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25无人加油机(别名: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英文名:MQ-25 Stingray),是美国波音公司为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制造,用于提供无人加油服务的舰载机。其前身为X-47B舰载无人强击机项目。

MQ-25无人加油机源自美海军2011年提出的“舰载无人空中监视与打击”项目(简称UCLASS)。该项目旨在研发一种新型舰载多用途无人战机,能够在前线执行攻击“时敏目标”的行动和“情报、监视和侦察”(简称ISR)任务,并向后方实时传送数据。2014年,MQ-25无人加油机T-1原型机制造完成。2019年9月19日,波音公司宣布,MQ-25无人加油机在美国兰伯特—圣路易斯国际机场首次试飞。2021年,MQ-25无人加油机在伊利诺伊州马斯库塔的中美洲机场进行试飞。8月19日,美国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发表声明,强调MQ-25无人加油机在情报、监视和侦察方面的作用,称其为舰队的“眼睛”和“耳朵”,能从战区深处提供最新信息,为航母战斗群的领导做出决策提供帮助。12月底,美海军启动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项目。2024年3月,美国海军从波音公司接收了第一架MQ-25无人加油机。2025年,“乔治·H·W·布什”号航母上投入使用的MQ-25A无人加油机接受测试。

MQ-25无人加油机的加油系统比F/A-18E/F“大黄蜂”舰载机的加油吊舱更具灵活性,载油量更大,能显著扩大舰载机航程,提高舰载机联队打击能力。同时,MQ-25无人加油机还具备其他任务潜力,例如通过加装情报、监视和侦察传感器以及机载武器等,具备察、打一体任务能力。

发展历程

研发背景

MQ-25无人加油机的设计初衷是美国海军希望拥有一款能伴随有人舰载机作战的无人战斗机。然而,美国海军发现,将有人驾驶、攻击能力、网络连接和智能化等要素集于一款作战飞机上,成本过高。因此,美国海军转而研发了一款加油机,旨在通过新型加油方式,尤其是隐身加油机与隐身战斗机的结合,构建空中作战与保障的双隐身布局。这款无人机一旦部署于关键地区上空,尤其是在重要作战时刻,能以隐身方式向各类作战飞机提供油料补给,从而大幅提升加油的隐蔽性。MQ-25无人加油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研制历程

2014年,MQ-25无人加油机T-1原型机制造完成。2018年,波音公司赢得了一份价值8.05亿美元的合同,制造首批4架MQ-25无人加油机。2019年9月19日,美国波音公司宣布,MQ-25无人加油机在美国兰伯特—圣路易斯国际机场首次试飞。它将成为首款整合到航母作战部队的舰载无人加油机。MQ-25无人加油机被认为是X-47B项目的接替者,后者最初被设计为未来舰载机的无人僚机。2020年,美国海军又授予了一份价值8740万美元的合同,购买3架额外的MQ-25无人加油机。美国海军的目标是最终以13亿美元的价格采购76架MQ-25无人加油机。

2021年,MQ-25无人加油机在伊利诺伊州马斯库塔的中美洲机场进行试飞,成功伸出空中加油软管,并将燃料安全注入美国海军的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无人机与“超级大黄蜂”的受油杆距离仅约6.1米,展示了其执行空中加油任务的能力。6月7日,美国海军宣布,波音公司的MQ-25无人加油机T-1原型机成功为一架舰载机进行首次空中加油,这也是无人加油机首次为有人机加油。8月18日,MQ-25无人加油机与E-2D预警机进行了空中加油试验,飞行任务历时6小时。次日,美国海军空中系统司令部发表声明,强调MQ-25无人加油机在情报、监视和侦察方面的作用,称其为舰队的“眼睛”和“耳朵”,能从战区深处提供最新信息,为航母战斗群的领导做出决策提供帮助。9月,MQ-25A无人加油机T1原型机首次成功为一架F-35C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12月1日,MQ-25A无人加油机T-1原型机登上“布什”号航母,进行上舰资格认证。12月底,美海军启动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项目。其1号原型机被称为世界上首架舰载无人机,主要担负为舰载机进行空中加油任务。该项目完成后,美海军耗资160亿美元计划采购76架MQ-25无人加油机,在美东、西海岸和日本各设立1个MQ-25A无人加油机中队,并为9个舰载机联队装备该无人机,每个联队不少于5架。

生产历程

波音公司定于2022年秋季或冬季向美国海军交付七架工程开发型无人机中的首架,并对MQ-25无人加油机进行更深入的测试。美国海军计划在2023年开始在航母上进行MQ-25无人加油机测试飞行,预计2025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此外,波音公司还定于2024年年中开始生产MQ-25无人加油机。

