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二石
傅二石(1936年6月—2017年7月31日),本名傅益钜,出生于江西新余,中国现代山水画大师傅抱石之子。傅二石是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傅二石195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79年,他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国画创作。1985年,傅二石成立傅抱石纪念馆后兼任馆长。1996年,傅二石退休。2006年,傅二石在江苏省美术馆与北京中国美术馆相继举办了《傅二石山水画展》。2016年,傅二石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道法自然·傅二石八十艺术回顾展”。2017年7月31日,傅二石因肺部感染医治无效,于南京去世。
傅二石继承了其父山水画的特点,但在笔墨运用上有其自己独特之风格,强调整体而又不断变化的笔墨处理,使其作品面貌丰富多彩而富有艺术魅力,为当代中国画坛具有特色的写意山水画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傅二石1936年6月出生于江西新余。1939年,傅二石随家人逃难到重庆市。抗战结束后随家人到南京。1948年至1950年在家乡读完小学并考上中学。1950年又随家庭迁回南京。在二中和十一中读完初中,1953年在十中(现称金陵中学)读高中。1956年至1958年在济南山东师范大学艺术专修科学习。
工作经历
1958年至1962年,傅二石在山东省临清二中任教。1963年调至济南山东艺校(后称山东艺专)美术科任教。1977年离开山东回到南京家中,1979年调至江苏省国画院并任山水画创作室主任。1985年成立傅抱石纪念馆后兼任馆长,1996年退休。
退休生活
傅二石曾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众多作品为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界人士所收藏。2006年傅二石七十寿辰时,在江苏省美术馆与北京中国美术馆相继举办了《傅二石山水画展》。2016年,傅二石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道法自然·傅二石八十艺术回顾展”。
逝世
2017年7月31日,傅二石因肺部感染医治无效,于南京去世,享年81岁。
艺术作品
绘画作品
书籍作品
傅二石长期继承和研究国画大师傅抱石的艺术成就,著有《一半山川带雨痕——谈傅抱石画雨》《醉笔写出画中情》等系列文章在海内外发表。出版有《傅二石画集 》《傅二石作品选》等。发表有《傅抱石的诗意画》《傅抱石的速写》等。
部分作品鉴赏
《松林观瀑》
《松林观瀑》为传统山水画中的经典题材,表现山水的雄浑气势和文人对山水自然的心驰神往。傅二石《松林观瀑》一作前景为松林人物,画叶之笔触干脆凝练,富有章法。山石瀑布以淡色勾画,在远景中隐现,达到空间上的构建。
《飞流直下三千尺》
此作无论从笔墨表现、章法运用,还是气氛的烘托及整体把握上,都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宏大的气势。飞瀑自天而降,,汇成奔涌不息的巨练,在厚重山体的衬托下,显示出雄浑的气势,给观者以视觉震撼,而山脚下悠闲观瀑的游人,正与这一切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笔墨恣肆、豪放而不乏细腻,画面深邃、厚重又富有参差变化之美。
《虹飞千尺走雷霆》《高山流水觅知音》《赤壁舟游》
《虹飞千尺走雷霆》《高山流水觅知音》《赤壁舟游》这几幅作品展现出作者笔下的山所具有的那份豁达。那仿佛经历了无数次即将来临的风暴,那是无数次狂风暴雨洗礼之后的状态,那也是一次次雨水冲击贫瘠山体、水流飞泻而下,甚至像是山体即将崩塌的迹象。但是,在他的这些作品里,不管是暴雨的倾盆、水的奔腾、泥浆的涌动以及瀑布飞泉的景象,都不存在哀怨与惆怅,唯有豁达,唯有艺术家让生命顺应自然的那份真诚的呈现。
《山居图》《日日凭栏洗耳听》《溪山无尽》
《山居图》《日日凭栏洗耳听》《溪山无尽》等作品里,四季流转、日月交替,山和水都没有明显的情感表达。山只是稍稍流露出一点思绪情感,把更多的含蓄留给观众去想象。画家的笔墨洒脱,让人们感受到强大的冲击力,这是一种宏大的美,是作者创造的新的大山水美境界。
《黔西风光》《洛基山俯瞰》《春之泉》
