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塑像(英文名:Statue of Deng Xiaoping),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是深圳人民为表达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立经济特区倡导者邓小平的缅怀之情而建立的塑像,由滕文金等设计,塑像的造型为具有动感的、邓小平同志大步向前迈步的姿态,寓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步子要迈得更大一些。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深圳在街头竖立了一幅小平同志的宣传画,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也成为了深圳的象征。但受到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这幅画每半年就要重画一次。之后滕文金建议做尊雕塑并被采纳,并在李容根的支持下,深圳市委于1995年初决定在深圳市竖立邓小平同志塑像。后在邓小平接近的人的建议与滕文金团队的不断修改下完成。2000年11月14日,深圳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座邓小平雕像在莲花山落成,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自为雕像揭幕。

邓小平塑像为青铜铸造,塑像高6米,基座高3.68米,塑像面向正南方,背景为一排高大呈塔形状的绿色常青龙柏。2022年7月28日,邓小平塑像入选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邓小平塑像还被评为“深圳市十大历史建筑之一”、深圳“十大名片之一”。

历史沿革

建造背景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街头竖立了一幅小平同志的宣传画。这幅画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也成为了深圳的象征。但受到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这幅画每半年就要重画一次,每次重画,背景和口号的改变都会引起外界一些不必要的猜测,政府忙于解释。当时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李容根同志问滕文金有什么办法使这幅画不用每年画两次。滕文金表示可以做尊雕塑,两千年不用修改。李容根听了滕文金关于雕塑的纪念性和永久性的议论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之后,在李容根的支持下,市委于1995年初决定在深圳市竖立邓小平同志塑像

制作过程

199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着手设计邓小平塑像。深圳市委决定由雕塑院出雕塑稿以资评审,恰好此时,北京雕塑家白澜生创作了一尊邓小平塑像,而且已经被有关单位收购。因为市府急于要讨论,时间紧,只有将现成的白澜生做的雕塑照片提供领导讨论,但滕文金觉得仍不理想。

于是滕文金请同邓小平接近的人帮忙,邓小平接近的人提了三点意见:一是邓小平同志性格开朗,潇洒、达观、帅气,所以健康长寿:二是邓小平的特点是走路的步子又大又快,这也符合邓小平的指示“改革开放的步子更要大些”;三是年龄段的选择应是80年代左右为宜,同时也说了邓小平的一些生活习惯及手势等,她对滕文金带来的原雕塑照片不满,故滕文金决定重做,并得到了白澜生的支持。滕文金和团队成员初步制作了15厘米的示意稿以调整动态与比例,满意后委托白澜生制作一米高的草稿。由于选址原因,滕文金无法在京与白澜生共作。一个月后,滕文金携一米稿照片给她审阅,她提出三点修改意见:体型偏胖、腿部过短影响美观、重心前移避免翘臀效果。随后,我们结合她的意见及60年代身材、80年代形象的设定进行了调整。再过一个月,滕文金带着修改后的一米稿照片再次征求邓小平接近的人的意见,邓小平接近的人再次提出四点建议:需微调身高平衡,探究衣服或腿部长度是否适宜;减少面部皱纹;优化左腿前衣纹设计;以及减少姿态中的思想表达,使胳膊和腿部更加自然弯曲,避免僵硬。基于这些反馈,滕文金与白澜生继续深入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围绕这几次的意见反馈,滕文金与团队逐步深化了对作品核心表现力的理解,明确了重点要展现的动态需影像清晰、轮廓鲜明,通过强调线条的流动与力量,力求在造型上既简明又富有动感,以凸显“走”的态势。双臂的摆动、前后腿的迈进步伐需有力且协调,重心前移的设计增强了永不止步的视觉效果。大衣的设计巧妙利用后飘的斜线,不仅填补了构图空间,还强化了行走的动态感,同时从正面形成的大阴影与体积的黑白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走”的意象。在创作过程中,滕文金与团队坚持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力求在真实反映人物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典型处理。

选址落成

邓小平塑像的选址颇费周折,意见很多,经历了数年的时间。曾经考虑过在大剧院对面小平画像的位置,但是这样不论从红岭路南向或从深南路东向走过都是先看到塑像的背面;又有人提议放在宁夏大剧院前广场,但是用剧院做背景,与邓小平的身份又不符;后来想定在蔡屋围地王大厦旁三角地,这里是进入深圳市中心必经的地段,但是面朝西,塑像受光面不好;之后有人建议放在火车站,因为那里人流旺;又想过把市政府往后移100多米,摆在市政府大院中,这些建议都被一一否定了。最后有人提出放在中信城市广场的位置,但由于拆迁费过于庞大而作罢。后来,深圳开始规划新的城市中心区,大家的目光逐渐集中到了莲花山,因为莲花山是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区深圳地铁22号线的底端。

2000年11月14日,深圳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座邓小平雕像在莲花山落成,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自为雕像揭幕。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在山顶广场种植1棵高山榕。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2022年7月28日,邓小平塑像入选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塑像规格

邓小平塑像为青铜铸造,塑像高6米,基座高3.68米,重6吨,塑像面向正南方,背景为一排高大呈塔形状的绿色常青龙柏

邓小平塑像北侧是一块长达13米、高4.35米的花岗石石墙,石墙北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1984年视察深圳市时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石墙南面是邓小平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塑像基座正面,是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五个大字:“邓小平同志”。

所获荣誉

价值意义

塑像的造型为具有动感的、邓小平同志大步向前迈步的姿态,寓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步子要迈得更大一些。塑像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象征了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寄托了深圳市民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青铜塑造的邓小平塑像像饱含历史沧桑,信步迎风,坚韧不拔,正是在大时代变革中叱咤风云的形象标志。伟人邓小平,其塑像不仅是本人形象的再现,他当体现一个伟大时代、一个伟大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历史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进步、中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表现其改革开放时期的形象,更能体现这位伟人的历史地位与精神风貌。

主创者简介

莲花山邓小平塑像的主要作者是深圳雕塑院原院长滕文金教授。滕文金,男,1937年3月出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市),深圳雕塑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参考资料

邓小平塑像.深圳政府在线.2024-08-17

又搬名碑又树人像,中央党校在忙什么?.央广网新闻.2024-02-02

邓小平同志塑像.人民网.2024-08-17

习近平广东行丨枝繁叶茂启新程——走进深圳莲花山公园.央广网新闻.2024-02-02

重访莲花山 解码习近平寄予厚望的改革创新城.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2024-02-02

邓小平同志塑像.人民网.2024-08-17

“神器”在手,足不出户就能打卡广东上百个红色地标啦~.深圳新闻网.2024-08-17

..2024-08-17

..2024-08-17

“特区”元故事|特别策划⑩元故事 075 期 | 铜像往事莲花山顶广场邓小平铜像的创作历程,艰辛难忘。今天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8周年纪念日,重温铜像往事,寄托我们的思念与感恩.深圳新闻网.2024-08-17

曾兄靓声·行走的雕塑特辑①|春天的行走——莲花山邓小平塑像.深圳特区报.2024-08-17

习近平广东行丨枝繁叶茂启新程——走进深圳莲花山公园.中工网.2024-08-17

习近平向深圳莲花山公园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百家号 央视新闻.2024-08-17

吴为山:敬塑邓小平像.人民政协网.2024-08-17

吴为山:敬塑邓小平像.人民政协网.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