基本设计

MQ-25无人加油机具备一定的隐形能力,能在900公里外为四至六架舰载机提供15000磅(即6800公斤)燃油,使F/A-18E/F和F-35C的作战半径扩大至1300公里以上。协同作战时可将F/A-18E/F“大黄蜂”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从目前的700多千米延伸至1300千米以上。其次,舰载无人机列装后,将有效弥补有人舰载机留空时间短等短板,释放有人舰载机作战效能,进一步提升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此外,由于无人机造价低、布设方便且无人员伤亡顾虑,因此可以规模化、大范围部署,能够有效破解分布式海战、全域作战等新型作战样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将对现有海战模式产生冲击。美国军队意图通过这一方式,增加舰载机作战半径,从而避免航母遭受反舰火力打击。

MQ-25无人加油机的加油系统比F/A-18E/F“大黄蜂”舰载战斗机的加油吊舱更具灵活性,载油量更大,能显著扩大舰载机航程,提高舰载机联队打击能力。同时,MQ-25无人加油机还具备其他任务潜力,例如通过加装情报、监视和侦察传感器以及机载武器等,具备察、打一体任务能力。

设计参数

服役情况

2024年3月,美国海军波音公司接收了第一架MQ-25无人加油机。2025年,“乔治·H·W·布什”号航母上投入使用的MQ-25A无人加油机接受测试。

相关事件

2024年12月,美国海军计划于2025年初在“布什”号航母上搭载MQ-25A无人加油机,该飞机具备空中加油等能力。军事评论员魏东旭指出,为避免遭受攻击,美国选择在核动力航空母舰上部署MQ-25A无人加油机,以延长舰载机的作战距离。此举还将原本的舰空导弹替换为空空导弹,增强了空对空火力打击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对方远程反舰火力的威胁。

相关评价

MQ-25无人加油机不仅能解放执行空中加油任务的F/A-18F,减少其寿命损耗,还因“F/A-18E/F超级大黄蜂式打击战斗机”Block3配备保形油箱的计划已取消,使得舰载航空联队对空中加油机的需求日益增加,这进一步凸显了MQ-25无人加油机的重要性。MQ-25无人加油机扩展了“超级大黄蜂”和F-35C的航程,这是未来与高端对手交锋,尤其是在亚太地区与大国发生冲突时的先决条件。(环球网评)

MQ-25无人加油机存在显著不足。作为首批无人加油机型,其载油量远低于有人机。例如,“超级大黄蜂”加油机的总载油量约为13吨,而MQ-25无人加油机的载油量仅6.8吨。此外,使用无人加油机执行加油任务还需依赖通信中转。无人加油机需先与航母或地面控制系统建立通信,再由地面系统转达至有人作战飞机和受油机。因此,通信操控能力成为无人加油机面临的一大挑战。(观察者网评)

参考资料

外媒:经过20多次试飞后,美无人机首次成功为舰载战斗机空中加油.环球网.2024-12-12

美军最新MQ25无人加油机首飞成功未来部署航母.环球网.2021-08-21

美国MQ-25舰载无人机首次给有人战斗机空中加油 专家:舰载机飞得远,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新浪网.2024-12-12

波音将为无人加油机项目斥资2亿美元.新华网.2024-12-12

解读空中加油技术的发展与技术难点.新华网.2024-12-12

美国海军接收首台MQ-25舰载无人加油机.百家号.2024-12-13

军情锐评:应对未来对抗环境 美军舰载无人加油机首飞.百家号.2024-12-12

美国MQ-25无人加油机首次登上航母测试,美媒果然又扯上中俄.新浪网.2024-12-12

美舰载无人加油机项目迎新进展,首次完成为他机空中加油试验.澎湃新闻.2024-12-12

美国MQ-25无人加油机首次与预警机对接加油 未来还可能变身无人侦察机.百家号.2024-12-12

无人机上舰改变海战形态.光明网.2024-12-12

美航母首次设置无人空战中心.百家号.2024-12-12

MQ25无人加油机首次给F-35C进行加油实验.百家号.2024-12-12

MQ-25无人机将随美航母来亚太?美媒:MQ-25对于在太平洋地区与大国作战至关重要.百家号.2024-12-12

美海军MQ-25A无人加油机首次为F-35C进行加油 专家:强化空中保障隐蔽性 未来能否形成威胁还有待观察 .搜狐网.2024-12-12

无人机埋入式进气道气动特性数值仿真研究.中国力学学会.2024-12-12

美国航母出新招 专家:怕挨打它就得躲远点.央视网.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