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枫亭镇

枫亭镇

枫亭镇,位于福建省仙游县闽东南沿海中部,莆田市荔城区、仙游县、泉州市港区三地交界处,是联系湄洲湾北岸和南岸的中枢和纽带。面积91.12平方公里。枫亭镇得名于西汉何氏九仙结枫为亭的美丽传说。枫亭镇曾孕育过蔡襄蔡京林兰友等历史名人。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有天中万寿塔、会元寺、会心书院、宋代古荔树、蔡襄陵园等,其中,天中万寿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枫亭镇辖19个村、7个居委会。系省定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是闽中地区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枫亭镇农业主产水稻、甘蔗。工业有运输、建筑、建材等业;工业有运输、建筑、建材等业。福州—昆明公路福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枫亭镇的枫港、海安、霞桥、沧溪四个码头,上连福州市、下接厦门市,可通达浙江省上海市大连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港口。枫亭镇已先后建成了白蛇过路、五里岭、海安、后洋四个工业小区,引进外资3.1亿元。枫亭镇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形成了建筑建材、鞋革服装、机电汽配、工艺化工等支柱产业,是福建省首批工业卫星镇。

历史沿革

相传汉元狩间(公元前122~公元前117年)来自庐江县的何氏九兄弟,到九鲤湖之前曾投宿于此。时值深秋,遍野枫叶红透,何氏兄弟采折枫枝结亭,得名枫亭。

唐武德二年(619年)设枫亭馆, 宋改称太平驿,元至 清改名枫亭驿、枫亭巡检司。

唐圣历二年(699年)置清徐县,枫亭属其管辖。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仙游县为仙游县,枫亭仍属其管辖。

宋至清属唐安乡连江里、慈孝里。

民国时期属枫亭镇、慈孝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仙游县第三区、枫亭区。

1958年9月,成立枫亭人民公社。

1984年12月,改为枫亭镇。

行政区划

2014年,枫亭镇下辖19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 具体为:学士社区、霞桥社区、兰友社区、霞街社区、铺头社区、湄洲湾工业学院社区、滨海社区、上浒村、沧溪村、荷珠村、耕丰村、下社村、锦湖村、秀峰村、麟山村、溪北村、溪南村、东宅村、辉煌村、海滨村、和平村、建国村、斗北村、山头村、海安村、九社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枫亭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中心位置在北纬25°19′~25°31′,东经118°45′~118°54′之间。东连莆田东海,东北望莆田灵川,南接泉州泉港区肖,北靠仙游郊尾,西与园庄接壤,东南临湄洲湾

镇政府驻霞街北门。

气候

枫亭境内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0.3℃,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无霜期340~350天。

地形地貌

枫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低山,海拔300~500米,大帽山海拔646米,为境内最高峰;东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一般海拔为10~30米。最低处为海滨村,海拔仅5米。境内地层属华南地层区的莆田市——漳州地层小区,中侏罗系及以前的地层深埋地下,处新中原地区系第二隆起带东部沉降带内。地质构造属浙闽活动地台地壳多由火山石构成。

西部的枫慈溪流域和东北部沧溪流域为河谷平原,主要溪流有枫慈溪和 沧溪,这两条溪流的干流总长49.1公里,在境内分别为15公里和8公里,流经镇境东南部注入湄洲湾

自然资源

2011年,枫亭镇境内有林业用地8.29万亩,其中有林地6万多亩,森林覆盖率59%。

2008年,枫亭镇主产有水稻、 大豆、 花生、各类瓜菜、 蘑菇、香菇、龙眼、荔枝、枇杷、香蕉、茶叶、药用植物及家鱼、海产品等。

枫亭镇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紫泥土、 瓷土高岭土叶蜡石以及紫英石、 辉绿岩等。

水资源文子水库、红星水库、外坑水库、宋坑水库、狮环球水库等小(一)型、小(二)型水库10处。

人口民族

1997年,枫亭镇共有20520户,94507人,其中男47610人,女46897人,非农业人口6997人。

2008年,枫亭镇共有23850户,总人口102896人。

2017年,枫亭镇常住人口98896人 。

枫亭镇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余为回族蒙古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交通

