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混战》(又名《竞选》)是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影片公司发行的喜剧电影,由杰伊·罗奇执导,Shawn Harwell和克里斯·亨奇编剧,威尔·法瑞尔、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迪伦·麦克德莫特等主演,于2012年8月10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卷入性丑闻的参议员凯姆·布拉迪,马蒂·哈金斯在争夺国会议员席位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趣事。蓝光和DVD版本于2012年10月30日发行。

剧情简介

民主党国会议员卡姆登·布雷迪在北卡罗来纳州第14选区连任四届未遇对手,但因与一名支持者发生婚外情的电话被曝光,损害了他即将开始的第五届竞选。距离选举还有八周,两位腐败商人格伦和韦德·莫奇说服导游马丁·哈金斯作为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竞选对手。

莫奇兄弟最终打算利用马丁来推动与一家中国公司的有利计划。随着选举之日一天天地迫近,凯姆和马蒂的支持率一直处在僵持不下的白热化阶段,针锋相对而且各不相让,很快就逐步升级到抨击和互揭伤疤的地步,直到最后,他们惟一关心的,就是如何把彼此彻底地踩在自己的脚下,不给对方一点点翻身的机会,甚至极尽卑鄙、恶劣之能事。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该片的主要摄影工作于2011年11月14日开始,持续到2012年2月,地点在新奥尔良、哈蒙德和西岸。

创作背景

《政坛混战》的创作起源是来自于杰伊·罗奇在拍完《选票风波》之后,由于其偏向于悲喜剧的类型,碍于整个故事的限制,并没有完全放开,这也让导演产生了对这类题材的兴趣,在那之后一直在想如何再拍一部讲述政坛的电影,在看到了《政坛混战》的剧本之后,觉得与他之前的想法很接近,于是就开始了影片的拍摄。

“人人都可以做政客”是剧本创作的出发点。编剧在电影里安排了一个看上去根本不会是政客的人与一个资深老道的政客进行对决这样一个故事,之所以写这个故事的原因是因为编剧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报道,里面搜集了许多平时很严肃的政客私底下风趣幽默甚至很糗、很丑的一面,认为把这些放到台面上会很有趣,于是,《政坛混战》就这样诞生了。

选角

在导演杰伊·罗奇看完这部电影的剧本之后,他立马就想到了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觉得他非常适合这个唯唯诺诺的中年小男人的形象。因为了解到威尔·法洛早就想和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合作,于是导演邀请威尔·法瑞尔参与演出,他立马就答应了。

幕后花絮

该片所有涉及到关于动物和婴儿的“虐待”镜头,都在后期经过了特效处理。

该片原本计划在美国总统大选之际上映,应景电影主题;但最后片方华纳兄弟影业出于商业考量,还是放到了暑期档

影片评价

豆瓣评分 6.5分。

所有那些拿电影情节批判米帝伪民主的人,都跟那个坦白的小胖子一样是剪几根狗毛贴在自己的杰宝上。(豆瓣网友评)

我就喜欢看这种把中国黑出翔狂扇耳光的片子。(豆瓣网友评)

开头又黄又脏挺好的,但是自从motch哥俩改支持brady之后整个电影就伟光正起来了,幸好后面不长。从中国人的视角看这应该是个悲剧片----我们就差一点就收购了北卡第十四选区,就差一点。(豆瓣网友评)

《政坛混战》把现代政治描绘成一群缺乏普世价值观的理想主义者,试图通过公共服务让国家变得更美好,片中总少不了贪赃枉法、善于操纵、疯狂自恋的角色。每个人都在边缘徘徊,每个人都有把柄,每个人都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勃然大怒。(新浪娱乐评)

《政坛混战》是一部熟谙政治规则的讽刺片,里面的两位候选人为达目的大玩恶意竞争,互相陷害、抹黑使绊子,表面光鲜亮丽,背地里却都贪婪狂妄,最后还引出一个万恶之源在于资本主义大财阀的不变定律。(时光网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影视配乐

影片的配乐由西奥多·夏皮罗创作。绿日的歌曲《99次革命》,收录在专辑《¡Tré!》中,播放在片尾字幕中。音乐插曲由一群音乐家演奏,包括来自普特斯堡州立大学的“平原之骄”军乐队成员和普特斯堡当地居民,由道格·惠滕博士指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政坛混战 剧情.1905电影网.2015-10-27

获奖记录.时光网.2015-10-27

幕后揭秘.时光网.2015-10-27

浅谈美国大选前的政治性影视作品.新浪.2015-10-27

2012好莱坞政治电影:一场围绕大选的狂欢.时光网.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