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东省英德中学

广东省英德中学

英德中学创办于1928年10月,至今已有90年办学历史,是英德市重点中学,2007年被确认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位于英德市教育中路,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

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条件完善,设施齐全,尤其是建有连接所有教师办公室、教室、功能室、图书信息中心的千兆主干校园网,整所学校充满现代化气息。学校现有126个教学班,学生7056人。

办学历史

英德中学前身可追溯至1698年的近圣书斋,1928年10月正式建校。近百年的岁月长河中,“崇德、仁爱、达礼、博学”的校训和“尊重个性、挖掘潜力、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近年来,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英德中学加大投入,完善各项建设,优化教学设施设备。学校新建的办公楼和教学楼,154间标准课室均装有多媒体设备。科学馆内有设备先进的电脑室、语音室和种类丰富的标本室。图书馆藏书12万多册,体育馆设施齐全。运动场占地4万多平方米,有标准的足球场和田径运动设施。学校充满现代化气息,是学子成长的摇篮。

在学校领导正确领导下,在教师们、学生们共同努力下,使英德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远超清远市同类兄弟学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暨南大学等高等学府输送了大批学子,多次获英德市高考评比一等奖,被誉为粤北普教战线上的“明珠”。

教学理念

英德中学的办学目标为:学生学会做人,善于求知,追求崇高,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师敬业爱生,勤教善导,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主题,英德中学牢固树立“德育就是质量”的意识:以做人教育为根本,塑造健全的人格;以养成教育为基础,规范学生行为,塑造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美好形象;以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育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社会及他人的意识,塑造真诚、善良、阳光的和美气质。

教学方面,英德中学始终贯彻“尊重个性,挖掘潜力、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质和兴趣爱好,分别设置了普通班、日语班、传媒班、音乐班、美术班、体育班,把提高常规教学质量与尊重学生个性相结合;同时根据学生不同能力,普通班又分为平行班、创新班及实验班。教学提倡“先学后教,以教导学,教学相长”,重视精讲精练,强化学法指导,实施分类辅导。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目标,以育人为宗旨。

后勤方面,在英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市委吴耿淡书记亲切关怀,亲自调研和直接指示下,学校已向上级有关部门递交了关于学生宿舍和教室维修、改造、升级的报告,拟投入巨资翻新学生宿舍,并加装热水器、储物柜,所有学生宿舍和教室都加装空调,彻底改变后勤服务条件落后的面貌,为莘莘学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温馨的学习、生活、休息环境。

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频频,其中近三年获国家级奖励83人次,获省级奖励117人次。创新的、个性化的课程改革,群众性与尖子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学校先后被授予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创建美丽校园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优秀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清远市先进集体”、“清远市文明单位”、“清远市校风校容建设达标单位”、“清远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英德中学是一所独具特色的区域性品牌学校。

初中部

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办好公平而且有质量的教育,市教育局着力扩建优质学校,大力扩增优质学位,极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利用英德中学现有优质教育资源,采用“英中、英德市第一小学集团办学”模式,扩大市一小办学规模,在英德中学校园内按照“设备最优、师资最优、管理最优”的目标于2018年9月复办英德中学初中(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致力“雅智教育”,力争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品牌。

英德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在教学模式上探索出“4+2”高考备考模式(即4年初、高中的基本课程+2年高考备考复习)和“学科分层走班制”(即学生按照现有的知识基础,分层级分开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2018年高考改革,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

附属实验学校优雅的校园环境,舒适的生活条件,浓郁的学习氛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优质的师资队伍,严谨的学校管理,将会成为学生和家长成就梦想的地方。

办学特色

英德中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按照“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示范性”的办学要求,以及满足高中阶段优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地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新路。

1.推行高考一盘棋管理策略。学校通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了高考一盘棋的“三抓”管理模式。即:落实从高一基础抓起,落实从青蓝工程抓起,落实从科学备考抓起。保障各类学生都能再上台阶,总体提升成绩档次。构建先学教的课堂堂模式。把“先学后教,以教导学,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极性。

2.开设小语种推行走班制。学校增设小语种班——日语班,推行走班制课程,由日语老师在固定课室进行教学,一方面能提高学习日语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高考备考的多元发展,为学生考取理想大学增加砝码。

近年来,学校先后有7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8人次的高考成绩进入广东省前十七名,其中有3人进入全省第三名,1人进入全国第56名。

校园文化

理念及三风

办学理念:尊重个性,挖掘潜力,追求卓越。

教育理念:学会做人,善于求知,追求崇高。

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以教导学,教学相长。

办学目标: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校园文化特色: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办学特色:尚德明知

校 训:崇德 仁爱 达礼 博学(原:高、严、勤、谨、新)

教 风:敬业爱生,勤教善导。

学 风:求真创新,勤学善学。

校 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校徽

校徽由环池、基座、主体三部分组成。外环为英德中学及英文名称。内环为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由古铜色金属制成,呈“Y”形,下部呈“人”形,意味育人间英才;又如一双有力的大手,顶部圆球像初升的太阳,象征着英中教师像太阳一样温暖每一位学生,也象征着学生的朝气蓬勃和学校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托举的双手又像翱翔的飞鸟,象征英中学子在学校教师带领下,不怕艰险,探索真知,翱翔于理想的天堂。