在这些作品里,通过线条和笔的变化以及 “三远” 空间处理手段,《黔西风光》《洛基山俯瞰》《春之泉》等作品营造出大时空、大境界;《黄山朝晖》利用多种手法突出山势奇崛和云霭蒸腾,自由组合形成宏大规模和仙境般的壮丽。画家根据内心感受表现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艺术特点
傅二石的山水画十分洒脱大气,他的画作并不局限与尺寸宣纸之间,意在真正营造水墨画创作中的“顶天立地”的豪迈壮阔之感。傅二石具有十分高超的用墨技巧,他的山水画中,黑色多变,显得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同时他用墨饱满圆润,具有一种润泽的清凉之感,这在衬托画中意境的同时,还具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灵气之美。
傅二石的山水画并非仅仅描绘山水的表面形态,而是在绘出生命丰富的体验以及心灵智慧的闪光。他所画的山水云蒸雾润、清新秀美,有着独特的精神风貌。他尤其擅长绘制山泉飞瀑。其笔下的山刚健俊秀,总体风格浑厚滋润,既深合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又具备较强的现代意识。傅二石坚持自身的创作原则,师法古人与自然,不被外界的各种风潮所影响,创作出了一大批蕴含深厚意蕴的优秀作品。
傅二石的山水刚健清新,散发着明朗神秀之气,这与他自身的精神气质相互呼应。无论是他画黄山云海,还是荒山一脉,都并非进行简单的表象处理,而是融入了画家的情感。他所画的泰山风雨,呈现出一派凄楚迷茫之态,实则是在抒发心底郁积的痛楚。泰山的姿态,有无数人描绘过,大多表达其阳刚、雄伟、正气,然而傅二石却唯独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景象,以风雨凄迷的泰山,抒写胸中的意气。他是一个积极入世之人,历经人生冷暖,常常笑对人间风雨,而艺术的灵性又使他将胸中的块垒转化为笔下的一缕清风。他是一位诗意的追寻者,在诗性的感怀中达到得意忘言的境界,寄情于白云深处。那层层叠叠的山峦以及白云缥缈中的草木,都充满着浓郁的诗情。
傅二石创作山水大多依据自己的性情,这使得他的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质,避免了陷入一般化、程序化的模式。他品读山水的形态,同时也是在品读山水的神韵;品读自我的本质,融入到山水之中。是山呢?还是人呢?山水中自然有 “我” 的存在,“我” 的心原本也在这山中。作为傅抱石的传人,他受到父亲潇洒浑厚气质的影响,写景状物时,多是酣畅淋漓,笔墨肆意挥洒,形与神都能得以展现。他在继承中又另辟蹊径,遍览江山,融合人生感悟,创造出了属于傅二石的艺术表现语汇。
在题材方面,他的艺术表现涵盖范围极为广阔,既有海外风光,也有中国的普通山水,呈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绘制塔斯马尼亚风光、富士山等作品,表现角度别具一格,拓宽了中国山水的表现意境,独辟蹊径,为国画的各种表现可能性进行了有益探索,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趋向。他画黄山、泰山,虽然源于写生,却别有一番天地,展现出了画家强大的综合融会能力。
傅二石的山水蕴含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他虽然师法前人,然而在题材和意境方面又有极大的开拓,笔墨豪放的同时又不乏细腻之处,画面丰富且具有疏朗悠远的情致。他所营造的山水意境和谐明澈,山体水口气势磅礴,与宁静的村居、飘浮的云朵构成强烈的对立统一关系,画面层层渲染,笔墨浓淡恰到好处,达成了既浑厚大气又清新明澈的艺术成效。傅二石继承了傅家山水的潇洒气质,整体布局严谨,用笔肆意奔放,画面丰富多彩,富有参差变化之美。显然,傅二石是传统山水精神的拥护者,他传承了中国山水澄怀味象的审美追求,在山水世界中净化心灵,与山水自然精神交流互动,体悟山水的神明灵秀,洗去笔墨的俗气。
在傅二石的山水画里,既有放纵用笔的大笔皴擦,又存在精微的巧妙刻画,其艺术表现也在统一中呈现出不同的模样。在《白云生处有人家》中,渲染过后纯用皴法,意境高古,展现出不凡的艺术格调。他也擅长画云海,笔下的山水多是云烟奔腾、云蒸霞蔚,气韵相互生发。而山水的四季变化,在他笔下神韵尽显。他所描绘的山村雪雾,意境清冷悠远,萧瑟之中又不乏生机,让人阅读之后产生隐逸之心。描绘山水秋色时,秋意满盈双目,房舍、溪流、树木、丘陵,无不是明丽清新,夺人眼目。山水的时序变化,就如同人生的四季。画家所绘的时序,要么逸笔简洁淡雅,清冷萧散;要么笔意精细微妙,充满生趣。这些都是在抒写内心。傅二石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所以很少有浮泛的笔触,要么柔和要么刚劲,要么雄浑要么沉郁,都是生命激情的促使。
