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元
沈建元,1956年出生于扬州市,是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玉雕大师。他现任扬州玉器厂玉器研究所设计员,同时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的代表性传承人。
人生简介
1972年从事玉雕工艺专业,在三十多年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擅长人物、山子雕作品的设计。他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广泛吸取中国画、雕塑等姐妹艺术之长,在玉雕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上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设计的大型玉山,较好地运用山子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分层布局,章法得宜,作品的题材构思、远近透视、疏密层次都日臻成熟。在玉雕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上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为现代玉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艺术风格
特别是黄玉山《神州五岳》的创作,得到了国内客商和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收藏家》、《中国宝玉石》及《河北画报》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新华日报》、《扬州日报》、《扬州晚报》等作了专题宣传报导。其主要作品有碧玉籽雕《丽人行》、翡翠《红叶题诗》、白玉《读西厢》、碧玉《佛国图》等,为扬州市玉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画和玉雕作品的设计,其构图同是根本与基础。在工艺美术各门类中,无论是雕塑和艺术都面临着一个塑造形象的问题。创造生动传神具有个性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画家和设计工作者一生的不懈追求,艺术形象的获得往往选于构图的形成,只有形象产生了才能去“经营”它的“位置”,形象的个性差异又是区分画家和设计大师风格的手段之一。
他将自己的玉雕艺术风格,总结为三点:一是玉雕作品的艺术内涵及传统题材的运用方面不拘泥于传统,以传统作为借鉴,作为基础,作为土壤,但在创作中不断有所创新和突破;二是多从古代名著和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中寻找题材,事前考虑缜密,力求与玉石完美融合,为现代玉雕增添丰富内容;三是山子雕的创作处理手法独特,突出重点、有取有舍地进行艺术的概括和集中。
参考资料
玉雕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沈建元_京报网.京报网.2021-04-12