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卡作为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一个新行业,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85年3月,当时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的第一张银行卡。尽管此时在国外,银行卡已成为普遍使用的购物和消费工具,但在当时的中国,这一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历史背景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许多事物开始发展,其中包括银行卡。这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在中国逐渐普及,推动了制卡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市场竞争促使商家推出多种类型的卡片,包括会员卡、贵宾卡、积分卡、购物卡等,以满足不同的商业需求。此外,企业也开始将产品合格证、保修卡等制作成聚氯乙稀卡片,以提升品牌形象。智能卡的出现更是使卡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校园一卡通、工作证还是各类社会保障卡,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制卡种类
PVC卡
PVC材料制成的卡,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卡多属此类,如:会员卡、商场卡、透明卡、异型卡、服装吊牌、校园卡、缴费卡、年历卡、贵宾卡、充值卡、就餐卡、电信卡、电话卡、消费卡、VIP卡、人像证件卡、磨沙卡、刮刮卡、条码卡、磁条卡、医疗社保卡、积分卡、优惠卡,等等。
IC卡
含智能芯片的卡,通常具备更多的用途。如:门禁卡、IC电话卡、地铁卡、公交卡、一卡通、考勤卡等等,如按照行业术语划分则有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低频卡,非接触式高频卡,非接触式超高频卡等等。
金属卡 / 金卡
由金属制作的卡,一般用在工艺展示或凸显贵族身份。
纸卡
由铜板纸双面覆膜制作的卡,一般用充值卡(如:电信充值卡)、学习卡、刮刮卡。
纸卡用纸:250克铜板纸,300克铜板纸,400克铜板纸三种。
电子标签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频率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CPU卡/智能卡
严格意义上说IC卡不能算是智能卡,真正的智能卡应该是CPU卡。因为IC卡仅仅是一个存储单元,自身并不能进行运算分析,而CPU卡不仅包含存储单元,还包含类似处理器,内存等结构,说白了一块CPU芯片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自身就可以进行数据的加密与分析。CPU卡安全性极高,在一些高端领域已经开始应用,比如最近1-2年开始推行的银行卡换“芯”工程,所采用的就是CPU芯片。
制卡规格及工艺
制卡标准规格:85.5×54×0.76mm (长x宽x厚)。
常用制作工艺:签名条、凹凸字编号、烫金、烫银、镭射、磁条、条形码、平印密码编号、刮刮银、表面磨砂、写磁、打孔、装包装袋,等。
异形卡
会员卡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多。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各种商店超市。除了咱们见过的普通会员卡还有,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还有异形卡。
参考资料
见证我国境内首张银行卡的诞生.光明新闻.2024-10-24
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发展和应用 原创.CSDN博客.2024-10-24
制卡.规格.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