傅二石的山水常常在寻常之中显现出奇崛,并非山水本身奇崛,而是因为画家充满灵性的迁思妙想,于是有了佳作。他出生在江西,在山东游历,定居于南京,他的画也难以区分南北,而是北方的雄浑与南方的秀润兼而有之,北方人的阳刚与南方人的灵秀都汇聚其中。
社会任职
亲属关系
人物轶事
与父亲的“不同”
傅二石的父亲傅抱石一心想要个女儿,谁知接连来的两个都是儿子,于是他给大儿子起名“小石”,二儿子更是潦草应付起名“二石”,意思是“第二块石头”。更让傅抱石不“乐意”的是,傅二石从小就没少给父亲添乱。因为他在娘肚子里多待了一个月,生下来块头就比一般孩子大一圈,所以特别能打架。不停地被邻居告状,傅抱石对“二小子”厌恶之极,常常对朋友说:“这小子坏得很。”于是“傅家老二最坏”的恶名远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傅抱石最喜用喝酒助兴,来激发创作激情。但傅二石却喜欢听音乐搞创作。
“打假”不手软
傅二石曾披露,某次一位中国台湾人花大价钱买来了傅抱石的一幅“湘夫人”,二石一看,就知道是假画,仿造的是同样的一幅“湘夫人”。画面上的人物一如抱石原作:红领子、头发、飘带甚至旁边飘落的树叶一片两片三片,都与原作几乎一模一样。但在人物旁边,造假者创造性地加上了几棵树,但那树画得极其糟糕,画笔生涩而粗糙。至于旁边的题跋,就更加糟糕。“人物还能打个70分,树只能打个30分,这个字大概只能打10分了”,二石笑言:造假者也辛苦啊!这么一幅伪作,估计得有好几人合作才能完成。有的专门负责画人物,有的负责添景物,有的负责题跋,有的负责刻印章,还得有人负责做旧。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慈父严师
傅二石是傅抱石先生的次子。在傅二石眼里,父亲傅抱石是一位慈父严师。虽然平时父亲傅抱石总是对孩子们慈爱有加,常给兄妹几个讲故事,还常讲些自己留学时的所见所闻,让兄妹几个受益良多,可是一提到作画,父亲就成了严师。七八岁时,傅二石开始真正动笔学画。初学画者大都是以临摹起步,但傅抱石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临摹自己的作品,而是让傅二石从临摹芥子园画谱等入门教材开始,稍大一点,便开始临摹名家画作。即便在临摹过程中枯燥无味,傅抱石也坚持让傅二石临摹名家画作。傅二石曾回忆:“父亲坚决不让我临摹他的画,如果被他发现了,我是要挨批的。”“父亲认为我模仿他的画不会有出息。他常说,他最后形成的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那是他经过很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后慢慢形成的,是他的修养和学问的体现,他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东西。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
文房五宝
在傅二石的记忆里,每次父亲作画时,他和哥哥傅小石都要在旁边为父亲研磨,所以傅抱石的每一幅新作,哥俩都是第一个观赏者。傅二石说,一般书画家都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可在他父亲这里,却还要再加第五宝——酒。傅二石说,父亲有一块印,上书“往往醉后”。并不是每一幅画的后面父亲都会盖上此印,而一定是在喝了点小酒后创作的自己满意的作品上才会加盖。“父亲喝酒作画并不是真的喝醉了,酒量正好达到没有失去理智的状态。酒会让父亲有更好的灵感,往往酒后作画,他的画笔中含着醉,却又非醉,意境超乎自然。”那时一般负责替父亲打酒的都是小儿子傅二石。“打个八两九两的,在回家的路上,我总是要偷喝上几口。”一代大师不仅在艺术上深深影响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就连饮酒作画这样的习惯也一并“传授”了。只是20多年前,哥哥傅小石因为饮酒造成中风,导致偏瘫,不得不改用左手作画,而父亲的早逝也与饮酒有关,这让傅二石现在不得不在喝酒方面有所顾虑。
兴趣
傅二石遍历名山大川,以神来之笔,画胸中丘壑。他坚持每年都要上一次黄山。在黄山,除了感受黄山的奇松怪石,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变幻莫测的云山雾海。
