注处理;后者指将两部作品中雷同的情节进行对比处理。相较而言,语句调色盘是一种形式上的侵权认定模式,而情节调色盘则深入到作品内部,从内容产品的情节和架构来进行侵权认定,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

使用方式

用户利用Word、Excel等技术,将有抄袭嫌疑的文章和原文放在一起,制作出一组表格进行对比,抄袭文和被抄袭文左右列表,疑似被抄袭的文字段相对应并用颜色重点圈出来,即用相同底色标注雷同。调色盘的比对标准体现在四个主要方面:1、主线情节特别是故事发展与高潮部分;2、主要人物设定与形象,特别是针对典型人物;3、环境与场景,特别针对典型设置的小说背景;4、文字句法的使用,不仅包括原被告作品之间的风格比对还包括被告前后作品的比对。

简单的使用步骤包括:1、用搜索引擎搜索有侵权嫌疑的语句或段落;2、根据搜索结果选取相似性最大的文章,然后进入页面;3、结合语境,对相关章节进行对比,确定侵权范围;4、用Excel或者Word建立两栏多行表格,将原文置于一侧,侵权作品置于另一侧;5、将相同的文字着上同一颜色,作者根据喜好可旁附解释。

特点

生产主体具有去专业化特色

网络文学的用户多达3.5亿人,他们既可能是数字产品的消费者,也可能是创作者或者侵权者,如果能够对诸多网民进行动员来进行数字版权保护的话,这将是一大创新,毕竟在的网络出版物中,最先发现侵权的不是网络服务提供商,也不是国家职能部门,而是实际侵权产品的第一手接触者——网民。“将数字版权保护观念内化为网民自身的一种行为习惯和守法习惯将是杜绝数字版权侵权最为根本和有效的措施。”调色盘的生产主体即来自普通网民,具有匿名性、非专业性、年轻化、非功利性等特点。

对象以网络文学产品为主

随着内容创业环境的发展和成熟,网络文学的生产呈现出机械式、批量化、去个性化的特点,当前很多走红的网络小说是通过工业化方式生产出来的,因此,产品之间的内容、架构重复的概率增大,调色盘也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技术手段具有门槛低、操作便利等特点

调色盘生产的耗时不一,简单的两部作品间的侵权对比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对于像某部作品和上百部作品之间有重复的现象,调色盘的生产过程也会很漫长,如2015年8月,微博上出现了普通网络用户历时两年多制作出的调色盘,证明了《锦绣未央》抄袭多达200部作品。

作用

调色盘是一种界定内容产品是否涉嫌抄袭的非专业手段,类似于Turnitin(学术论文比对系统)。然而调色盘并非软件而是纯个人制作,能有力解释文章是否抄袭,使人一目了然,同时具有展示及说明功能。其结论可以成为诉讼证据,但又不具有必然性。

争议与弊端

调色盘的最大争议在于它究竟能否确证侵权行为。对于语句形式的调色盘而言,尤为如此,因为一个网络文学产品动辄数十万字,而绝大多数调色盘只从中抽取一小部分在遣词造句上做对比,尽管调色盘花花绿绿有数页,也很难断定侵权行为存在与否。由于相似元素过多等问题,调色盘也会被一些作者利用,用来诬陷其他写手。写手未必真的是抄袭者,但由于元素相似带来的暖昧性,加之抄袭维权困难的情况,作者的粉丝往往对抄袭普遍抱有一种“义愤”。在情感补偿的驱使下,无论当事人如何辩解,都很难摘掉“抄袭”的帽子,并有可能遭到作为“网络警察’的作者粉丝的网络暴力。

相关事件

《少年的你》抄袭事件

2019年10月起,网友“纵爱”使用“玖月晞共通文学大赏”微博账号整理并发布了少量质疑玖月晞抄袭的调色盘。2021年7月9日,“纵爱”发布微博称因质疑《少年的你》原著作者玖月晞抄袭被告上法庭。玖月晞认为该网友涉嫌侵犯其名誉权,使其社会评价严重降低,要求其书面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5万元。“纵爱”表示,玖月晞本人及其律师从未与自己联系过,自己也在积极应诉,不打算和解。

林某侵犯名誉侵权事件

颜某是一名网络小说作者,代表作有《X眼》《念Y》等。自2022年2月起,林某多次在个人微博主页发文@颜某的微博账号,指责颜某的代表作《X眼》抄袭某部畅销小说,并自行制作了两部作品的“调色盘”发布在微博平台,该博文被部分网友转发、评论和点赞。之后,林某又自行制作了颜某的代表作《念Y》与其他三部畅销小说的“调色盘”,指责颜某抄袭融梗,并在微博发表了例如“敢抄就别装死”“爱抄袭的小作者,快来我微博受刑,躲在论坛当什么老鼠人”等大量对颜某带有诋毁性、侮辱性的言论,再次引起相关转发和评论。2022年6月,颜某在个人微博主页发布了《X眼》的“反调色盘”,声明自己不存在抄袭行为。两天后,林某将其发表的相关博文删除。

颜某认为,林某的一系列行为,对自己的名誉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也对案涉小说的销量和潜在的商业价值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颜某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诉至法院,要求林某在其个人微博、《法治日报》刊登公开赔礼道歉的声明,并承担相关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以及本案合理支出费用。法院认为林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X眼》《念Y》与其他小说在故事背景设置、人物关系、故事脉络、语言描述、主要内容等方面存在抄袭行为,且林某在发表相关言论时还使用了大量对颜某具有一定侮辱性的语言对颜某人格贬损,相关言论被转发、评论后,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部分网民对颜某及其作品的负面评论,造成颜某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综上,法院认定林某应承担名誉侵权责任。

参考资料

《少年的你》作者玖月晞起诉读者侵权,要求写道歉信赔25万.澎湃新闻.2025-03-10

..2025-03-10

..2025-03-10

指责作者抄袭融梗,还精心制作“调色盘”,凭空鉴抄不用负责吗?.澎湃新闻.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