枫亭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福厦公路 福州—昆明公路福泉高速公路、枫笏公路、枫园公路以及福厦高速铁路、 仙港大道、 滨海大道、 泉港大道;福厦铁路仙游动车站就设在枫亭,客货双用;镇村公路纵横交错;海安陆岛码头、枫港码头连接湄洲湾,直航上海市大连市浙江省能台湾等口岸。

经济发展

综述

2002年枫亭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1亿元,工业总产值12.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12家,出口供货总值131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农业总产值1.5亿元,财政总收入15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0元。

2014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增31.6%、17.35%、26.4%、14%。

2015年1-6月,枫亭全镇(含仙游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64亿元。

第一产业

枫亭镇在农业上主要着重于水果种植、蔬菜生产和水产品养殖三个方面。

2011年,境内有食用菌基地、禽种鸭基地、禽苗基地、蔬菜基地、滩涂养殖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速生丰产基地、荔枝科技试验基地和各种果树基地。

第二产业

2008年,镇内的仙游经济开发区,规划工业用地规模9平方公里,可供工业用地10535亩,已入驻企业70家,累计已创产值9.3亿元,已创税利3200万元。全镇共有各类工业企业60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8家。主要有服装、 鞋业、化工、 医药、 轮胎、 机械、纸业、 陶瓷、面粉等工业体系。产口畅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2011年,全镇现有各类生产性企业共160多个,主要以“鞋革服装、生物制药特种陶瓷、机械制造、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为主,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1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亿元。

2015年1-6月,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4.70亿元。

第三产业

2011年,枫亭镇境内有个体工商户3500多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境内现有莆田市粮食物流配送中心、仙游农工贸批发市场、中建粮油批发市场、铺头干果市场和闽中物资综合市场等5个闽中地区较大知名度的商贸平台。境内以枫亭街集镇为中心,辐射沧溪、草楼、东宅、五里、白蛇过路等5个商业区。

2015年1-6月,枫亭镇完成限上商贸业销售额4.539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8年,枫亭镇有大学一所(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学校六所(枫亭中学、枫江中学、沧溪职业中学、山立私立中学、海平中学、东宅中学),以及枫亭小学等21所小学。

2012年,全镇有大专院校1所、完中1所、职业学校1所、初中3所、私立学校1所、完全小学22所,现有在校生21000多人。

文化事业

枫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分布在广大乡村社区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繁多。具有千年历史的枫亭游灯,入选福建省101项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枫亭元宵节游灯习俗自宋代传承到今,从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由集镇区的霞桥、霞街、兰友、学士、等4个社区,和霞街北门自然而然村依次进行了。每晚参加游灯活动的居民达300至1000多人,节目20-30多项;来自全省及海外的观灯人员达3到4万多人。2005年,《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作。

2010年,枫亭镇境内有广播站、电视差转台、有线电视网、影剧院等。

卫生医疗

枫亭镇有中心卫生院,枫亭镇莆田人民医院、枫亭华侨医院等医院设施。

2013年全镇镇范围内百日咳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麻诊均无病例发生,全镇19个村和5个社区全部开展计划免疫,没有存在免疫空白村。

旅游景点

境内有塔斗山风景区、溪海汇流、海滨观潮等自然景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中万寿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蔡襄墓、会元寺、朝天寺、兰友祠、麟山宫、宋代古荔枝等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蔡襄园、七墩八塔、沧溪古桥、太平陂、枫港码头、东宅庙、岳帝庙、德星祠、天中玉皇殿等名胜古迹和现代景观。

塔斗山风景区

枫亭塔斗山风景区位于枫亭镇辉煌村,福厦高铁仙游动车站旁,三面环山,东西临海,是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生态园林和山海河田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蔡襄陵园

蔡襄陵园,俗称蔡襄墓,位于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锦岭将军山下,旧福厦公路西侧。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官道旁有巨碑“宋端明殿学士忠惠蔡公神道”。明成化年间,重修蔡襄墓,并建享堂、 两庑、仪门、围墙。重刻欧阳修所撰墓志立于堂中。

参考资料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所有村庄.路路通地名网.2021-09-21

枫亭镇.查字典地理网.2024-03-14

枫亭镇概况.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