人物评价
傅二石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画家,作为国画大师傅抱石之子,傅二石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还秉承了父亲那种自然放达的性情,他天性直率,诙谐幽默,在顺境中谦和温良,在困境中不怨天,不尤人,笑面人生。(新余学院艺术学院评)
傅二石性格豁达幽默、性情谦和、乐于助人,历尽风雨而赤子之心不泯。在画院工作期间,为培养年轻画家做了大量工作,为人师表,深受爱戴,参与主持创建傅抱石纪念馆,为画院暨新金陵画派艺术传承发展做出贡献。傅二石热心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在多个有影响力的艺术研究机构兼任职务,在多所高校兼任教授,具有广泛影响力,是一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优秀画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
傅二石作为一个大师的后人,他心里知道如何把自己的艺术往前推进。第一是他抓住了水墨,就是笔墨的语言,他把笔墨作为他绘画的一个主要语言探索。另外,我感觉到他用大线结构和颜色的结合。每张画都表现了他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特殊感受,有他自己的创作意境。(李小可评)
在傅二石的画里,明显的感受到他把中国和西方艺术传统的精神和方法在深入自然过程中巧妙的结合,达到一个天衣无缝的高度。在他的画里,有几个结合,非常自然。第一、由传统的线走向面。傅二石塑造出的山,稳如泰山,不可动摇,体积感非常坚实,这是他受到西方素描基础训练获得的一种艺术方法和精神。另外,水墨色彩这两种语言结合很难,结合的不好就容易俗。但是傅二石的作品里不仅不俗还高雅,灰色用的非常好,能够稳住整个画面,具有西方高雅的灰色调。(左庄伟评)
“自然”始终贯穿在傅二石人生态度上,他生活也好,创作也好,待人接物也好,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他对传统的学习,对傅老艺术的学习,再加上在生活大自然中学习,自然而然形成了今天的大面貌。(宋玉麟评)
傅二石先生的作品中无处不在表现真性情,和他父亲作品相比较,更多是质,是传统山水画中的质,不是把自然中东西照搬到自己的作品里来,也不是把他父亲傅抱石特殊的笔法照搬到自己作品中来,是把自己真性情表达出来。(周京新评)
参考资料
傅抱石:有人格才有画格(家风家训).江西省地质局生态地质大队.2024-10-26
国画家傅二石个人主页.央视网书画.2024-10-26
傅抱石之子傅二石先生去世.央博官网.2024-10-25
傅二石.新浪网.2024-10-25
傅二石简介.央视网书画.2024-10-26
傅二石艺术简介.人民网.2024-10-26
傅二石:被历史铭刻的艺术大师.新浪收藏.2024-05-22
夕阳欲下故迟迟图.雅昌艺术网.2024-10-26
瑞蚨祥:铭刻时代记忆(1/11).新浪收藏.2024-10-26
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特别报道.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6
傅二石简介.央视网书画.2024-10-26
傅二石的山水画,灵气四溢!.百家号.2024-10-26
傅小石(院长).华夏巨匠书画院.2024-10-26
三个子女眼中的“严师”傅抱石.网易.2024-10-26
(《荣宝斋》2010年第11期).江苏省国画院.2024-10-26
傅二石父亲喜欢饮酒作画.新浪.2024-10-26
把追求完美作为终极目标——傅二石.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6
客座教授.新余学院艺术学院.2024-10-25
傅二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4-05-22
画家李小可去世 享年76岁.百家号.2024-10-26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宋玉麟莅临大贺艺术指导交流.手机新浪网.2024-10-26
周京新:写生就是创作.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