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叶岩须(学名:岩须属 pectinata Stapf.),为岩须属矮小症灌木,高15-30厘米;分枝多,粗壮,常直立,稀蔓生。叶片小,革质,覆瓦状排列于枝上,卵形。花单朵,腋生,下垂;花萼5裂,裂片卵形,紫红色;花冠白色,花盘腺体状;子房球形。果小,花柱宿存。花期5-7月,果期8-10月。产于云南省西北部。生长于海拔3 200-4 600米的灌丛、草甸、岩石上或冷杉属林下。

形态特征

篦叶岩须,矮小灌木,高15—30厘米;分枝多,粗壮,常直立,稀蔓生。叶片小,革质,覆瓦状排列于枝上,卵形,长2.5--2.8毫米,无毛,基部宽,背面沟槽近达叶顶端,边缘具篦齿状锯齿,稀锯齿不明显,齿尖具毛,老时毛脱落。花单朵,腋生,下垂;花梗长2.5(--3)厘米,纤细,被蛛丝状绒毛;花萼5裂,裂片卵形,长3--4毫米,紫红色,先端尖;花冠白色,长约6毫米,两面无毛,口部5裂,裂片卵形;雄蕊10枚,花丝长1.5毫米,被疏柔毛,芒长约1.4毫米,反折,被疏毛;花盘腺体状;于房球形,直径约1.5毫米,无毛,花柱长3毫米,无毛。蒴果小,直径约2.5毫米,花柱宿存。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云南省西北部。生于海拔3200--4600米的灌丛、草甸、岩石上或冷杉属林下。常见。模式标本采自香格里拉市

本种提示

本种可能是岩须C selaginoides Hook.F.Et Thoms 与睫毛岩须C.DendrotrichaHand.—Mazz.的杂种。与岩须的区别在于后者叶交互对生,而与睫毛岩须的不同处在于后者叶长约5毫米,基部不叉开,花冠深裂。

参考文献

岩须属pectinata Stapf in Curtis's Bot Mag·149:Sub.T.9003B.1924;Ha—nd.—Mazz.Symb.Sin,7:787 1936;云南植物志4:564.1 986.--Cassiope macrathaHand,—Mazz,in Sitz.Akad.Wiss.Wien 6S:65,1925。

参考资料

篦叶岩须.www.zhiwutong.com.2011-02-11

篦叶岩须(云南植物志)图版3:7-8.db.kib.ac.cn.201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