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蓝小羚羊

蓝小羚羊

蓝小羚羊(Philantomba monticola),又称蓝羚,是非洲特有的一种小型羚羊,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部。这种动物最早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彼得·图恩贝里在1789年描述。蓝小羚羊是麂羚亚科中体型最小的物种,已知有12个亚种。它们是领地性动物,通常成对生活,以树叶、水果等为食。其种加词“monticola”意为“生长在山地的”。

形态特征

蓝麂羚头体长55-90厘米,犄角长2-10厘米,尾长7-13厘米,肩高32-41厘米;体重3.5-9千克。是体型最小的羚羊,是所有羚羊种类中最丰富和最广泛的小羚羊之一。像其他的羚羊一样,这种小型羚羊具有独特的粗壮的身体,后躯大,拱形的背部和短而细长的腿,体形适合轻松地穿过密集的灌木丛。 “麂羚”这个名字来自南非语,意思是“潜水员”,该物种的名字是因为它们在受到干扰时有潜入灌丛隐蔽的习惯。蓝麂羚的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雄性给出的响亮,打喷嚏的警告哨声。它们的皮毛颜色变化很大,取决于生存的地区和位置,范围从板岩灰色到栗色,有时背面带有蓝色光泽,这就是蓝麂羚具有其通用名称的原因。下体白色,尾部的下侧,略微皱折的白色毛发反射光线,在黑暗的森林地面上,不断晃动的尾巴可以像闪烁的灯光一样闪烁。

蓝麂羚具有一双大眼睛,相对小的耳朵,宽而柔韧的嘴适合进食水果。性别在外观上相似,并且都具有短的尖角,尽管这些在雌性中有时不存在或者因为很短而被毛发隐藏起来。雌性体型可能略大于雄性。它们都具有良好的嗅觉,在眼前具有大而明显的切口状前眼眶腺体,用于气味标记。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喀麦隆中非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南非南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生活习性

蓝麂羚主要居住在雨林中,以水果、花和树叶为食,它们有时也吃鸟卵、昆虫乃至益鸟。它们是冠鹰雕捕食的对象。蓝麂羚在夜间活动,一般为独处或成对。它们的领地意识很强。蓝小羚羊是白天活动的,喜欢隐藏在森林边缘。蓝麂羚有的时候还会吃肉,包括腐肉、昆虫甚至老鼠和鸟类。蓝麂羚很喜欢吃蚂蚁。

栖息环境

栖息于各种森林和树木繁茂的栖息地,包括低地雨林、沿河森林,沿海灌木农田、茂密的灌木丛和山地森林。海拔高达3000米。也生存于初级和次级森林中,并且还可以在小片修剪或退化的森林和灌木丛中存活,包括靠近人类居住区。

亚种分化

繁殖方式

蓝麂羚是一夫一妻制,一般为独处或成对。它们的领地意识很强。交配和生活在同一个小的地域,这相是对其他蓝麂羚,它们会有规律的进行气味标记。全年可繁殖,妊娠期196-216天,幼仔能够在出生后的半小时内走路和跑步,但通常在生命的最初几周仍然隐藏在灌木丛中。 在大约一岁时性成熟,之后它们会被从父母的领地驱逐,寿命十年。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