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省委员会,简称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共青团广东省委,在广东省内亦可简称为团省委或省团委,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地方组织的领导机构,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代表大会(简称团代会)选举产生。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5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华南工作委员会成立。1953年6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历任主要负责人有赖大超、孟宪德、田心、黄大仿梁秀珍、赖诗 逸、刘均益、李海东、卢思谋、黄华华、江海燕、林木声、潘逸阳、徐萍华、万庆良、邓海光、谭君铁

机构设置

机关部室

设有8部1室:

办公室;

负责团省委机关内部行政管理、文秘、信息、编刊、保密、档案、信访和后勤服务等工作。

组织部(与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合署);

组织拟定并实施全省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指导地级以上市团的领导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协助党委管理地市级团委等下级团组织的领导班子;负责有关人才工作,研究拟定和组织实施全省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政策;指导团的干部院校建设和团干部教育培训;承担团省委机关人事管理、机构编制、离退休人员服务等工作;负责团省委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党群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宣传部;

负责团和青年工作的理论研究、宣传、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工作;

承担网上共青团建设的相关工作,开展对青少年的网上宣传教育,弘扬网上主旋律,进一步强化团员意识教育;

组织全省性青年文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青年志愿服务工作;

推进实施青少年大数据等信息化工作;指导青少年文化阵地建设工作。

权益与社会工作部;

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广泛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和自护教育。

负责建设运营广东省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省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权益维护、大病救助、就业创业等服务。

负责联系服务青年社会组织和新兴领域青年群体,指导青少年事务社会工程学队伍建设工作。

负责实施“圆梦计划——广东省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工程”,每年资助约1万名在粤新生代产业工人参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基层组织建设部;

负责拟定并实施共青团基层组织、团员队伍建设的规划、制度、措施;指导推动全省团的基层组织、团员队伍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团工委建设及工作开展;负责团费收缴、管理和团的基层组织统计工作;负责全省团内表彰工作;指导推动团的基层阵地建设和基层组织信息化工作。

青年发展部;

组织青年开展思想引领、就业创业、婚恋交友、技能培训、职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活动;研究拟定、协调、落实促进青年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青年服务体系;组织青年参与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工作。

统战联络部;

负责青年统战、青年外事联络及青年社团的管理工作;促进与其他省市、港澳台地区及海外青少年的交流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海外青年侨胞的团结;统筹团省委业务主管和指导社团的管理工作,统筹新型青年群体的联系服务和引导工作;指导各级青联组织和青年社团开展活动;承担省青年联合会秘书处日常工作。

学校部;

指导普通高等学校的共青团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组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科技实践等活动;承担省学联秘书处日常工作。

少年部(广东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指导全省中、小学共青团及少先队工作,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衔接工作,指导全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入团工作;组织少先队员开展思想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协同教育部门规划、指导少先队工作和培训少先队辅导员;承担省少工委办公室日常工作。

直属单位

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广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东省希望工程服务中心)

广东省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

广东青少年大数据及新媒体中心(广东青少年网络舆情分析引导中心)

历任领导

历任主要负责人有赖大超、孟宪德、田心、黄大仿梁秀珍、赖诗逸、刘均益、李海东、卢思谋、黄华华、江海燕、林木声、潘逸阳、徐萍华、万庆良、邓海光、谭君铁

地址

地址: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

参考资料

机关部室.广东共青团.2022-08-05

直属单位.广东共青团.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