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XuanJia)源于西汉时期的铁制甲,逐渐成为军中主要装备,钢铁制造的铠甲发出黑色光辉,依据铁铠的色泽,汉魏时习惯将铁铠称为“玄甲”。
秦铠甲沿用战国已出现的铁甲,也夹杂有皮甲,已具备了中国古代铠甲的特点。到西汉,皮甲仍然存在,但铁甲占据主要地位,称作“玄甲”。玄甲甲片式样有三类:呈长条形的大型甲片、圆角长方形的中型甲片、舌状或柳叶状的小型甲片。以“玄甲”殉葬是西汉非常隆重的葬礼。
汉代的甲胄
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铁铠,它逐渐完善并排挤了传统的皮甲,由甲片镶嵌而成,而当时所使用的铠甲片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是大型长条甲片(某出土的高23.4CM,宽4.4CM),也称扎甲,其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短;
第二类
甲片比第一类小得多,形状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宽2.7~3.4CM,重10克),一般下缘较为平直,上缘两角成圆弧状。
第三类
体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宽不到2.5CM,这种甲片的另一种样子是作成槐叶或柳叶形状。用上面三种甲片可编成两类铠甲,就是由大型长条甲札编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编成的鱼鳞甲,另外札甲中又有无披膊和披膊之分,骑兵大多使用无披膊的。皮甲成为铁甲的配角,但仍作为重要的辅助性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