校徽的底色为蓝色,寓意“带领带领学生畅游于知识的海洋,翱翔于理想天堂”是英德中学永恒的教育追求。主体底部为“1928”,点明建校时间为1928年,体现了学校悠久历史以及艺术和人文的气息。整副标志蕴含英中的精神——“养天地正气,育人间英才”,为祖国的明未来,托起一轮又一轮朝地勃勃的“太阳”。

校歌

《校旗猎猎永飘扬》

校歌:《校旗猎猎永飘扬》

苍苍南山,泱泱北水以见证了一代代英中人前仆后继,见证了英德中学一路的百年沧桑。路蓝缕,学校在曲折中发展;步履铿锵,却从未放弃培育人才的理想。一代代英中人,用青春镌刻着奋斗的篇章;一代代英中人勇于担当,培育经世济民的人才;一代代英中人,把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兴亡放在自己肩上,去拥抱如太阳般光辉的理想。再现了英中从一所小学堂到“粤北明珠”近百年的发展奋斗的历史。

学校师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1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06人,一级教师194人,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5人,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高级教师为典范的持续发展道路,造就了一批师德标兵、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英德中学已经挂牌的各级名教师工作室5个,其中省级名教师工作室1个,清远市名教师工作室2个,英德市名教师工作室2个。先后有38人次荣获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等称号,6人次获市级“拔尖人才”称号,23人次在省、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奖。有30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优质课竞赛或课件竞赛中获奖,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撰写了230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级刊物上。

英德中学全体教职员工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多年的探索,英德中学走出了一条负担轻、质量高、教学相长的发展道路,高考成绩多年来一直名列清远市前茅,一本及本科人数逐年攀升,无论高考还是期末质检,英德市总分前十名和各科第一名绝大多数都是英中学子。

招生分数

2018年英德中学:604分。

2017年英德中学:521.4分。

2016年英德中学:521.6分。

2015年英德中学:544.6分。

2014年英德中学:552分;择校:538分。

2013年英德中学:583分。

2012年英德中学:541分。

2011年英德中学:611分。

2010年英德中学:616分。

教学成果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实施素质教育,追求教育综合效益,创办特色学校,教育办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5年以来,高考入省大专线以上人数逐年 上升,九七年突破“双百”大关,达207人,升学率达98%以上,创历年最高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考上线人数大幅上升,形势更加喜人。2002年吴杰、马献德分别以总分862分和861分的好成绩,雄居清远市第一、二名,分列广东省第十六、十七名,马献德被清华大学录取;2003年赖贇怡以总分799分列清远市第二名;2004年邓抒岚以总分883分获清远市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2005年朱淑映以总分849分列清远市第二名,广东省第四十五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6年文天云以总分805分列清远市第二名,其中语文895分,居清远市第一名,广东省第三名;2007年,该校上本科人数达949人,高出清远市第二名200多人;2008年成小寒同学通过sat考试被纽约大学录取,陈晓智以总分663分列清远市理科第二名,被清华大学录取,陈小乐被麻省理工学院(MIT)录取,陈醒以总分642分列清远市文科第三名,被北京外国语学院录取,高分层学生再创历史新高,有24人次单科或总分进入清远市前十名,英德市连续四年高考各科状元及总分状元均在该校,且连续五年获市高考评比一等奖。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省市以上奖励500多人次。其中有113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07人次获省级奖励。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在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英德中学的教学水平被确认为优秀档次,英德中学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高考成绩

英德中学2018年高考取得佳绩。达高分投档线即重本线读音含图音体),二本线人数均比去年增加。文科、理科600分以上人数分别为1人和8人。英德市文科、理科状元均出自我校。汤火生同学以662高分位居清远市理科总分第二名,美术生罗颖同技术科及术科(全国排名56,广东省排名第7)均超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14年 重点本科上线134人,比2013年增加28人;本科2B以上人数为967人,比2013年增加110人!上省大专线2234人,上线率达93.36%!同时,邓洛瑶以总分617分,朱震强以总分646分勇夺全市文科、理科的第一名!我校文科考生包揽了总分的前十,理科考生则包揽了总分的前十七名!

2012年英德中学上(重本)一本92人;上本科以上线822人;上省专线2152人。

2011年 重点本科上线85人,本科781人,省线上线1816人(比去年增加272人),三项上线人数均为英德市各中学第一。唐惠娟获英德市文科第一名,张冬怡获英德市理科第一名。

学校地址

广东省英德中学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市区教育中路28号,交通便利。

发展前景

经过长期的努力,英德中学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十年来的迅猛发展,办学成绩骄人展,办学成绩骄人的英中,已走在粤北教育改革发展的前列,被誉为普教战线上的一颗“粤北客家明珠”。

展望未来,英中人充满信心,将继续以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朝着“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益、示范性、有特色”的宏伟目标奋进,力创粤北一流的名校!

学校荣誉

1998、3广东省一级学校

1998、11清远市建市十周年先进单位

1999、12清远市文明单位

2000、1广东省创建美丽校园先进单位

2000、5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2000、5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2001、3广东省、清远市“普教系统先进集体”

2001、5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2001、10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2002、6英德市、清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4、5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4、6英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5、10优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5、10英德市德育先进集体

2006、6英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6、92006年高考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2007、6英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7、42006年度英德市先进团委

2007、22005-2006学年度英德市德育先进集体

2007、9英德市2006-2007学年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考评一等奖

2008、32007年度英德市先进团委

2008、6英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9英德市2007-2008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考评一等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